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逾百次的多篇論文 存在「不存在」的作者(圖)


資訊傳承更加先進的現代,也出現更多虛假的事物。(圖片來源:Adobe Stock)

關於期刊,有一種名詞稱為「影響指數」,是指某個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份或時期受到引用的頻率,屬於一種衡量學術期刊影響力的重要指標。有一種現象稱為「濫用互引」,因為研究人員的影響力,會受到自身論文被引用的次數影響,因此有些人會互相引用彼此的文章,能夠提升雙方的影響力,在期刊之間能夠提升期刊的影響指數。這樣的現象會使得指標出現誤差,進而導致客觀性有失公允。

引用逾百次的多篇論文 存在「不存在」的作者

今年有兩個期刊的影響指數歸零,原因正是上述濫用互引所致,俄羅斯的研究人員亞歷山大·馬加津諾夫展開調查,希望找出那些濫用引用的學者,結果在察看一名土耳其學者諾拉丁·加迪米時,發現德拉甘·羅德里格斯(Dragan Rodriguez)這個人的存在,立刻吸引了他的目光。這個名字是由西班牙的姓氏與南斯拉夫的名字構成,而且來自美國凱斯西儲大學的他,卻沒有在國內有任何研究合作,種種跡象都相當怪異。

越是深入調查,德拉甘·羅德里格斯的事蹟越發感到詭異,他的名字出現在許多期刊的研究論文中,是15論文的作者之一,全是由知名科學出版廠商麾下的學術期刊,比如歷史影響指數超過7的「Journal of Building Engineering」與「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達到11的「Applied Energy」。

德拉甘的這些論文最早出現在2018年時,廣泛的研究領域從」到「可再生能源系統優化」,多達232次的引用次數,能看出他做為學者的引響力與專業領域的多樣性。一般來說,不會有人將研究人員的整個身份造假,在一篇德拉甘被列為作者的論文中,發表在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上,亞歷山大卻無法聯絡到本人,上面的電子郵件無法在任何大學、研究或是研究人員資料、網站上找到。

關於德拉甘本人的資訊,僅能在一些論文中得知他屬於凱斯西儲大學的「電氣工程和計算機科學系」,然而該校存在最相似名稱的科系卻是「電氣、計算機和系統工程系」。他向校方發信詢問,研究誠信助理副總裁特雷西·J·威爾遜-霍爾頓回應了他的詢問,表示經過徹底審查後,此人不論是作為學生、教職員、志工或是博士後研究員,現在與過去都不是學校的一員,直接拆穿了德拉甘這層虛假的身份。

目前,涉及此事的15篇論文皆沒有受到撤回,他將校方提供的聲明回信寄給曾有德拉甘署名論文的期刊,指出此人與學校偽造的關係,或許這人的身份也是造假的,對方也為此展開調查。相關報導指出,這些論文的第一作者與通訊作者,不約而同地是來自中國的機構,包含學校機構、事業單位與商業公司,靜待案件進一步的調查與真相大白的那天,維護學術界的公正性與可信度。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