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脅迫?台灣聚碳酸酯遭中國課反傾銷稅(圖)
圖為高雄港區一 艘貨櫃船靠港裝卸貨櫃。(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3年8月14日讯】(看中國記者李佳琪綜合報導)中華民國副總統賴清德率團出訪巴拉圭,抵達美國紐約訪問之際,中國商務部8月14日在官網宣布,15日起將對台灣進口的聚碳酸酯課徵反傾銷關稅。
根據中國商務部公告,15日起將對台灣進口的聚碳酸酯採取保證金形式,實施臨時反傾銷措施。台灣化學纖維、台灣出光石化徵收16.9%的保證金比率;奇美、奇菱科技徵收17.0%;其他台灣公司為22.4%。
保證金以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從價計徵,計算公式為:保證金金額=(海關審定的完稅價格×保證金徵收比率)×(1+進口環節增值稅稅率)。各利害關係方在公告發布起10天內,可向調查機關提交書面評論意見。
中國商務部去年11月30日曾對原產於台灣的進口聚碳酸酯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調查結果於14日公告聲稱,調查機關認定被調查產品存在傾銷,大陸聚碳酸酯產業受到實質損害,而且傾銷與實質損害之間存在因果關係。
聯合報報導稱,台灣海關統計,2022年全年出口聚碳酸酯共約10.6億美元,占總出口比重約僅0.2%;今年前七月出口值則約4.7億美元,占總出口比重也約0.2%。
不過大陸是台灣聚碳酸酯最大出口市場,以去年來看,有約8.3億美元出口至大陸,占比逾七成;今年前七月,則有近3.5億美元出口至大陸,占比也超過七成。
公告稱,聚碳酸酯是常見的一種材料,由於其無色透明和優異的抗衝擊性,常應用在CD/VCD光碟、桶裝水瓶、嬰兒奶瓶、樹脂鏡片、防彈玻璃、車頭燈罩、動物籠子、行李箱、登月太空人的頭盔面罩;智慧型手機的機身外殼等等。此外,因其耐熱性和穩定性,也被用作燈泡的主要材質。
這並不是中國政府第一次在敏感政治時機操作貿易議題。今年4月12日中國商務部公告,對台灣禁止大陸進口的2455項產品展開貿易壁壘調查,並指調查應在今年10月12日前結束,特殊情況下可延長至2024年1月12日。發布公告當天為民進黨提名賴清德參選總統之日,而調查期限正好為台灣總統大選前一天,政治壓迫不言而喻。
中華經濟研究院WTO及RTA中心資深副執行長顏慧欣14日接受中央社採訪表示,WTO賦予會員國反傾銷調查權利,按照程序先有初步認定,認定構成損害、傾銷要件後,可要求保證金也就是反傾銷稅,之後再有約半年調查才有最後確定稅率。
顏慧欣說,按照調查期程來看,目前都在相關規範裡;儘管拋出初步認定結果的時間點有些敏感,恰逢副總統賴清德出訪友邦巴拉圭、過境美國這個時間點。
顏慧欣提醒,「這個品項是ECFA早收清單項目,恐須注意其他項目會不會也被拿來成為對台經濟脅迫壓力」,且聚碳酸酯是ECFA早收清單小項之一,等於先前受益產品卻現在被說有問題,接下來恐得注意中國會不會再拿ECFA早收清單項目,對台構成經濟脅迫壓力。
對於中國商務部初步認定台灣的進口聚碳酸酯傾銷成立,致理科技大學國際貿易系副教授張弘遠認為,這和中國經濟衰退的大背景有關係。
張弘遠剖析,中國石化產業上游多為國企管控,中下游廠商可和外國廠商進口物料;去年11月底立案聚碳酸酯反傾銷調查,時間正值COVID-19疫情大流行時,理應市場需求量降低,卻有廠商提交反傾銷調查申請,推估由於全球通膨環境,他國不需要這些物料,於是廠商「倒貨」中國。
他說,中國目前內需不振、外需疲軟,在經濟衰退之下,中下游廠商數量恐也有減少,倘若再開放進口聚碳酸酯,將會影響產業。推估官方期望透過這些措施把市場紅利留給境內石化供應鏈廠商,讓境內廠商只能和本土廠商進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