財困迫在眉睫 料港府將對這一階層開刀(圖)
有聲音認為,港府財困,未來或大幅消減福利,首先被針對的就是草根階層。(攝影:龐大衛/看中國)
【看中國2023年10月6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懷橘綜合報導)雖然港府堅持「說好香港故事」,為香港未來描繪一副美好藍圖,但殘酷現實已擺在眼前,就是錢的問題。目前整個社會都意識到財政危機迫在眉睫,惟港府對此至今未發表任何評論。那麼一個財政緊張的政府下一步將要採取什麼措施呢?有聲音認為,除了大幅消減福利外,草根階層將成為首輪開刀的對象。
政府財政儲備8月底僅餘6986億
根據香港政府8月29日公布的財務數據,本財政年度首5個月(2023年4月1日至8月31日)的整體開支為3,007億元(港元,下同),收入為1,179億元。計入在綠色債券所得466億元收入後,本財政年度首5個月錄得財政赤字1,362億元。財政儲備在2023年8月31日僅剩下6,986億元。
若按照今年政府公佈的財政預算案,2023/24年度政府的總開支為7,610億港元。目前餘下的6,986億港元不足以維持政府12個月的開支。
政府經濟復甦預期落空
上述數據戳破了港府先前的美好期望。香港整體經濟在2022年錄得3.5%負增長。今年年初,政府期望疫情結束後本港經濟會重回正軌,預計2023年全年實質增長可達3.5%至5.5%。
政府還預計2023/24年度的赤字將有所減緩至544億元,預計屆時財政儲備為7,629億元,並樂觀認為在之後的四年內,政府財政將達致盈餘。
事實是香港的經濟表現遠低於預期。根據政府統計處7月底發布的數據顯示,第二季GDP年增長僅為1.5%(遠低於政府預期的3.5%)。
前官員:香港經濟20年最差
其它數據也不盡人意。進出口方面,統計處8月24日數據顯示,7月出口按年下跌9.1%,連續下跌15個月;進口下跌7.9%,連跌第13個月。7月錄得有形貿易逆差達300億元,相等於商品進口貨值的8%。
另據《紐約時報》9月報道,到目前為止,香港股市今年已下跌超過11%,是全球表現第四差的股市,新股上市集資的資金只有27億美元,是20年來最低。
會計師事務所德勤(Deloitte)估計,今年首三季度,香港的全球集資市場排名只能達到第8位,落後於中國大陸、美國、阿聯酋、印度和印尼。如果撇除10億美元的超大規模新股,香港新股的平均集資額從去年的7.5億美元下降至今年的5.9億美元,是過去10年中最少的。
富衛集團主席、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馬時亨也不禁出聲,形容目前香港經濟是20年最差。他指出,目前本港面對各項稅收減少,賣地成績亦不理想,股票市場成交額下跌,預計明年將面臨公共財政壓力。他呼籲政府大刀闊斧地推出應對政策,令香港走出困局。
財困下政府會採取哪些措施?
目前外界普遍預計香港政府的財政儲備(加上賣地等收入)僅夠維持兩、三年支出,如果赤字持續,將面臨破產結局。相信政府不會坐以待斃,那麼會採取哪些措施?有觀點認為政府首要做的就是消減福利。
陳茂波在今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推出多項惠民措施,包括推出消費券和各類一次性紓緩措施等,如寬減薪俸稅和個人入息稅;寬減首兩季的差餉;向合資格人士發放半個月綜援、高齡津貼、長者生活津貼或傷殘津貼;為參加2024年香港中學文憑考試的學校考生代繳考試費;延長「公共交通費用補貼計劃」至10月底,以及補貼電費等等。粗略估計總額超過500億港元,預計來年這些寬免和補貼都將被取消。
有網民分析,政府稅收大減,尤其賣地利得稅部份大減,遲早都要填補窟窿,加薪俸稅作用不大,只會導致中產階級加速移民,最後收繳的稅款可能更少。如果向公務員開刀,阻力極大,畢竟公務員是政府統治的基石,各類政策都要靠公務員執行。
反而最容易下手的對象就是草根基層。目前的香港政府已經由服務市民轉型成為壓迫市民的威權政府,為了維護統治可以無所不用其極。參照大陸經驗,政府首先迫害的就在無權無勢的草根階層,因為他們無力反抗,只能逆來順受。
該網民預計,未來公屋(公營房屋,相當於大陸的廉租屋)會大幅加租,到期就趕人走;大幅削減各項福利如綜援、生果金、長者兩元乘車優惠等。誰反對就抓誰,因為政府清楚明白這些草根階層沒技術、沒錢,也沒膽量移民;更加不擔心他們轉投民主派,因為這兩年立法會已經變成建制派天下。無論如何壓迫他們,政府的權力仍然穩如泰山。
對此,有跟帖補充指,港府遲早會徵收消費稅,一旦徵收就不會再取消。另外,雖然草根成為首輪開刀對象,但下一輪很快就到公務員,很大可能會減薪,或炒一批留一批,剩下的公務員如果KPI(編註:指李家超提出的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關鍵績效指標)不達標再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