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干預台灣大選出新招 以退為進隱蔽弔詭(圖)
台灣2024總統大選即將登場,中共再出新招介選。(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7月5日訊】(看中國記者蔡思雲綜合報導)台灣2024總統大選即將登場,中共再出新招介選。分析人士指出,中共這次採用了「降低干擾」的方式,這是一種以退為進、隱蔽弔詭的新手法,將對台灣形成一種新的挑戰。
台灣自1996年首度舉行總統直選以來,已經歷了7次總統大選。這讓台灣邁入民主國家行列,也證明了台灣與中國是不同的政治實體。早期,中共試圖利用導彈威脅來影響台灣選舉,後來演變成「以商逼政」,近來干預手段不斷「進化」。
中共的3種干擾模式
據《美國之音》報導,台灣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劉正山受訪時表示,中國對台灣大選的干擾可能採取三種模式,第一種是透過媒體擴大「疑美論」。他表示,台灣向來對美國沒有排斥感,但自從去年佩洛西訪台之後,中共舉行圍台軍演讓台灣的氣氛頓時變得緊張起來。它正好藉此機會擴大「疑美」的輿論,一方面抑制台獨,另一方面抑制美國的影響力。
第二種屬於心戰層面,就是在台灣民間強化民進黨是兩岸軍事升溫,造成台海緊張的麻煩製造者的印象。劉正山表示,並非只有中國會這樣想,台灣的在野黨也可能這麼想,所以中國將這兩者混淆在一起,變成影響台灣選舉的一個重要干擾手法。
第三種是在戰略程度上降低對台灣的干擾,「讓台灣人自己去戰自己」。過去每次選舉,中共都加大恫嚇台灣的力度,結果反而變成幫民進黨「助選」。今年中共吸取了教訓,很有可能透過降低干擾,而不是刻意拉高聲勢來影響選舉。劉正山認為,這是很隱微的方式,看起來有點弔詭,卻有跡可循。
此外,中共也對台灣農民釋放友好訊息,儘管這個「友好」不一定是真「友好」,而是帶有附帶條件的,但確實讓一些台灣人感受到中國的善意。比如國台辦6月20日宣布恢復台灣鳳梨、釋迦輸入,對果農而言是個好消息。劉正山指出,接下來,中國應該會陸續發布各行各業友善交流的訊號,這足以影響台灣不同群體的投票意向。
柯文哲聲勢上漲
台灣教授協會會長陳俐甫表示,中共慣用統戰伎倆,透過政黨與階級矛盾,聯合次要敵人打擊主要敵人。這一套放在台灣的選舉也一樣,它會吸收親統黨派以及擴大反對民進黨的人,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民眾黨。陳俐甫認為,民眾黨是反民進黨的,而且對中國在利益上主張和平,是可以擴大影響力的重要合作對象,也是中共干擾台灣選舉的新手法。
台灣電視台TVBS近期公布的一份民調顯示,柯文哲的支持度居冠,尤其擄獲年輕族群的心。雖然隨後其他民調顯示賴清德重回第一,但柯文哲的聲量上升已引發國民黨和民進黨支持者的憂慮。
陳俐甫表示,柯文哲跟中共沒有歷史恩怨,又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如果他願意跟中國交換利益,對台灣社會的滲透和影響力遠勝國民黨,因為他可以讓台灣年輕人對中國失去戒心。華府兩岸專家葛來儀也曾說過,北京傾向支持曾在雙城論壇往來過的柯文哲,而柯也自稱是最能夠與美、中兩邊溝通的人。
中共逼迫賴清德
陳俐甫指出,中共先把賴清德與民進黨框成「台獨」,然後希望透過美國告誡不支持「台獨」,讓台灣民眾認為美國反對民進黨和賴清德,因而不投票給賴清德,這有助於民眾黨和國民黨一起對付民進黨。
陳俐甫表示,中共在另一方面逼迫賴清德在未來半年的選舉方向不溢出或偏離中國想要的架構,因為如果賴清德澄清絕對不改國號、不修憲,或不用台灣之名去接受新的國際關係的建交,就等於實質上框住了民進黨若再次執政的外交方向。這也意味著中國在未來的4年甚至8年間,將不需要對台灣是否會改變外交策略做過多的防守。
台灣推出檢舉獎金防介選
為防境外勢力介選,中華民國法務部日前修訂《鼓勵檢舉妨害選舉案件要點》,明文增列檢舉境外勢力、賭盤介入選舉「破案獎金」。其中選舉賭盤檢舉獎金最高爲500萬元,境外勢力檢舉獎金則爲2000萬元。
未來只要被認定是受中共等境外敵對勢力、大陸及港澳地區實質控制的團體在台發展組織,以非法方式意圖影響選舉,或受指示及資助政治獻金、助選、賄選等,民衆檢舉一旦破案,即可領取獎金。
針對國民黨立委質疑此做法含有政治目的,民進黨立院黨團幹事長劉世芳認爲,台灣是民主法治社會,檢舉獎金如此高,無非是提醒有賄選企圖心的人要防範有人會來檢舉;如果不違反賄選、介選或《國安法》和《反滲透法》,就不用擔心。
國安會祕書長顧立雄今年3月曾警告:「近年來,中共對台發動的認知與資訊操控越演越烈。台灣即將進入總統及立委大選階段,合理預期北京將發動更大規模的影響力操作,以干預我國選舉。」
顧立雄說,面對此威脅,政府戒慎以對。台灣的戰略目標是維護台海和平穩定,維護國人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繁榮的生活方式,保有自我選擇的權力。
《路透社》上月披露,台灣的一份國安內部報告顯示,在台灣政府高度關注可能收受中國好處的名單中名列前位的,包括支持統一的小型政黨、地方民代及與中國進行交流活動的寺廟等。另一份報告指出,北京也可能爲參與選戰活動的台灣人士提供免費中國旅遊的機會,如區長、村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