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的中國機場處處能見到很多成群結隊的外國遊客,而現在極少看見外國人了。(圖片來源:STR/AFP/Getty Images)
疫情過後中國旅遊態勢發生了巨大轉變,今年第一季中國旅行社接待的入境的國際旅客人次只有5.2萬,比2019年第一季疫情爆發前的370萬人次,暴跌了99%。而且就是這5.2萬人中有一半來自港澳臺,真正來自歐美的旅遊團幾乎絕跡了。
中國海外遊客暴跌99%
8月3日,《華爾街日報》記者在一篇新聞報導中指出,在北京取消清零政策並重新開放邊境半年後,幾乎沒有國際遊客來中國。從中國全國範圍看,今年第一季度旅行社入境旅遊接待人次僅為5.2萬(這是可獲得的最新全國數據),2019年第一季度則為370萬人。這是中國與西方漸行漸遠的又一跡象,可能會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造成負面影響。
半官方組織中國旅遊協會智慧旅遊分會會長肖潛輝5月在一次演講中表示,來自歐洲、美國、日本和韓國的遊客數量都在大幅下降。
中國中部的張家界國家公園是電影《阿凡達》「空中浮島」的拍攝地,張家界的岩層奇特,為熱門景點,但是今年到5月中旬為止,海外遊客僅有25,600人次,比起2019年前5個月的海外遊客人數為50萬人次,暴跌95%。
對比其他國家,2023年上半年5個市場復甦水平已超出2019年,為柬埔寨、印度、寮國、泰國和新加坡,分別增長338%、236%、117%、108.4%和107.4%。美國和澳大利亞兩個市場接近2019年的水平,分別增長95%和92%。此外,韓國、英國、德國和法國等市場良好復甦。
2022年4月,疫情期間的上海機場。(圖片來源:網路)
中國已成為與世隔絕的危險地帶
從外國飛抵中國的航班數量很少,使得中國的航空公司無法恢復到疫情前的服務水平。但中國和海外旅遊專家表示,由於中國與西方關係惡化,外國遊客不願前往中國,是否訪中考慮再三。
波士頓商業顧問凱利表示,15年前,他曾經騎自行車環遊中國南方風景如畫的山城桂林,留下美好的回憶,後來他2次旅遊中國,但是現在他沒有興趣再去中國。
「我想回到以前熟悉的中國嗎?會!但現在,中國把自己形塑為反西方、返美國的國度,這讓我非常不安。」凱利指出。
過去,賓州的友好星球旅遊公司每年組團客1,500名前往中國旅遊,創辦人兼總裁高曼(Peggy Goldman)表示,自疫情爆發以來,該公司還沒有收到過任何游中的申請。
德州奧斯汀的旅遊科技公司的數據顯示,2023年上半年從北美到中國的旅遊人次只有2019年同期的40%。2019年,Mondee通過旅行社和其他中介機構銷售中國旅遊團,約50萬旅客從北美飛往中國,約佔當年從北美飛往中國的所有航空旅行的20%。
為美企在海外經商提供諮詢服務的哈里斯·布裡肯律師事務所創始人丹·哈里斯說,企業高管仍詢問前往中國的出差旅行,但許多民眾現在關注的是風險,而過去,他們想知道是如何加快簽證速度。
「公司非常非常關心去中國的員工會出什麼意外,普通美國人當然更關心自身安危,除非迫不得已,美國人不會去中國。」哈里斯強調。
過去,哈里斯經常去北京工作,並在青島逗留,買啤酒和海鮮,但是近年來,他公開批評中共政府後,本人不再前往中國。
駐華外籍人士紛紛離開中國
不僅是歐美主流國家的人對中國失去興趣,就連在中國居住多年的外國人也紛紛離開中國。而他們在前幾年充當了中國社會與各自祖國之間的橋樑,許多人邀請家人和朋友來中國觀光。
37歲的投資顧問亞歷山大·西拉科夫2022年8月從上海搬回祖國保加利亞。他說,他的外籍朋友圈子裡的大多數人也都離開了,包括住在他大院裡的10個外籍家庭中的8個。
亞歷山大說,「人們現在認為中國非常遙遠,而且有些疏遠。」
上海是大多數外國公司總部的所在地,在2022年之前,中國四分之一的外籍人口居住在上海。根據2021年公布的人口普查數據,上海有大約16.4萬外國人,分散在多個行業工作,涵蓋了科技、金融和教育等行業。自2022年3月下旬以來,上海遭受為期兩個月的嚴格封鎖,導致上海人口大量外流。
稍早前的6月,中國社交媒體上流出的一段視頻顯示,一名中國男子站在冷冷清清的上海復興路上,指著馬路兩邊空蕩蕩的樓房說,世界500強外派職業經理人大批撤離,導致上海豪宅租金暴跌。這名男子說:「以前永康路,這裡全是外國人,一條路滿滿的。現在沒一個外國人,全是中國人。外國人都走光了。」
遊客稀少 也導致歐美對中國的投資減少
前來中國的海外遊客和商務人士減少,同時意味著外國人親眼目睹中國情況和與當地人交流的機會減少,而這是緩解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一個重要因素。
研究公司榮鼎集團研究員維茲克(Mark Witzke)對政府數據的分析顯示,第一季流入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暴跌8成,只有200億美元,而去年第一季為1000億美元。
外國投資和入境人數狂減之際,中國經濟持續下滑,房市暴跌,青年失業率不斷創歷史新高,而對收入和就業前景抱有信心的人越來越少,與今年第一季相比,第二季中國經濟幾乎沒有增長。
中國《反間諜法》令外國投資者望而卻步
美中冷戰已然開打,中共新修訂的《反間諜法》於從今年7月1日起生效,內容擴大對違反國家安全標準的解讀,並增加了政府搜查、扣押和實施個人入出境禁令的權力,令外國人深感不安。
美國國務院6月底發布三級旅行預警,警告美國公民對於是否旅遊中國須三思後行,因為中國存在「任意執法的問題」,包括出境禁令和抓錯人的可能性。
在措辭含糊的立法生效之前,外國駐華公司已面臨來多番審查。今年3月,中國警方拘留了總部位於紐約的企業情報公司Mintz的5名當地員工,並關閉了其在北京的辦事處。外交部指責該公司從事「非法經營活動」。此後,當局突擊搜查了凱盛諮詢公司的辦公室,並對貝恩公司的員工進行了詢問。
中國外交部3月下旬表示,當局還以「涉嫌從事違反刑法、反間諜法的間諜活動」為由,拘留了日本製藥商安斯泰來的一名員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誓言,日本政府將持續的要求北京政權釋放其公民。
中共國家安全部7月31日首發微信文章,稱反間諜法的有效實施,需要「人民群眾廣泛參與」,全民抓間諜,鼓勵相互監視舉報。這就意味著旅居海外的華人回中國時,言行可能遭到舉報。
臺灣政府資助的國防安全研究院高級分析師蘇紫雲表示,「中共正在利用外部間諜的威脅來煽動民族主義,促使公眾效忠政權。」「其所謂的國家安全,應該理解為中共的政治安全。」
蘇紫雲表示,《反間諜法》的擴大最終會反噬中共,「由於中共在國際上的政治環境被不斷孤立,加上國內經濟環境不景氣,中共高層正在尋求向外國公司加大在華投資的可能,以幫助中國經濟復甦。而《反間諜法》的擴大缺直接傷害國際公司的權益。」
2021年6月17日,在上海中共一大紀念館裡,參觀者的背後是一副習近平的巨幅照片。(圖片來源:Andrea Verdelli/Getty Images)
習近平的「講好中國故事」又爛尾了
「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是習近平10年前提出的一個外宣口號。習近平在去年10月召開的中共二十大報告上再次指出,加快構建中國話語和中國敘事體系,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除了習近平,中共高層也在眾多場合都提出這個口號。今年5月,中共新任駐美國大使謝鋒履新後發布公開信,信中稱,當前中美關係遭遇嚴重困難,面臨嚴峻挑戰,希望同學們發揮融貫中西的優勢,講好中國故事,向身邊的美國朋友介紹一個真實的中國。
在美中國留學生界立建對媒體表示,「很多留學生也明白所謂的講好中國故事,就是為中共在世界上製造一個巨大的謊言,美化中共暴政。而中共捆綁人民,向全世界混淆視聽、模糊概念,讓人黨和國不分,這非常非常可恥。」
美國喬治城大學教授瀋大偉(David Shambaugh)2017年評估,中國每年砸約100億美元「講故事」。
美國非營利組織「自由之家」高級研究員庫克(Sarah Cook)指出,2017至2020年間,「(中國)塑造媒體內容和在全球的論述的努力戲劇性地擴張,影響各地區和語言」。她2020年推算,中國每年花費數億美元在海外「講故事」。2022年,自由之家估計達到數十億美元。
習近平的邏輯很怪,其治國思路,不自洽且有深刻的矛盾。一方面新版的《反間諜法》,拓寬了間諜行為的認定範圍,似乎在暗示入境中國的外國人或者涉外人士都有間諜的嫌疑,無非是刻意製造對外國的敵對情緒,培養民間的仇外意識。另一方面,多年來,中共的各個部門和機構,花費了大量的人力與物力來從事「講好故事」這方面的工作。
不論中共用什麼技巧去做大外宣,都很難改變中共假惡鬥的本質,自然也難以達到預期的外宣效果。習近平在2013年提出的「講好中國故事」的運動,10年後又成為一個爛尾工程,大力對外宣傳闡釋其「中國夢」同樣成為「黃粱一夢」。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