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聘會(圖片來源:TAO ZHANG)
【看中國2023年7月5日訊】中國網路近期出現「35歲魔咒」一詞,民眾藉此表達對職場瓶頸的不滿。而35歲以上的青年人遭遇年齡歧視,不但找不到穩定的工作,更難以結婚生子。中國為什麼會出現「35歲魔咒」的現象呢?
中國新冠封控政策結束後,經濟復甦、恢復往日平靜生活成為公眾的期望。然而,封控政策雖然解除,但半年多來的經濟狀況卻持續疲軟,不僅消費需求不足、房市景氣不佳,地方政府更是身陷債務危機。與此同時,青年人的失業率達到5年來的新高。根據官方今年4月公布的數據,有高達20.4%的16歲至24歲求職者處於失業狀態。
另一方面,中國求職市場中的「35歲魔咒」現象也受輿論關注。許多企業在征才時,往往規定只招募35歲以下的應聘者,「35歲」彷彿成了魔咒數字,成為他們投身勞動市場的無形限制。而就業不穩定的狀況,更進一步導致中國的年輕人難以成家立業。
當加班成為常態中國的年齡歧視日趨惡化
在中國生活的39歲青年Emma接受本臺採訪時告訴記者:「過去10年,其實大陸的網際網路行業發展很快。但是,網際網路行業往往又是重度加班的行業,所以他們對年齡大的人非常非常歧視。包括10年前開始變得財大氣粗的企業,像是華為,我記得我剛剛工作沒多久的時候,華為就會定期把年齡較大的員工裁掉。」
Emma表示,自2017、2018年起,中國經濟發展出現停滯,此後便開始有「35歲魔咒」現象的出現:「在那時候,就業市場的年齡歧視就慢慢開始變得很尖銳,各種隱形的歧視,譬如說會考慮你是不是要去結婚、生孩子。」
年齡歧視使中國年輕人不敢離職
在中國國企文化單位工作的34歲陳先生則告訴記者,因為怕重新求職遇到年齡歧視,所以即使他不喜歡現在的工作卻也不敢離職:「我的這份工作維持了5年,這5年裡也不是沒想過要跳槽,但一方面中間因為疫情,導致就業形勢變差,不敢輕易挪動;另一方面也漸漸到了35歲的門檻,怕到了就業市場沒有競爭力。因為我看到,公司在招聘新員工的時候基本上都喜歡那些新畢業或者剛工作幾年的年輕人。我身邊許多朋友都是類似的狀況。」
陳先生還告訴記者,35歲還是考取公務員的年齡門檻,因此一過了這個年齡,求職者在勞動力市場就會迅速貶值:「為什麼35歲是一個坎?因為在中國,35歲以前代表你可以去考公務員,考進體制內。作為就業者,他可能會有一種‘干不下去就去考編’的退路,雖然不一定是想考就能考上。過了35歲這條退路沒了,他在就業市場上馬上就掉價了。企業也明白,所以各種壓價。我有朋友在這個年紀出去外面面試,薪酬直接砍半。」
陳先生分析,就他所在的文化產業,企業更偏好錄取體力好的年輕人,而不重視30多歲人士的經驗價值:「就我所在的行業而言,目前還是處於勞動密集型的階段,35歲的成熟人才所積累的專業知識和管理經驗根本不受重視,大部分工作只需要堆積勞動時間就可以完成。所以,企業當然傾向於錄用那些剛入職場的年輕人,他們可以付出更多的勞動時間。」
陳先生指出,工作不穩定的狀況也成為了同齡人成家立業的阻礙:「工作不穩定代表了收入不穩定,收入不穩定,對未來的預期也就變差。所以,結婚生子就提不上日程。」
擔心年齡成為職涯阻礙中國青年赴美求職
在美國西雅圖唸書的25歲王女士也告訴記者,因為擔心中國的年齡歧視會影響工作發展,使她決定留美求職:「當我大學畢業的時候,雖然那時候只有22歲,但我已經聽說過很多(中國)年齡歧視的故事。比如說在網際網路企業,會出現35歲以上‘被優化’,也就是裁員;還有我當時本來想報考公務員和政府機構,但有些崗位會明確說明年齡要求,比如不能超過25、30歲。特別是作為一個女性,我感到年齡歧視問題更為嚴重。因為不想被這種年齡歧視束縛,想有更健康的職場環境,所以我選擇來美國留學、求職。"
王女士認為,中國當前經濟疲軟導致就業情勢不佳,以及勞動法的不健全,都導致年齡歧視的產生:「作為人口大國,中國的勞動力供過於求。特別是疫情期間,經濟發展遲緩,對勞動力的需求變少。這種供需關係導致了用人方面對勞動力缺乏基本的尊重,淘汰掉35歲以上的人也有源源不斷的年輕人可以加入。此外,我認為中國的勞動法的不健全導致僱員缺乏合法渠道去維護自身權益,在遭到歧視的時候往往只能忍氣吞聲,助長這種年齡歧視的風氣。」
中國35歲青年被企業告知「沒有年齡競爭力」
在浙江杭州工作的37歲葛先生則告訴本臺,他在2021年曾被裁員,因為年齡問題,他當時經歷了一段困難的求職過程:「21年底,我是有一段失業經歷的,那時候還是疫情開始封控的時候。我在求職面臨的問題,第一是我的年齡是沒有競爭力。HR(人資)直接說,在求職過程中,我的年齡是偏大的。第二,HR也不避諱直接問我經濟情況,有沒有房貸、家庭生活會不會牽扯經歷。」
葛先生指出,因為疫情,中國企業普遍不舉辦線下招聘,但是在線上求職平臺卻存在許多不實信息,導致求職難上加難:「我求職過程當中,很多崗位其實已經照招聘2、3年了,它其實是一個虛假的崗位。這些網際網路平臺為了營利,所以關於虛假招聘、招聘暴力,平臺方其實沒有人力、精力去做的,社會誠信有很大的問題。」
中國企業偏好雇佣「新鮮人」:年輕、耐勞、好管理
普遍而言,35歲的年輕人往往相比有更多工作經驗,但為什麼中國企業反倒更偏好雇佣「新鮮人」呢?中國勞工觀察組織的調查員華海峰在接受本臺採訪時告訴記者,中國企業偏好錄用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是因為這些人薪資低,並且更好管理。
華海峰以中國廣大的製造業為例談到,很多35歲的青年已經成家,對於薪資以及生活水平的要求更高:「(35歲以上的青年)可能薪資需求滿足不了他們,而且年輕人更便於管理,因為他們對社會的經驗沒那麼豐富。所以對製造業來說,普通的崗位更傾向於錄用年輕人。」
華海峰也表示,「35歲魔咒」現象的出現也跟中國當前經濟不景氣有關:「前些年當然也會有這方面的問題,但沒有現在這麼明顯,因為之前工作岡位比較多、對人力的需求也比較大,企業對人力沒有太多的挑選、限制。近幾年崗位缺少,這種情況就會越來越明顯。」
針對中國職場的「35歲魔咒」問題,獨立經濟學者秦偉平也認為,35歲後,許多人成家立業,需要更穩定的收入保障。而對中國企業而言,他們便是一種經營成本的上升:「從企業降低運營成本的角度,他們公開、半公開、默認優先招聘35歲以下的年輕人;另一方面,35歲以下的年輕人比較容易管理,因為他們缺乏社會經驗,更容易被企業強制加班。」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