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奧克蘭之光 海外華人秉筆直書的勇氣(圖)

回憶敢於長期秉筆直書的老友老謝

作者:南太井蛙  2023-05-28 19:00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0
    小字

回憶敢於長期直言的老友老謝
老謝長期以來堅持獨立思考,秉筆直書,針貶時弊,直言不諱。(圖片來源:Adobe Stlck)

奧克蘭看中文報紙的華人讀者,應該都記得一位筆名「辛杯」的作者,過去二十多年裡,他寫了大量的詩歌與評論文章,發表在本地中文媒體「看中國」及國際中文網站。

說到「辛杯」何許人也?就不一定有很多讀者知道了。

「辛杯」原名謝德馨。生於1931年,卒於2022年,享年91歲。

2008年我負責編輯「文化沙龍」專欄,與謝德馨君因文結緣。那時他投來的大作已經文風潑辣,觀點鮮明。我將老謝來稿編入沙龍專欄在「華頁」刊出後,引起不少議論,從耳語漸漸演變成投訴。

有人說老謝太「反動」了,「影響」不好。對此我很不以為然。紐西蘭的語彙裡根本沒有「反動」這個單詞,況沙龍宗旨標榜「獨立思考,自由創作」,我實在找不到任何理由拒登老謝的文章。

後來沙龍這個理想主義的文化嬰兒先天不足,體質贏弱,啼聲初試便早夭了,我也與沙龍藝文同好陸續分道揚鑣。說來也奇怪,反而與老謝一直維繫著筆墨交情,互通音訊,時有過往,直至他去世,從未中斷。

我們交往的形式包括不定期舉行餐敘,一如陳維健先生所說的「同城買醉」式的「難友會」。

有共同經歷和共同語言的一班朋友,攜餐帶酒在某人家中相聚,或找一間雅靜的餐廳吃一頓午飯。吃飯時順便指定下次聚會的召集人,負責選址及通知各位。每次老謝擔任召集,總是在電話裡叮嚀再三「你一定要來哦!」

餘生也晚,幾乎是聚會中人最年輕的。他們經歷煉獄之苦時,我尚還年幼。老謝怎麼當上「右派」,妻子如何花二十多年才報上戶口……..都是在分享松子魚和爆炒腰花時一一得知。從書本上讀到歷史,跟從受難者口中聽取親述歷史感覺完全不同。我得以認識了一位位活生生的歷史見證者,老謝給我的印象尤為深刻難忘。

老謝出身江浙商賈之家,雖經政權易手,仍然真心實意為國效勞,想為新社會做一點事。反右運動鐵拳給了這個年輕的大學生第一次沈重打擊,從此改變了他整個人生。在生活資料完全受到嚴格控制的日子裡,忠厚的老謝逆來順受,拚命努力工作。直到文革再次受到第二次沈重打擊,老謝仍然勤懇勞動當了13年工人。直至1979年平反落實政策被評為「高級講師」,專事職工教育研究。儘管受過兩次政治運動的殘酷打擊,老謝仍然在與中國普通勞工共處的33年裡,彼此積聚了極其深厚感情,並以能將自己的知識服務予他們引以為榮。

老謝在紐西蘭生活了25年,當過義工、華文報紙專欄作家,還出過一本著作「中華新詩韻」。

他跟成千上萬在紐西蘭退休的華人長者一樣,享受著紐西蘭的純淨大自然與完善的社會福利保障服務。老謝對紐西蘭的親身體驗,並非僅以個人得益獲利多寡去權衡利弊。而是從制度、社會和文化上體察民主選舉與言論自由的優越性。並且行使民主制度賦予每一個公民的話語權,身體力行地充分利用寶貴的言論自由,獨立思考,明大是非,秉筆直書,針貶時弊,直言不諱。

老謝在中國大陸還有許多親友,也領取高額退休金,家住奧克蘭東區大馬路邊,在華社拋頭露面……這些都沒有成為他隱瞞個見和觀點立場的理由或藉口,他並不擔心經濟損失或個人安危,該怎麼寫就怎麼寫,好就說好,壞就說壞,絕不文過飾非,言不由衷。

與謝德馨為友十多載,共為藝文同好,精神夥伴,就「風骨」二字而言,我南太井蛙仰愧俯怍,自問遠不及他。

老謝作詩為文之餘,多年以來還編輯時事新聞評述以電郵分送全球親友,蒐集輯錄耗費了他大量精力和時間。但及時帶給我們大量精選訊息,得悉時事經緯、國際風雲。

對於我寄給他的文章,看得出老謝是一字不漏仔細讀過的。因為每有感想他必有電話與我深入討論。

失去又一良師益友,令我唏噓不已,哀慟難平。

遺憾的是.老謝離開這個美麗而令人留戀的世界時,沒能看到自噴薄欲出的太陽射穿黑暗照亮大地。

安息吧,老謝!

責任編輯: 申思茗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