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伯洋:中共「老鼠會」模式滲透台灣地方(圖)


2020年1月9日,台北的競選集會上,選民揮舞台灣旗幟。(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8月9日讯】(看中國記者李佳琪綜合報導)日前「暗坑文化工作室」揭露中共以「鄉建鄉創」的統戰手法,對台灣基層進行統戰,對此,黑熊學院院長沈伯洋表示,中共對台統戰實際上有點類似於「老鼠會」,先是透過社團組織、地方及中共代理人建立聯繫,再透過這些代理人散播不實資訊,做進一步選舉操作。

據央廣報導,文史工作室「暗坑文化工作室」日前揭露,中國福建省委正透過「鄉建鄉創」活動,對台灣基層進行統戰。同時也羅列了「2023第2屆海峽鄉建鄉創獎」獲獎單位與其所在的地區,包括包含外島的咖啡店、桃園的有機書店、南投文創公司、嘉義戲院、台南建築事務所、花蓮農業產生合作社等。

此外還有大葉大學、文化大學、大同大學等大專學校,並列出該獎項的評審辦法,點出第9條代表有台灣文化主體性不可申報、18條則是得獎者成為大內宣與大外宣工具等。

「暗坑文化」批評這絕非交流,而是赤裸裸的統戰工具,認為以「鄉建鄉創」的統戰手法遠比以宮廟為媒介來的更危險,因為這些地方工作者,幾乎都是地方上有影響力的意見領袖,收買這些人,等於從台灣的基層開始進行統戰滲透。

報導稱,國發會得知後已經針對相關事件進行釐清,並表示「海峽鄉建鄉創」活動透過小鎮文創公司為窗口,聯繫及邀請台灣地方團隊以「交流」為名參與活動、事先透過網路進行申請,獲選團隊可獲得獎盃及宣傳機會,經查閱活動相關徵件資訊,初步研判活動未涉及中方補助資金。

但國發會也強調,絕不支持任何團隊參與中共統戰活動,地方創生不應成為統戰看板,未來凡涉及參與中共統戰活動,國發會將依相關規定重新檢討獲獎、補助資格。

關注中國認知戰與資訊戰的黑熊學院院長沈伯洋則在臉書上特別藉此事件分析中共統戰的連結模式,提醒各界注意這些「統戰破口」。他形容中共對台統戰的連結模式,方式上類似於上線招募下線的「老鼠會」,也就是從個人或組織出發,再往下進行連結。

他指出,中共先是與藝人、村里長、協會、頭人、主辦單位、組織型黑道、教授、立委等代理人建立聯繫,先把這部分顧好之後,再與歌迷、影迷、村里民、各地居民、參賽者、地方青年、學生、偏鄉等民眾產生連結,先拿來做KPI(關鍵績效指標),再慢慢從裡面找統戰樣板。

他以里長為例,帶了一堆里民去參加統戰旅遊團,中共重點不是先去影響里民,而是綁住帶團的里長。里長利益被綁住之後,再藉由這個線去影響里民。

沈伯洋表示,中共的做法是『溫水煮青蛙』,不是直接透過統戰團影響里民,而是統戰旅遊團綁住裡長之後,再利用里長散播不實資訊或『陰謀論』,做選舉操作等。

他舉之前查過的案例,台灣某單位主辦書法比賽,中共繞道給予資金,參賽者並不是直接被統戰,但該主辦單位就是中共想綁住的目標。當主辦單位開始依賴中國資金之後,往後比賽的標準和內容就會慢慢被「帶走」。

沈伯洋說,當他們被綁住之後,就會開始影響台灣其他人,當越來越多人慢慢被帶過去之後,就會開始出現問題。近期大家討論的案例,代理人應該已被洗了十年以上,比里長還久,所以被吸引過去的,「即使是間接的,我看也不會太少」。

沈伯洋強調,若不去擋住上線的代理人,而只去擋下線的民眾都太慢了,中共的兩岸融合策略「三中一青」(即中小企業、中低收入、中南部及青年世代)雖然已經結束,但惡果卻在浮現,而且最嚴重的還不是這些,只是不方便公開。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