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瀾滄江大壩在乾旱期或惡化東南亞經濟

【看中國2023年8月5日訊】嚴重的乾旱加上中國大壩堵住湄公河,而目前北京正在努力滿足其電力需求,這意味著這條世界上最壯闊河流之一今年夏天可能面臨嚴重的水資源短缺。

由於灌溉問題和湄公河輸送的營養豐富的沉積物減少,農作物產量將會降低, 而這將直接帶來糧食不安全問題。

專家表示,水流量的減少對下游東南亞國家的經濟產生間接影響。他們表示,湄公河地區糧食減產將推高糧食價格並導致飢餓加劇,並且降低工人生產力。

「氣候指標表明湄公河正在發生嚴重乾旱,」華盛頓智庫史汀生中心(Stimson Center)東南亞項目高級研究員兼主任布萊恩·艾勒(Brian Eyler)說。

湄公河是亞洲第三大跨境河流,從中國經六個國家綿延近5000公里,是數百萬人的主要或次要食物來源。湄公河在中國境內的上游河段被稱為瀾滄江

據上個月介紹河流狀況評估的史汀生中心的專家稱,今年夏天的厄爾尼諾氣候模式預計將使降水減少,導致嚴重乾旱並大幅降低湄公河的水位。

中國利用橫跨湄公河上游的11座大壩的方式預計將使這種情況加劇。

中國「在雨季從河裡取水,然後在旱季放回去用於水力發電,」 艾勒說。「這加劇了目前正在出現的乾旱狀況。」

他補充說,中國「需要認識到在雨季的水流量需要保持強勁,但迄今為止中國否認這一點。」

艾勒說,多年來中國一直在重複這種模式。2020年,中國的大壩「儘可能多地取水」,並從湄公河中截留了10%的水,從而減少了雨季下游河流的流量。

湄公河委員會秘書處首席執行官阿努拉克·迪提空(Anoulak Kittikhoun)說,湄公河委員會是一個政府間組織,旨在促進柬埔寨、寮國、泰國和越南之間在管理湄公河沿岸水資源方面的合作,該委員會已邀請了中國加入。

「我們已經向中國和緬甸開放加入該委員會很長時間了,」 但「他們仍不想加入,」阿努拉克說。「他們稱自己一直越來越合作。」

阿努拉克說,這兩國自1996年以來一直是對話夥伴,併進行過討論、聯合研究、技術研討會和人員交流,「以增加上游和下游國家之間的瞭解」。

不過,他補充說,「在河流管理方面,大多數上游國家往往與下游國家有不同的觀點。如果我們談論義務或法律,那將會是另一種觀點。」

中國最大的兩座水壩是小灣和糯扎渡,都位於雲南省的西南部,其水量超過了艾勒共同領導的湄公河大壩監測系統追蹤的53座大壩。整個湄公河沿岸有430座水壩,其中11座在中國。

在6月至11月的雨季中降雨充足時,河流便會變寬並且流速加快。而在12月至5月的旱季河流便會收縮。

當發生乾旱時,中國的瀾滄江水壩阻塞河流會使下游的情況惡化,給柬埔寨、寮國、泰國和依賴河流進行農業和漁業的越南等國家的近6000萬人造成糧食不安全。

「如果出現糧食安全危機,那麼該行業和勞動力都會受到影響,」艾勒說。「如果餐桌上沒有食物,那麼你就無法實現經濟增長。水安全是一回事,但水是這些國家糧食安全的基礎。如果人們在挨餓,那麼經濟增長的機會能有多大?」

自新冠疫情以來,一些東南亞國家成為目前替代中國供應鏈網路的一個有吸引力的地點,這為這些國家帶來了一些經濟增長。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