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北京丟盡顏面 意大利退出大失望的協議 (圖)
意大利總理喬治亞·梅洛尼(圖片來源: Antonio Masiello/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3年8月17日讯】意大利是七大工業國集團會員國中,第一個與中國簽「一帶一路」協議的國家,但在今年5月初卻傳出意大利打算於今年底前就退出這項投資協定,此消息傳出,令不少人認為中共將為此丟盡顏面,僅因中國當時非常重視意大利的參與,現如今卻留不住意大利,目前再傳出意大利總理梅洛尼(Giorgia Meloni)最快將在9月正式宣布不再續簽「一帶一路」,而改為透過與中國簽訂貿易協議,以尋求運輸、能源、農業及科學等領域的合作。
原先「一帶一路」之計畫是,設想通過了大量基礎設施支出來重建舊絲綢之路,把中國與亞洲、歐洲和其他地區連接起來,這看似是讓世界接軌的一項協議,不過在批評者眼中,已經將其視為中國傳播地緣政治與經濟影響力的工具。
近日意大利國防部長吉多·克羅塞託(Guido Crosetto )接受《意大利時報》採訪之時,直言意大利於4年前了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堪稱是一個「即興且糟糕透頂」決定,因該項合作只增加了中國對於意大利的出口,而意大利對中國的出口卻未產生同樣的影響。
意署MOU後 中國投資卻不增反減
多年來中美兩國關係的緊張持續升高,且歐盟也對與北京的經貿關係,更越來越保持警惕,可是意大利與中國仍然在2019年簽署了一帶一路倡議諒解備忘錄(MOU),甚至是率先加入的G7成員,雖然意大利簽署一帶一路MOU,迄今從中所取得的獲利卻相當有限。
據上海復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所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挹注在意大利與「一帶一路」相關之投資額,自2019年的25.1億美元(大約新台幣800億),至2020年卻大減僅剩下8.1億美元(大約新台幣258億)。
從美國智庫榮鼎集團(Rhodium Group)之數據可看出,中國在2019年於意大利的經濟投資(FDI)金額為6.5億美元(約新台幣207億),但2020年只剩下2000萬美元(約新台幣6.3億),雖然於2021年略增到3300萬美元(約新台幣10.5億),然而中國於2020年對德國與法國的投資額已經分別高達了19億美元(約新台幣606億)及18億美元(約新台幣574億),所以意大利根本無從比較。
意大利對北京貿易逆差大增1.2倍
據意大利官方數據指出,過去4年中國對於意大利的出口額,已經從317億歐元(約新台幣1.1兆)狂增達約1倍,高達575億歐元(約新台幣2兆),在2022年,意大利對中國貿易逆差高達了411億歐元(約1.4兆元新台幣),比起2019年的187億歐元(約新台幣6500億),其逆差膨脹達1.2倍。
在意大利貿易逆差快速膨脹之同時,法國與德國於2022年對中國的出口卻是明顯增加,就算它們並非「一帶一路」倡議之簽約國,可是與意大利的情況落差甚大。所以,意大利政府官員指出,將會以經濟發展不均衡,來作為不續簽協議的主要理由。
卡內基國際和平基金會的法國學者陸克(Philippe Le Corre)歸納了「意大利退出一帶一路之3大原因」:第一,前總理德拉吉在任內對中國採取更為強硬政策。第二,是意大利對於中國負評之民意持續增加。第三,就是與中國簽MOU以來之成效甚微有關。
同歐盟將中國視為系統性競爭對手 意大利認
意大利為七國集團之中唯一與中國簽訂一帶一路之成員國,這對中國外交而言是一項重大突破,現今歐盟將中國當成一個「系統性競爭對手」,且意大利也認同了歐盟「去風險化」意識,所以意大利將不會續簽此項協議,造成了兩國關係將面臨重大轉折。
對此,中國亦積極遊說政界人士,試圖通過商界來向政界傳導壓力,甚至還有中國官員利用媒體對意大利發出警告,聲稱意大利若貿然決定要「退群」,那麼將會引發兩國政治、經貿和文化等領域合作上,產生負面影響,甚至還會影響意大利自身之國家形象和可信度。
此外,意大利想要退出「一帶一路」,其中有一部分是因為希望能夠與台灣半導體廠商合作,據《彭博》在4月的報導稱,意大利官員與台灣於私下會面之時曾經暗示該國願意退出「一帶一路」,來尋求台灣能夠協助促進意大利半導體技術之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