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貴險中丟」不是虛言(圖)
帶得走的「富貴」是什麼?(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惠叔說:有個人得瘟疫死了,後來又還魂,在陰間遇到他以前的老朋友,這位老朋友衣衫襤褸,戴著枷鎖。他倆相見不覺悲喜交加,他握著老友的手歎息著說:「你一生富貴,財產竟不能帶到這兒來?」那人神色悲戚地說:「富貴完全可以帶到這兒來,但人不肯帶。如果生前做了善事,積了功德,到這兒來怎麼會不富貴呢?所以我想奉勸世人一句,早點做好把富貴帶到這兒來的打算。」李南澗說:「這句話很對,勝過富貴是一場空的觀點。」
人心愈機詐 鬼神安排也愈巧妙
顧德懋員外說,他是東嶽的冥官,我不太相信。可他說的話還是挺有道理。以前有一次在裘文達先生家,顧員外也在,他曾經對我說:「冥司很看重貞潔守節的婦人。但是這些婦女也不盡相同。有的是因為兒女之情,或是因為夫家家中地多宅廣,產業豐厚,有所留戀而不改嫁的,這為下等;有的雖然守節沒有再嫁,但免不了情慾有時萌動可是還能以禮義克制自己的,這是中等層次。那些心如枯井,感情波瀾不生,不羡慕富貴,不怨饑寒,也不計較利害的,這就是最上等層次了。這樣的人在千百人中也難得一個。如果遇到一個這樣的人,鬼神也生敬意。」
有一天顧員外在冥間值班,聽大家盛傳節婦到了。冥王臉色嚴肅,陰官們都端正衣帽站起來迎接。只見一位老婦人很疲憊地走來。她的身形步步登高,好像腳下踩著台階。等到了閻王殿,競從大殿的頂上走過去,不知去哪裡了。
冥王悵然地說:「這人已升天,不在我們鬼界中了。」顧德懋又說:「賢臣也分三等。害怕違法受制裁而不敢亂為的是下等;愛護自己的名聲氣節而不亂為的是中等。心向王室,只知道一心為國計民生大事考慮,而不考慮個人的禍福毀譽的臣子為上等。」
〈悲喜淚〉,張昆崙,油彩.畫布 (圖片來源:新紀元週刊)
他還說,地府憎惡為求名求利而爭鬥,說種種惡業都是由此而產生的。所以就讓這種人受挫、摔跟頭,叫他得不償失。人心愈機詐,則鬼神的安排也愈巧妙。
地府不怎麼看重隱士,他認為天地生你這個人才,原是期望你對世事有所補益。如果人人都去當巢文、許由(古時候的修道人),那麼至今這世界也許會仍然是洪水泛濫,連掛瓢飲牛犢(做飯餵牲口)的地方都不會有了。又說,陰間的法度像《春秋》這本書的那樣,對賢者求全責備,而與人為善。即使是君子因為執於偏見而壞了事,也被記錄下來做為過失。對於小人有一件事有利於別人,也必用小善來回報他。世上的人不明白這個道理,所以往往懷疑因果報應有時不靈驗。
神界看人心,儘管有的時候人們做的事情,表面上的行為一樣,但由於內心不一樣,用意不一樣,就分出了人品高下,神的對待也不一樣。
(出自《閱微草堂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