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對北京而言 分裂的台灣更容易操控(圖)


2024總統大選臨近,北京對台認知作戰力度增強。(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5月29日讯】(看中國記者李佳琪綜合報導)隨著臺灣2024大選臨近,臺灣社會的分歧及對國家未來的看法各有不同。美國智庫布魯金斯研究所資深研究員何瑞恩28日提醒說,北京當局過去一直試圖催化臺灣內部分裂。對北京而言,一個分裂的臺灣比一個團結的臺灣更容易操控。

何瑞恩28日在臺灣《自由時報》撰文表示,近期他和同僚卜睿哲(Richard Bush)及葛來儀(Bonnie Glaser)在共同著作《美臺關係:中國的挑戰是否會引發一場危機?》(U.S.-Taiwan Relations:Will China』s Challenge Lead to aCrisis?)中寫道:「北京希望促使臺灣人接受與中國統一是不可避免的,生活在一個民主分裂、國際孤立的社會之中並不可取。」

他認為,隨著2024大選臨近,北京接下來會進一步在臺灣發動認知作戰。在中共軍事恫嚇持續的同時,未來幾個月,有關臺灣未來的真正考驗將在政治層面顯現。但他也說,這將為臺灣的總統參選人帶來一個機會,可以在打造政治共識空間上展現領導力。換言之,某些議題將不受黨派利益的影響。

何瑞恩並在文中指出,臺灣社會亟待解決的多項議題,包括欠缺滿足社會需求的資源;建立強大的防衛能力,以抵禦與日俱增的威脅;改善社會關懷制度,以因應快速老化的社會;以及為下一代創造契機,讓他們能在迅速變動的經濟環境中貢獻一己之力。

他還提到臺灣國防支出幾乎沒有變動,對政府總預算的佔比維持在10%左右。也就是說,在藍綠陣營輪替執政下,儘管中國近數十年來的國防支出已躍升十倍,但臺灣的國防支出在政府預算中所佔份額仍維持原樣。

何瑞恩說,如果臺灣不重視負責保家衛國的國軍,全球其他領袖恐怕也會低估臺灣遭受入侵的威脅,降低採取行動提升嚇阻力道的急迫性。他建議,下一屆政府應該優先儲備關鍵物資。在當前處境下,臺灣面臨隔絕或封鎖的風險,而且臺灣缺乏暫時與外部世界中斷聯繫的充足糧食、能源和藥品儲備,這正是臺灣眼前最嚴峻的風險。

談到兩岸關係,何瑞恩指出,如果臺灣接下來的領導者能夠在原則上同意臺灣與中國關係的任何調整,都必須奠基於憲法修正案生效,臺灣也將獲得另一層保護。這樣的共識將確保臺灣選民有管道對兩岸關係性質的任何變動表達意見。臺灣的領袖人物也可以對臺灣選舉過程中的任何外來干預說不。鑑於臺灣內部目前對中國的態度,任何參選人若被認為有北京在背後撐腰,將不會產生加分效果。

何瑞恩說,在即將到來的選舉季,臺灣的領袖人物可以從美國的痛苦中汲取教訓,也可以把握機會建立政治共識空間。如果臺灣的總統參選人能夠在前述議題中取得共識,就可以對中國傳達一個強而有力的訊號,臺灣也能夠更團結。

國安會秘書長顧立雄在接受網路節目「新聞不芹菜」專訪時也指出,北京當局不斷嘗試對臺灣大選進行影響力操作,「這是無可置疑的」,中國意圖讓親中政權勝選的認知作戰天天都在上演。同時也將一個事件透過相關內容農場予以誇大,再透過協力者進行扭曲宣傳。

顧立雄透露,臺灣每天要承受將近500萬次網路攻擊,「大部分從中國來」;對於中國短影音平臺抖音產生的影響,顧立雄說,公務機關禁止使用抖音,但人民是否禁止則涉及言論自由與認知作戰平衡,論辯正反皆有。

顧立雄表示,民主自由有其脆弱面也有堅強面,脆弱面為言論自由空間大,錯假訊息易趁隙而入,但民主自由的生活方式讓臺灣夠堅強,臺灣民眾也不是所有人都會接受認知作戰。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