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的新冠後遺症(圖)


2023年4月23日,上海佳能世界(圖片來源: Zhe Ji/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5月7日訊】世衛組織昨晚宣布新冠不再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昨晚11點多,所乘坐的飛機剛剛降落到首都機場,張文宏醫生就發了一條微博,表達了他的心情。

這種反應速度,或許會讓人以為張文宏經常發微博。其實相反,距離他上一次發微博,已經一年多了。

張文宏上次發微博,是去年3月24日。他談的主題是「新冠不可怕,但是仗很難打。」那是上海封城的前夕,很明顯,那之後他感受到極大的壓力,受到很多攻擊,後面就沒再發微博了。

這次看到世衛的聲明,張文宏第一時間發聲,不會是表達的衝動,而是深思熟慮之舉。他已經想過很多次,在適當的時候給過去的三年做一個「自己的總結」。而世衛的消息和他在首都機場看到的景象(沒有核酸等防疫手段),只是觸發他發言的情景而已。

但是,我也懷疑,這很可能是張文宏發的最後一條微博了。因為在這個重要時刻,他所發的這條微博,關閉了評論功能——他只是想向社會有所交代,不想再和公眾交流,也不想再看大家的聲音了——這就是張文宏的新冠後遺症‍‍

因為在過去三年尤其是最後一年,對他的攻擊實在太多,已經足夠讓一個熱心為公共問題發聲的人感到寒心。

前幾天有媒體採訪「失業記者送外賣」,用「口罩」這個詞來代替疫情,「失業後遇到口罩……」這不是幽默,而是在媒體上談論疫情,已經成為某種禁忌,就更不用說來反省我們究竟做錯了什麼,哪些地方本來可以做得更好。

張文宏的長微博面面俱到,基本上都是「正能量」。但是真正打動人的還是那一句「深感一切都沒有發生,一切都已經發生」。從他的位置上講,真的有一種恍惚。

其實不但「一切都已經發生」,更進一步,也是「一切都無可挽回」。失去的生命不可能再回來,而更讓人擔心的是,社會心理和機制的改變,會在此後很久影響到人們的生活。

疫情也深刻改變了張文宏本人。

疫情之前,他只是一個系主任級別的醫院中層,因為一次採訪他成為上海公衛領域的代言人。他試圖扮演好專業人員和大眾的溝通角色,科普(相當困難)和心理按摩(有很大反噬的危險),早期確實是成功的,而後來則步步驚心,直到不再公開露面。

後期張文宏實際上又退回到一個醫生的本位,只在內部會議上發言,而人們只能傳播他的音頻。在疫情最危險的時刻,一段冒充張文宏談話的音頻也在微信群流傳。

這意味著真正有價值的專家聲音,不得不進入「地下」。事實上也意味著張文宏所扮演的「相對獨立」的專家立場,走到了終點。

疫情的最後階段,屬於吳尊友梁萬年。他們更多是「官員」,而不是專業醫生(或者說更多承擔的是衛生官員的角色)。最終,我們收穫的是對「專家」的一致討伐,媒體甚至還發表過「為什麼人們不再相信專家」這樣的文章。

如果「公共衛生專家」的退場是疫情的「遺產」之一,不能不讓人痛心。等下一次的時候,我們還會有張文宏這樣的醫生嗎?或許只能希望,不再有下一次。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張3豐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