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次喪子 背後因緣卻是自己造下(圖)
婦人七次喪子,結果背後的因緣乃是自己造下。(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從前有一富翁,空有家財萬貫,膝下卻無一男半女可享天倫之樂。富翁於是請來媒婆,納了一個乖巧秀麗的小妾。不久小妾就為富翁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富翁非常高興,對小妾和他們的兒子十分寵愛;可他的大老婆因此心生嫉恨,表面上對小妾及她的兒子非常疼愛,內心裏卻盤算著有一天要除掉這一對母子。
小兒子長到一歲多,無病無憂非常可愛,家裡上上下下也沒有人懷疑大老婆對小兒子的愛心。有一天,大老婆趁家人不注意的時候,用一支細針狠狠的紮在小兒子頭上百會穴的地方。嬰兒不會說話,只痛得日夜啼哭,家裡上下都不知道嬰兒究竟得了什麼怪病,群醫罔效,僅七天便死了。大老婆也假裝很傷心的樣子,痛哭不已;嬰兒的母親傷心欲絕,不吃不喝,奄奄一息。
後來查出是大老婆下的毒手,孩子的母親想起嬰兒天真無邪,竟然遭此毒害,痛不欲生,於是暗地發誓要為兒子報仇。
她來到一間佛寺,問寺裡的和尚大德說:「心中有所求,要修何種功德才能如願呢?」和尚告訴她:「受持八關齋戒,所求如意,長養出世善根。」富翁的小妾一心報仇,對和尚的話並未完全領會,就跟隨寺裡的比丘們受持七天七夜的八關齋戒,回家後不久就死了。
小妾死後,元神隨即投生為大老婆的女兒。富翁的妻子忽然懷孕,喜出望外,富翁也暫時減輕了喪子之痛。
女兒出生後,秀麗可人,富翁的妻子十分疼愛,日夜呵護,視如掌上明珠。長到一歲多,女嬰突然莫名其妙的夭亡了,富翁的妻子真正嘗到喪女之痛,痛不欲生,整天不吃不喝,情況不減當年的小妾。
如此七來七往,富翁的小妾七次投生為大老婆的女兒,每一次都生得端正秀麗,惹人憐愛,有時候二歲、三歲便死,有時四、五歲便死,富翁的妻子則連連遭受懷孕之喜、生產之痛、撫養幼女的滿足感,旋即飽受喪女之痛。
最後一次,女兒長到十四歲,婷婷玉立,美麗動人,已經許了人家訂了親,卻在臨出閣的前一天晚上,女兒又無緣無故地死去了。富翁的妻子捶胸頓足,心痛欲裂,整天不言不語、不吃不喝,只是默默垂淚,看著棺中的屍體,不許人家蓋棺。
這樣過了二十餘日,有一位證道的阿羅漢心生悲憫,欲往度脫,來到富翁家裡要見富翁的妻子,婢女進屋稟告,富翁之妻說:「我傷心得快死了,怎麼見出家人呢?給他一些食物吧!」
但是阿羅漢執意要見富翁的大老婆,婢女只得又進屋稟告。如此數次往返,大老婆心中納悶,於是亂髮蓬垢、面容憔悴的出來會見阿羅漢。阿羅漢明知故問道:「為何如此傷心呢?」「我前前後後生了七個可愛的女兒,每一次都兩三歲、四五歲就夭折,最後這一個女兒長到十四歲,已經許了人家,誰知要出嫁的前一天晚上又突然死了,我前世不知造了什麼孽……。」
說罷又傷心得掩面痛哭,羅漢安慰道:「你先梳洗一番,回頭我再告訴你。」婦人只顧傷心,哪有心情梳理,羅漢於是說道:「你們家的小妾在哪裡?她是怎麼死的?」
婦人聞言心裏一驚:「這出家人怎麼知道這些事情呢?」於是擦乾眼淚,整理一下亂蓬蓬的髮絲,令婢女奉茶,恭恭敬敬地請羅漢開示。阿羅漢道:「你們家從前有個小妾,她是怎麼死的呢?」婦人聞此默然不能作答,心中慚愧不已,阿羅漢說:「你殺她的兒子,令她憂悲懊惱而死,她心有未甘,所以前後七次來投生作你的女兒,也讓你飽受喪女的痛苦,想以這種憂毒來殺害你;所以她其實是你的怨家,哪裡是你的女兒?不信你再往棺中看看!」
婦人往棺中一看,那屍體早已腐爛,臭味嗆鼻不可逼近。羅漢道:「你還捨不得這屍體嗎?」婦人心中非常慚愧,於是令人蓋棺,將它埋葬。
婦人又向阿羅漢哀求懺悔,並請求受戒。羅漢答允了,請她隔日到寺裡為她傳戒。
富翁的小妾投生大老婆的女兒死了之後,便又轉生為一條毒蛇,知道大老婆要去寺裡受戒,便一早在半路上等著,要咬死她。大老婆走到半路看見毒蛇橫臥路上,心裏非常害怕,不敢前進。阿羅漢在寺裡入定,觀知此事,旋即趕來,對擋路的毒蛇說道:「你難道以後生生世世還要做她的女兒,互相殘害不休嗎?大老婆殺害你的兒子也才一次,而你懊惱懷恨,來回已經七次了,你前面七次的罪惡都還可以悔過,但如今此婦人要修行受戒,你若斷了她的去路,則要生生世世在地獄受苦,無有盡時。看看你現在的蛇身!哪能跟這婦人的人身相比呢?」
毒蛇聽了羅漢這一席話,突然憶起自己的前世,從前那些怨恨、委曲,一時都消失了,蛇頭著地不喘息,默默地想羅漢的話。
阿羅漢於是為她倆持咒解冤,最後說道:「你們二人從前的仇怨、罪過,從今以後冰消瓦解,世世不要再惡意相向了。」二人都聽從羅漢的話,同時向羅漢懺悔。懺悔過後,小妾的元神旋即離開蛇身,投生人中,等待時機聞法;富翁的大老婆也心開意解,證得初果須陀洹,後隨阿羅漢受戒作優婆夷。
《眾經撰雜譬喻.卷下》原文:
昔有一人兩婦。大婦無兒,小婦生一男,端正可愛,其婿甚喜。大婦心內嫉之,外徉愛念劇於親子,兒年一歲許,家中皆知大婦愛重之無復疑心。大婦以針刺兒𩕄上令沒皮肉,兒得病啼呼不復乳哺,家中大小皆不知所以,七日便死。大婦亦復啼哭,小婦摧念啼哭晝夜不息,不復飲食垂命,後便知為大婦所傷,便欲報讐。行詣塔寺問諸比丘:「大德,欲求心中所願,當修何功德?」諸比丘答言:「欲求所願者,當受持八關齋,所求如意。」即從比丘受八戒齋便去,卻後七日便死。轉身來生大婦,為女端正,大婦愛之,年一歲死。大婦端坐不食,悲咽摧感劇於小婦。如是七返,或二年或三年,或四、五年,或六、七年,後轉端正倍勝於前,最後年十四已許人,垂當出門即夜便卒死。大婦啼哭憂惱,不可復言不復飲食,晝夜啼哭垂淚而行,停屍棺中不肯蓋之,日日看視死屍,光顏益好勝於生時。二十餘日有阿羅漢,見往欲度脫,到其家從乞。令婢持一缽飯與之不肯取,語婢:「欲得見汝主人。」婢還報云:「欲見大家。」答言:「我憂愁垂死,何能出見沙門?汝為持物乞與令去。」婢持物與沙門,故不肯去。沙門言:「欲見主人。」婢如是數反,沙門不去,婦愁憂無聊,沙門正住不去,亂人意不能耐之,便言:「呼來!」沙門前見婦,顏色憔悴自掩面目不復櫛梳,沙門言:「何為乃爾?」婦言:「前後生七女,黠慧可愛便亡。此女最大,垂當出門便復死亡,令我憂愁。」沙門言:「櫛梳頭拭面,我當語汝。」婦故哭不肯止,沙門謂言:「汝家小婦今為所在?本坐何等死?」婦聞此言意念:「此沙門何因知之?」意中小差。沙門語言:「梳門頭逮,我當為汝說之!」婦即斂頭訖,沙門言:「小婦兒為何等死?」婦聞此語默然不答,心中慚愧不敢復言。沙門言:「汝殺人子,令其母愁憂懊惱死,故來為汝作子前後七反,是汝怨家,欲以憂毒殺汝。汝試往視棺中死女,知復好不?」婦往視之,便爾壞爛臭不可近。問:「何故念之?」婦即慚愧便藏埋之,從沙門求哀欲得受戒。沙門言:「明日來詣寺中。」女死便作毒蛇,知婦當行受戒,於道中待之欲嚙殺之。婦行蛇遂遮前不得前去,日遂欲冥,婦大怖懅心念言:「我欲至沙門許受戒,此蛇何以當我前,使我不得行?」沙門知之,便往至婦所。婦見沙門大喜便前作禮,沙門謂蛇曰:「汝後世世更作他小婦,共相酷毒不可窮盡,令現世間大婦一反殺兒,汝今懊惱已七返,汝前後過惡皆可度。此婦今行受戒,汝斷其道,汝世世當入泥犁中無有竟時。今現蛇身,何如此婦身?」蛇聞沙門語,乃自知宿命,煩怨詰屈,持頭著地不喘息,思沙門語。沙門呪願言:「今汝二人宿命更相懊惱,罪過從此各畢,於是世世莫復惡意相向。」二俱懺訖,蛇即命終便生人中。於時聽沙門語,即心開意解歡喜得須陀洹道,便隨沙門去受戒作優婆夷。是故罪業怨對如此,不可不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