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第10度軍售台灣 專家:可提高應對共軍持久戰力(圖)


美國宣布了新一波對台軍售,包含高爆彈、穿甲彈等,可強化台灣的防衛韌性。(示意圖/圖片來源:美國空軍)

【看中國2023年7月1日訊】(看中國記者蔡思雲綜合報導)美國6月29日宣布了新一波對台軍售,以後勤彈藥為主。中華民國總統府感謝美國政府依照「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提供台灣防衛性武器,持續落實對台灣的安全承諾。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所長蘇紫雲表示,從軍售類型可以看出美國快速增加國軍的戰備庫存,以及提高台灣應對中國威脅的持久戰力。

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DSCA)發布聲明指出,美國國務院已批准向駐美代表處銷售兩批軍售案,其中一件價值3億3220萬美元(約新台幣138億元),包括30毫米高爆燃燒曳光彈、多功能彈藥及訓練彈等;另一件價值1億800萬美元,包括輪式車輛、武器及其他相關元件的備用與維修零件。

這是拜登2021年1月上任以來的第10度對台軍售,也是今年的第2次軍售案。

台總統府發言人林聿禪表示,總統府感謝美國政府依照「台灣關係法」及「六項保證」,提供台灣防衛性武器,持續落實對台灣的安全承諾,也充分展現美國政府對台灣國防需求的高度重視。

林聿禪表示,這次是拜登政府任內第10度宣布對台軍售。此次軍售項目「30公厘機砲彈藥」案包含高爆彈、穿甲彈及練習彈等3項彈藥,為囤儲戰備彈藥所需,並可強化台灣的防衛韌性,以維持區域穩定基礎。

她說,台灣將會持續展現自我防衛的決心、堅定強化全民國防戰力,守護國家安全與利益;並持續與理念相近國家合作,確保台海及印太區域和平穩定與繁榮發展。

美軍售增加台戰備庫存 提升持久戰力

《自由時報》報導,綜觀拜登政府的10次對台軍售,多屬於彈藥、後勤裝備類型。對此,國防院國防戰略與資源所長蘇紫雲表示,從軍售類型可以看出美國快速增加國軍的戰備庫存,以及提高台灣應對中國威脅的持久戰力。

拜登政府於2021年8月首次對台軍售,宣布售台40門M109A6自走砲,但由於產線排擠延遲籌獲期程,國防部取消此案並增購海馬斯多管火箭。這也是拜登任內唯一一次宣布「載台」類的軍售,此後多為精準武器、彈藥以及後勤維修零件、服務等。

台灣國防院副研究員舒孝煌指出,CM34雲豹甲車所使用的30公厘機砲,是國軍地面部隊小口徑武器的火力來源,可以填補國軍從戰車砲至50機槍的「火力空白」地帶,而此次軍售台灣「30公厘機砲彈藥」,也顯示美方希望台灣增加彈藥庫存。

至於「車兵材零附件2號訂單」,舒孝煌表示,國軍現在的重型軍車來源多元,此筆軍售對於維持國軍美製軍車的後勤能力非常重要,因為只有維持軍車的機動能力,才能提供足夠的反擊能力。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