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名人錄(圖)
至聖先師孔子是山東曲阜人。(圖片來源:Adobe Stock)
中國的山東,她的地理位置在中國版圖的東部,黃河下游,她是一個半島。東臨黃海,與朝鮮半島隔海相望。山東省西部與河北省及河南省交界。南面與安徽省和江蘇省交界。北面是渤海灣,與遼寧半島隔海相望。她的海岸線最長,沿海有平原,中部有山地丘陵。境內有黃河、海河、淮河、小清河四大水系。山脈自東往西有:昆崳山、嶗山、大澤山、沂山、魯山、蒙山、徂(cu)徠山、泰山。
山東的歷史悠久,她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早在上古時代,就已經形成了東夷文化與齊魯文化之融合。早在距今有40-50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山東就有猿人存在。到了距今3950-3500年時的青銅器時期(當時華夏在中原是夏代),東夷人就已經在山東半島建立了許多小國。到商朝時,奄(曲阜)、薄姑(博興)最強大。自春秋戰國以後,乃至近代,儒、釋、道三教成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道德的根基。山東是儒教發源地,曲阜的孔廟、孔府、孔林是歷代朝廷保護的古蹟。濟南千佛山是佛教在山東的文化遺產。嶗山的道觀如太清宮、泰山的神廟如東嶽廟,舉世聞名。濟南、青島都有知名的天主教、基督教教堂,(我在洪家樓上小學時,學校近鄰就是建於清朝同治九年的天主教堂)這些都是齊魯文化的遺產。
山東省簡稱魯。山東這個地理區域,因朝代不同,囊括的範圍而異。在春秋戰國時期,山東是指崤(xiao)山、華山以東地區;秦朝時山東是朝廷統治的一個郡;而到唐朝時,山東是指太行山以東的黃河下游地區;到了金代,才把山東作為一個獨立的行政區劃。到明朝時山東開始稱為省,後來又改為布政司,衙門設在濟南府;到清朝時又改稱省,在省以下設道、州(府)、縣。
現在山東省的面積有將近16萬平方公里,人口,據10年前的統計數是1200萬,99%是漢族,也有回、滿、蒙等少數民族。山東省共有14個地級市,136個縣級行政區。這14個地級市區,從東到西,依次是:威海、煙臺、青島、濰坊、日照、東營、淄博、臨沂、濟南、泰安、棗莊、濟寧、聊城、菏澤。濟南和青島是副省級市,濟南是山東省的政治文化中心,青島是經濟中心。
古往今來,在中國歷史文化、文明發展進程中,山東曾經湧現出過許多名人,有好人,也有壞人。但是中國的歷史也是按照神安排的規律在發展。中國古時人類的文化文明是神傳。人類道德在歷史長河中,也會按照成住壞滅的規律發生變化。不同歷史時期,都有好人、壞人之分,好人品行端正,嚴以責己,寬以待人,或積德行善利國利民,留芳千古;壞人道德敗壞,自私自利,損人利己,或趨炎附勢,禍國殃民,遺臭萬年。到了近代和現代,影響人成長的因素就越來越複雜,因此我們判斷一個人是否好壞,就不能簡單的從一時一事做的好壞來定論。需要從歷史觀點,發展觀點,按照「真、善、忍」的原則,實事求是的辨別。尤其是中共在中國出現和發展到奪取政權,掌握國家機器以後,如何判斷一個中國人的功過是非,更需要察其言觀其行,實事求是。現在就我把所記憶中的山東名人,按歷史時間順序為縱坐標,以朝代、人名、生卒年、享年、出生地、一生主要的成就、功、過等為橫坐標,整理概括記述如下:
夏朝舜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218年,享年不詳。東夷人,生於姚墟,他是華夏上古時期的君主,他的主要事跡是舉八元八愷、放四凶、命官職。
周朝姜尚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1015年,享年不詳。東海(日照)人,人稱太公望,他是輔佐周文王、周武王的軍師。即姜子牙。
春秋齊桓公生年不詳,卒於前643年,享年不詳。生於淄川。齊國君主,春秋五霸之首。姓姜,他是姜太公第十二代孫。
春秋孔丘生於前544年,卒於前478年,享年76歲。曲阜人,他是中外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有三千眾弟子,其中有七十二賢人。《論語》是他的弟子記述他的教育思想、教育原則、倫理思想、道德觀念,以及他的教育活動的著作。孔子3歲喪父,17歲喪母,19歲得子孔鯉,壯年喪子。但他知天命後,51歲後做小官,然後才從事教育,周遊列國,被後人尊稱為「至聖先師,萬代師表」。他自稱「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春秋魯班生於前501年,卒於前444年,享年57歲。魯國滕州人,工匠,他是石匠、木匠的鼻祖,也是建築鼻祖。相傳他發明了多種木工工具,古時作戰的雲梯等,其著作《魯班書》是講建築和醫學的,河北趙州橋就是他所建造的,四川大足石刻也有他的作品。
春秋孫武生於前545年,卒於前470年,享年75歲。魯國人,軍事家,著有《孫子兵法》。
春秋顏回生於前527年,卒於前481年,享年46歲。曲阜人,孔子的得意弟子,位居72賢人之首。他的刻苦好學及踐行仁義,得到孔子的讚揚。
春秋左丘明生於約前502年,卒於約前422年,享年80歲。棗莊人,史學家、文學家。中國史學創始人。著有《左傳》、《國語》。
春秋曾參生於前505年,卒於前437年,享年68歲。平邑人,教育家,人稱曾子,他是孔子的弟子,儒教的傳播者。
春秋墨子生於前468年,卒於前390年,享年78歲。本名墨翟,魯國滕州人,他是平民出身的思想家,古代科學家、軍事家。提倡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節葬、天志、名鬼、非樂(yue)、非命。墨子主張言行一致,他說「口言之,身必行之」。著作有《墨子》、《墨經》。墨家的研究,涉及力學、光學、數學、等多個領域,例如他最早發現並應用槓桿原理,最早發現小孔成像原理,發明連弩車、籍車和木鳶等軍事機械。墨子的「兼相愛,交相利」是說人們彼此相愛,才能相互得利。他提倡的「尚賢、尚同」是說人生來無高低、貴賤之分,人人應當平等,做事大家要同心協力。他所說的「天志、明鬼」,就是有神論,他認為鬼神是存在的,他認為上天會監察人的行為,對人的善惡會有賞罰。
戰國吳起生於前440年,卒於前381年,享年59歲。曹縣人,政治家、軍事家。著有《吳子兵法》。
戰國孫臏生於前382年,卒於前316年,享年67歲。菏澤或聊城人,軍事家,孫武的後代,著有《孫臏兵法》。
戰國孟軻生於前372年,卒於前189年,享年89歲。鄒城人,思想家、教育家。人稱孟子,他是孔子的弟子,儒教傳播者。
戰國扁鵲生於前407年,卒於前310年,享年87歲。渤海郡人,醫學家,他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
戰國莊子生於前369年,卒於前286年,享年83歲。東明人,哲學家,他繼承老子思想,創「萬物齊一論」。
漢朝呂后原名呂雉,生於前241年,卒於前180年,享年61歲。菏澤人,隨父避戰亂到沛縣,嫁給時為亭長的劉邦,劉邦當皇帝后,她就是漢高祖劉邦的皇后。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掌權的皇太后。為攬權心狠手辣,韓信就是她所殺害。
漢朝淳于意生於前215年,卒於前140年,享年75歲。臨淄人,醫學家,西漢名醫,他開創了辯證審脈。
漢朝東方朔生於前161年,卒於前93年,享年68歲。平原郡(德州)人,文學家,他是漢武帝身邊的諫官。
漢朝孔融生於153年,卒於208年,享年55歲。曲阜人,文學家,著有《孔北海集》。
漢朝王粲生於177年,卒於217年,享年40歲。山陽郡高平人,文學家。建安七子之一,擅長辭賦。作品《七哀詩》、《登樓賦》、《英雄記》。曹操器重他,在魏官職侍中。
三國諸葛亮生於181年,卒於234年,享年53歲。琅琊郡(沂南)人,蜀國丞相、軍師。他輔佐劉備建立蜀,與魏、吳鼎立。
三國王祥生於183年,卒於268年,享年85歲。琅琊郡(臨沂)人,位列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為政清廉、勤儉、誠信,持家高潔、清素。24孝子之一,人稱「孝聖」。
晉左思生於250年,卒於305年,享年55歲。臨淄人,文學家。作有《三都賦》、《齊都賦》。
晉王羲之生於303年,卒於361年,享年58歲。臨沂人,東晉時官拜護軍將軍。書法家、道士。人稱書聖,作有《蘭亭序》、《樂毅記》等。
南北朝劉勰生於465年,卒於532年,享年67歲。日照人,文學家。著有《文心雕龍》。這是一部關於文學理論及文藝批評的著作。
南北朝賈思勰生年不詳,卒於650年,享年不詳。青州益都人,農學家。著有《齊民要術》。
隋朝單雄信生於581年,卒於621年,享年48歲。武將。濟陽(今菏澤)人,瓦崗寨起義後投降王世充。後來獨闖唐營被尉遲恭擒獲,李世民和瓦崗寨兄弟勸他降唐,不從,被綁赴法場處死。京劇《鎖五龍》就是演這故事。
唐朝秦瓊生於571年,卒於638年,享年67歲。濟南歷城人,武將。唐朝凌煙閣24功臣之一。他與尉遲敬德二人的武裝畫像為中國民間傳統的門神。
唐朝房玄齡生於578年,卒於648年,享年70歲。臨淄人,宰相。唐朝凌雲閣24功臣之一。
唐朝程咬金生於589年,卒於665年,享年76歲。東阿人,武將。唐朝凌雲閣24功臣之一。
唐朝段志玄生於598年,卒於642年,享年44歲。鄒平人,武將。唐朝凌雲閣24功臣之一。
唐朝文成公主生於625年,卒於680年,享年55歲。濟寧任城人,婚嫁和蕃,下嫁吐蕃(bo)松讚干布。
唐朝顏真卿生於709年,卒於784年,享年75歲。臨沂人,書法家。他的書法與歐陽詢、柳公權、趙孟頫(fu)齊名。
唐朝黃巢生於約835年,卒於884年,享年約49歲。曹州人,鹽商。唐朝末年農民起義領袖,建大齊稱帝。
宋朝李之純生於1023年,卒於1097年,享年75歲。濱州人,官至工部尚書。為人仁厚,擅長詩文,與蘇軾、蘇轍為友,常在一起飲酒賦詩。
宋朝錢乙生於1032年,卒於1113年,享年81歲。東平人,中醫。著有《小兒藥記真訣》。
宋朝宋江生於1174年,卒於1122年,享年49歲。鄆城人,是與方臘同時的農民起義領袖,但小說《水滸傳》裡他聚義水泊梁山,有一百零八將,那是小說《水滸傳》裡,作者用文學藝術杜撰的故事。
宋朝李清照生於1084年,卒於1155年,享年71歲。章丘人,女詞人,她是宋詞婉約派代表人物。
宋朝辛棄疾生於1140年,卒於1207年,享年67歲。濟南歷城人,武將、詞人。他是宋詞豪放派代表人物。
(未完待續)
註解:
舜帝,在中國古代歷史傳說中,他是在夏朝之前的虞朝時東夷人,姓姚,名重(chong)華。《史記》中有句「天下明德自虞舜始」。舜是姚重華的謚(shi)號,姚重華臨終禪位給大禹。舉八元,是指他重用八個有才華的人,即:伯奮、仲浩、叔獻、季仲、仲雄、叔豹、季狽。放四凶,此處的「放」字是摒(bing)棄之意。四凶,是指四個人,即共工、獾兜、三苗、鯀。鯀是大禹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