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遊客急劇減少給美國造成上百億損失(圖)
2018年9月14日,遊客乘坐纜車穿過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唐人街。(圖片來源:Robert Alexander/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8月25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據《福布斯》報導,兩週前,中國宣布取消對美國和其他幾個國家的團體旅行的限制,美國商務部長吉娜.雷蒙多稱讚此舉是「美國旅行和旅遊業的重大勝利」。然後她切入了問題的核心:美國旅遊官員渴望中國遊客的回歸,中國遊客曾是迄今為止全球遊客中最大的消費群體。
雷蒙多說:「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每年有多達300萬中國遊客前往美國,為美國經濟貢獻了超過300億美元。」2019年,280萬中國遊客僅佔美國入境外國遊客總數的4%,但支出卻佔13%。據美國商務部下屬跟蹤旅遊統計數據的國家旅行和旅遊辦公室(NTTO)稱,今年到這裡旅遊的中國人不到85萬。遊客數量下降68%,意味著中國遊客今年不會在美國消費超過200億美元。
疫情正式結束三個月後,美國旅遊業仍處於復甦模式。新冠疫情爆發之前,7940萬國際遊客為美國國民經濟注入了約2390億美元,佔美國出口和服務總額的近10%。2023年,美國預計將迎來6280萬名外國遊客,同比增長21%,但仍比新冠疫情爆發前的數字低21%。預計到2025年美國入境旅遊量不會達到大流行前的水平。
與此同時,前往歐洲旅遊並在那裡消費的美國人數量創歷史新高。美國旅遊協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傑夫.弗里曼表示:「從我記事起,我們就受益於國際遊客量超過出境游量。」「直到最近的記憶中——實際上是在大流行之後——我們才看到這些數字發生了變化。」
這種下滑對舊金山造成的損失尤其嚴重,在疫情爆發前一年,中國遊客為當地經濟注入了超過12億美元。
國際遊客數量下降的情況在各個來源國分布不均。美國入境遊客中超過一半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與2019年相比,這兩個國家的遊客量分別下降了19%和8%。來自疫情爆發前第三大遊客來源地英國的遊客量也有所下降11%。問題更大的是2019年第四大和第五大旅遊來源國的遊客數量低迷。日本和中國的遊客分別下降了61%和70%。弗里曼說:「亞洲旅遊,至少是去美國旅遊,肯定已經不再是以前的樣子了。」
雷蒙多的機構制定了到2027年接待9000萬國際遊客的國家目標。儘管很少有官員大聲說出這一點,但最有價值的遊客是那些在酒店、餐館、商店和景點停留時間更長、消費更多的遊客。根據NTTO收集的數據,中國自由行遊客(相對於跟團游)前往美國的平均花費為10,445美元。相比之下,英國或巴西遊客的平均消費分別為2,576美元和3,269美元,而日本遊客的平均消費為3,783美元。換句話說,大約需要三名巴西遊客或四名英國遊客才能彌補每名前往其他地方旅行的中國遊客。
當然,旅遊業本質上是一個競爭激烈的行業,因為目的地正在爭奪遊客的心和他們在價值8,550億美元的全球旅行和旅遊市場中的份額。該市場預計每年增長4.42%,到2027年將超過1萬億美元。
在全球競爭的背景下,旅遊官員承認,美國的復甦(就遊客量和消費而言)慢於預期。「與此同時,加拿大的復甦速度達到了102%,」弗里曼說道。「顯然,旅行者正在做出決定,但太多人決定不來美國。」
弗里曼指出,加拿大6月份決定免除13個不同國家的簽證要求,而美國仍然對這些國家有簽證要求。「其他國家看到了我們的優勢和劣勢,並相應地調整了自己的戰略,」他說。「這可能不是加拿大成功的唯一因素,但它肯定是加拿大成功的一個重要因素。
弗里曼相信美國可以而且應該更具競爭力。「我們需要將旅行視為阻力最小的路徑。這就是旅行者傾向於遵循的:誰讓事情變得容易?誰讓你舒服了?」弗里曼的首要願望是美國國務院大幅減少簽證等待時間,因為簽證等待時間會給潛在遊客造成不必要的障礙。預約赴美入境簽證面試通常需要一年多的時間,有時甚至需要兩年多的時間。
例如,去年秋天,英國取消了對哥倫比亞的訪客簽證要求,哥倫比亞是美國最大的入境市場,目前遊客的平均等待時間接近800天。最近獲得加拿大免簽證入境資格的菲律賓旅客預計平均需要183天的時間才能獲得美國簽證面試。
Destination Analysts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艾琳.弗朗西斯.卡明斯表示,「在非免簽證國家中,簽證等待時間和簽證流程是這些市場中訪問美國的最大障礙,高於安全甚至成本。」Destination Analysts是全球最大的旅遊目的地分析公司之一
「簽證等待時間一直是一個大問題,」舊金山旅遊組織的馮克說,「請記住,在中國,這不僅僅是簽證問題。疫情期間,很多中國護照已經失效和過期,我們從當地消息人士瞭解到,中國政府沒有跟上向其公民發放新護照的需求。所以這是一個雙重打擊。」
在中國入境旅遊全面反彈之前,兩國之間的航班量必須大幅增加。目前,中國航空公司每週僅運營12趟飛往美國的定期客運航班,而美國航空、達美航空和聯合航空這3家美國航空公司也總共僅運營12趟飛往中國的航班。到10月底,每個方向的航班數量都將翻倍,但仍只是2019年8月中美之間366趟航班的一小部分。
不過弗里曼表示,「美國仍然是世界上第一大最想去旅遊的國家……前往美國旅行的興趣仍然很高。」
事實確實如此,根據Destination Analysts最近對15個市場的12,000名全球旅行者進行的調查,十分之三的國際旅行者將美國視為他們明年最想去的目的地。儘管如此,有跡象表明美國的競爭優勢可能正在下滑。美國目前的表現比最接近的競爭對手西班牙和法國高11分和14分,但差距正在縮小。
弗朗西斯-卡明斯表示:「去年全球訪問美國的願望下降了16.3%,達到十年來的最低水平,比大流行前的水平低了三個百分點。」他指出,所有市場的訪問美國的願望都在下降調查。她說,也許最令人擔憂的是其他北美市場,加拿大和墨西哥,分別增長了34.4%和22.9%。
目前,三個因素成為阻礙前往美國旅行的首要因素:「從統計數據來看,對槍支暴力的擔憂與成本處於同一水平,對在美國人身安全的普遍擔憂也緊隨其後,」弗朗西斯-卡明斯指出美國的槍支暴力是中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遊客認為的第一大阻礙因素。
「多年來我們一直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這不是一個大流行問題,」馮克說,「我認為這是一個非常微妙的問題,但卻是一個持續存在的問題,特別是考慮到過去幾年美國發生了如此多的大規模槍擊事件。所以這是一個挑戰,因為我認為這本質上是對美國這個國家品牌的玷污。」
同樣,人們可能很容易將中國遊客數量的下降完全歸咎於新冠疫情,而實際上中國遊客的放緩早在新冠疫情爆發之前就已經開始了。在2000年代可支配收入水平上升的推動下,中國赴美旅遊人數在2000年至2010年的十年間增加了兩倍,達到80萬以上,然後在2010年至2015年的五年間再次增加了兩倍。隨著中國消費者消費能力的增長,2012年至2016年,護照持有者數量增加了兩倍多。但2017年,中國赴美入境遊客增速放緩至僅4%。
第二年,中美貿易戰還導致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嚴厲言論升級,以及一系列針鋒相對的懲罰措施,影響了旅遊業。美國國務院開始將中國研究生的簽證限制為一年,取消了歐巴馬時代允許中國公民獲得五年學生簽證的政策。(拜登政府持續限制。)同年,中國大使館發布「夏季出行提醒」,告訴公民「美國治安不穩定,槍擊、搶劫、盜竊事件頻發」,高額醫療費用警告。在另一份諮詢中,中國警告其公民不要遭受美國執法部門的「騷擾」,並表示遊客應「充分評估旅行風險」。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背景下,2018年中國遊客流量出現15年來首次下降。
一旦融入旅行者的內心,對另一個國家的負面情緒就很難改變。在Morning Consult的民意調查中,43%的中國遊客表示,政府之間的關係是他們避免前往美國旅行的主要原因。「也許它不在人們的腦海中,」羅施克說,「但它的表現方式是,例如,通過增加負面媒體報導。」
「就中國而言,我認為事實是,中共政府確實對人們旅行的地點和方式有更大的控制權,無論是團體旅行、個人旅行還是其他方式,」弗里曼說,「我們在美國確實看到,隨著龍頭的打開,我們迎來了更多的遊客。隨著水龍頭被收緊,我們歡迎的人越來越少。所以那裡有一些值得探索的東西。」
與此同時,隨著美國旅遊組織急切地等待中國入境旅遊的反彈,他們的任務是試圖用其他市場的遊客來彌補數百億美元的損失。印度是一線希望,該國遊客每次旅行平均花費4,926美元,並且返回美國的人數已達到大流行前的水平。
弗里曼承認,這有點令人頭疼。他說:「印度的簽證等待時間已經超過了大流行前的水平,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也許很多旅行者早在疫情爆發之前就已經拿到了簽證。」
或者也許印度人比平均水平更有可能以積極的眼光看待美國。皮尤研究中心6月份的一項調查顯示,23個國家的27,000多名受訪者中,有59%的人對美國持積極看法。但在印度,約三分之二的受訪者(65%)持積極看法,比平均水平高出6個百分點。Destination Analysts的最新調查結果更加明顯,84%的印度遊客表示他們「非常有可能」或「確定」在未來兩年內訪問美國,輕鬆擊敗了第二熱衷於美國的遊客巴西(77%)、墨西哥(76%)和加拿大(63%)。至於中國,則排在第五位,但比例仍然不低,為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