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武將頭盔上為什麼要插羽毛?(圖)


古代武將頭盔上為什麼要插羽毛?(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有句話叫「拿著雞毛當令箭」,或許正是受這句俗語的影響,往往現在有的人會想古代武將的頭盔上為什麼插著雞毛?實際上古代武官頭盔上的羽毛不是雞毛,而是一種鳥類的羽毛。

古代武官文官頭盔上都有羽毛

其實不只是武將的頭盔上有羽毛,文官的官帽上也有插羽毛的現象,比如清代的官員,他們的官帽上就有類似的羽毛,分為藍翎和花翎。

官員佩戴的帽頂叫頂戴,頂戴上插著的裝飾羽毛叫花翎,合起來就叫頂戴花翎,根據不同的羽毛,可以辨別官員的級別和地位。

清代官員的頂戴花翎,並非所有官員都有資格配戴,花翎是由皇帝特賜,只有對朝廷做出過重要功勞和貢獻的官員,才有資格獲得賞賜。

花翎的翎枝分為兩種,一種是藍翎用鶡鳥的羽毛染成藍色,一種是花翎採用的是孔雀羽。孔雀的羽毛上有一個個的圓圈圖案,稱之為眼,分為一眼二眼三眼,三眼的品級最高屬於王公貴族專屬的冠飾。藍翎一般賞賜給有功的武將,比如皇室的侍衛。

古代用鶡鳥的羽毛作為武將頭盔裝飾

早在戰國時期就有用鶡鳥的羽毛作為武將頭盔裝飾的禮制,清代武士的藍翎就是這種鶡羽,只不過染成了藍色,所以叫藍翎。

鶡鳥又叫褐雞或者褐馬雞,三國時期的曹植對這種鳥類是這樣描述的,他說「鶡之為禽猛氣,其鬥終無勝負,期於必死。」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鶡這種動物,好勇善鬥、悍不畏死,有英勇剛烈的品質,只要開始戰鬥就會至死方休。所以從戰國時代開始,君王就用鶡的羽毛作為武將的頭飾,以嘉獎其英勇,激勵他們忠勇無畏。

鶡鳥不僅是一種好勇善鬥、英勇剛烈的鳥類,它還長得非常帥氣、非常漂亮,看上去就是威風凜凜、英姿勃發的模樣,更重要的是鶡鳥還是一種很有家庭責任感的動物,它們實行的是一夫一妻制,雌鳥負責養育後代,雄鳥負責保衛家庭,當雌鳥孵蛋或者外出覓食的時候,雄鳥就會在巢穴周圍時刻警惕,一旦遇到危險,他就會用生命來捍衛鶡鳥母子的安全。

正因為鶡鳥有英勇剛烈、誓死保衛家園的優秀品質,所以才被古人崇拜,將它的羽毛作為武將功勛的象徵。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