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腥草(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魚腥草又名折耳根、截兒根、豬鼻拱、蕺菜、狗點耳(客家話),在分類學上屬雙子葉植物三白草科蕺菜屬,是一種具有魚腥味的草本植物。中國長江流域以南各省均有分布。
除了傳統的藥方使用之外,魚腥草在藥膳和保健上也有所應用,能直接涼拌、蒸煮、熬粥等,民間已經積累了多種烹飪方法,製作成食譜。
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個關於魚腥草的傳說。相傳宋朝熙寧六年夏季,大雨滂沱,河水猛漲,泥沙淤塞,沖毀房屋,淹沒農田,弄得沿河兩岸侗民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雨停水退後,沿河兩岸的侗民,甚至是牲畜大多患上相同的病,整天拉稀。由於當時醫療條件很差,無人知曉這究竟是什麼病。一時之間,鬧得人心惶惶。就在這緊要關頭,在白馬灘侗寨(今芷江新店坪鎮白馬鋪村)裡,有一個姓張的年輕人手持著一把魚腥草,建議寨子裡的人不妨試一試魚腥草。
侗民們雖然半信半疑,但與其等死,不如就死馬當作活馬醫吧!試一試也無妨。於是,侗民們就拖著病軀上山下地,挖取魚腥草的根來吃。後來,大家的病情果然好了。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沅洲各寨,所有染病的人在吃下了魚腥草之後,紛紛治癒了。
原來,姓張的年輕人是因為他家常用房前屋後的魚腥草餵豬,左鄰右舍的豬都病了,惟獨他家的豬沒有發病。這事兒令全家人都覺得很奇怪,但由於這位年輕人對草藥也略知一二,猜測應該是吃了魚腥草的緣故,而魚腥草剛好具備了清熱解毒、通淋利尿等功效。於是,他們一家人遂試著挖魚腥草來吃。果然不出三天,全家人的病情大為好轉。
從此,沅洲侗民對魚腥草特別珍愛,覺得越吃越好吃了。吃的方法也越來越講究,把魚腥草在地下莖洗淨切短,拌上烤香的辣椒粉、生薑、芫荽、蔥蒜、味精、香料、食醋等。就這樣一直吃到今天,吃出了一種傳統美味,吃出了一道藥食同源的佳肴。
任何的事物都有它的發現發展利用的過程,民間流傳的某些傳說,看似虛妄,仿似經人捏造,實則在一定程度上是立基於真實歷史之上的。
貴州炒魚腥草根(圖片來源:Cardioceras/維基百科)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