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洛專訪】談習近平創造治理生態邏輯:從五(字)行到七行(視頻)


王維洛專訪(圖片來源:看中國)

【看中國2023年4月26日訊】 (看中國記者李靜汝採訪報導)據大陸媒體報導,今年中國發生的沙塵及沙塵暴天氣,頻次為近10年來同期最多。有大陸媒體總結,說今年的沙塵暴天氣特點呈現出起沙範圍大、覆蓋範圍廣、移動速度快、峰值污染重等特點。對於中國為什麼沙塵暴愈演愈烈,看中國記者就此採訪了旅居德國著名環保生態學專家王維洛博士。

習近平今年的大日子都是黃沙漫天

王維洛在採訪中首先總結了今年沙塵暴來的時間點並指出,今年沙塵暴來的時間都是中共、習近平的好日子。「3月5號全國人大召開,李克強做最後的一次政府工作報告。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裡面,他也談到了中國的生態環境有了很大的改善,其中什麼水怎麼樣好了,PM2.5下降了多少。他做完報告以後,環保部長正好來到了所謂的兩會的部長通報,回答記者問題。然後部長又重複了一遍,什麼習近平當了國家主席以後,兩個權力、兩個什麼維護等等,然後又說了一點中國的生態環境改善很好,PM2.5下降了多少,水質現在是多少是怎麼優良的……這時候人民大會堂外面就是黃沙漫天了。

到了3月10號選國家主席、軍委主席這一天,習近平全票當選國家主席、國家軍委主席。習近平他自己兩次都是自己投自己的票。他對自己很有自信。這時候人民大會堂外面又是黃沙漫天。

習近平當上國家主席以後,他第一個行程就是到俄國去和普京見面,談兩國的什麼戰略關係。19號這天他又回來了。回來這一天報紙上看不見習近平回來時中共領導人去迎接他,或者他下飛機,受到群眾的熱烈歡迎,訪俄取得偉大成果這樣的照片。為什麼呢?那天又是黃沙漫天。從3月19號到3月24號,這是一次比較大的沙塵暴天氣。

到了4月10號,11、12號這幾天,又是一個很重要的日子。中共在臺灣海峽練習,礪劍行動啊,反對蔡英文和美國的眾議員議長見面,然後這段時間有很多的什麼歐洲領導人來拜訪中國……怎麼說呢?外國來北京朝見吧,那都是好日子。但是有點不大好意思,最後習近平自己陪著馬克龍到了廣州,他不回來了。等沙塵暴過去,他才回來。

現在中共的一些專家學者,他老是和你講,講沙塵暴不對,我們這沙塵暴分天氣,分嚴重程度,我們只是說沙塵天氣,分揚沙,沙塵還有沙塵暴,嚴重沙塵暴,特別嚴重沙塵暴這麼5個等級。今年沙塵暴的等級,他們現在還沒有給它排隊。以前的時候排過隊,是1993年的5月8號這一天,沙塵暴認為是中共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沙塵暴。影響面積大概是300多萬平方公里,波及18個省份。今年起碼有兩次,3月19號到24號,4月9號到4月12號這兩次的沙塵暴,它的影響範圍都是18個省、19個省,大概是300多萬平方公里,就1/3的國土都是受到影響的。所以今年的這兩次可以算是中國歷史上很嚴重的沙塵暴的天氣。」

荒漠、沙漠和荒漠化、沙漠化的概念

據王維洛介紹,在國際的語言當中,只有荒漠和荒漠化這麼兩個概念。「英語中的那個沙漠的Desert在國際上,它不翻沙漠,翻荒漠。Desertification 在英語中也不翻沙漠化,而是荒漠化。在中國把荒漠、荒漠化和沙漠、沙漠化當做兩個概念,一共四個詞來用的。荒漠化的概念最早是法國的學者1949年提出的,當時這個荒漠化引到中國的時候,中國人就把它翻作沙漠。荒漠和沙漠有什麼區別呢?沙漠大家知道的形態是沙、或者是隔壁這樣的生態、這樣的地貌形態。荒漠還有什麼呢?荒漠還有就是由於高原的寒冷所引起的荒漠。就是它很高很寒冷,什麼植被也不長的這麼一個地貌景象。還可能是水土流失造成,比如像中國這樣的水土流失,只剩石頭的山,這也是荒漠。所以荒漠的概念,要比沙漠的概念要廣泛。

國際上用的是荒漠化,是由於氣候變化和人類的行為所引起的在乾旱半乾旱以及半濕潤半乾旱地區的一種土壤退化的一種現象。它變化的原因有氣候的原因,也有就人類活動的干涉的原因。它發生的地方主要是在乾旱半乾旱,和中國翻成的半乾旱半濕潤地區所形成的。乾旱是個什麼概念呢?乾旱就是年降雨量在250毫米以下,年降雨量250到500的叫做半乾旱地區,500以上到800叫做半乾旱半濕潤地區,有時候把半乾旱拿掉,叫半濕潤地區,再下面就是濕潤的地區。」

中國沙塵暴頻發是自然現像嗎?

王維洛解釋說,在看中文的文件裡,你看到的就是沙漠化。那麼,我們怎麼來理解中國現在的沙漠化呢?「同樣,在乾旱半乾旱和半濕潤的地區,由於氣候的變化和人類的活動所產生的一種以風沙活動為主的土壤退化的過程,或者你簡單的說,它是一種沙質的荒漠。中國在引進保留了沙漠化這個概念的時候,當時主持研究的科學家叫朱震達先生,南京大學地理系的,就是我們的老師的同學的這一輩的先生。他就特別強調了,這是一個由於受到人為影響的一個過程。

現在在中國很多專家,他就講了沙塵暴是一種自然現象,你消滅不了的。這句話沒有錯。怎麼理解呢?你說沙漠它是一種自然的地貌形態,這是對的,但是你沙漠的擴大,它就不是自然的形態,是受了人為的影響。所以沙塵暴是一種自然現象,但是沙塵暴發生次數越來越頻繁,而且是越來越嚴重,它就不是一個自然現象。」

中國歷史上沙塵暴與改朝換代

王維洛從歷史的角度談到,根據中國古代人對災害的理解,認為天災頻發多是來自上天的警示。「中國最早的沙塵暴記錄大概是在晉朝的時候,有一本書叫《博物誌》。沒記錯的話,我爸爸家裡還有這本書的。《博物誌物》裡面曾經記載過一次,就是根據前人的傳說。在公元前16世紀的時候,相當於易中天老師說的中華文明3700年,就是3700年開始的時候,曾經有過這麼一次沙塵暴。發生的地方是在今天的河南、山西和陝西這個地方,就是原來商朝的地方。也就是我們前段時間講的那個紅旗渠那一帶地方。

根據一些學者最近的一些披露,在《竹書紀年》這本書裡,還有一次關於沙塵暴的記錄。《竹書紀年》這本書在中國很長時間是不認這本書的,說這本書是胡扯八道,因為它把中國人聽到的歷史上的一些故事,給它反過來講。《竹書紀年》裡面的就是說商紂王是商朝最後一個皇帝。他在當政的時候曾經發生過一次沙塵暴。他這裡就講了一個重要的概念,就是中國人都認為這個權力是誰給的,是老天給的。我們也講過好幾次了。這個皇帝叫天子,天的兒子,為什麼選你當皇帝呢?因為你這個人好,選你來當,管理天下,你的道德高。但是如果你要做的不好的話,上天要懲罰你的,懲罰的手段是什麼呢?就是給你來天災。那時候就說了,如果是河流乾涸了,這個朝代就完了。它說河流乾涸的時候夏朝亡了,河流又乾涸了,商朝又亡了。在這裡說商朝商紂王在最後的時候出現了沙塵暴的天氣,也是說商紂王已經失去了上天的信任,要改朝換代了,所以周朝來了。周朝最後的時候也是個自然災害頻發的過程,所以周朝也亡了。就是每一個朝代更換的時候,它都會出現一種很頻繁的自然災害。

中國歷史裡面對於災害的統計,它有專門的官員來記錄這個的。從公元300年到1909年,就是到清朝即將滅亡的時候,在這1609年當中,中國總共發生過沙塵暴436次。在這段時間,平均每4年發生一次沙塵暴,平均每次發生沙塵暴的天氣是多長呢?是0.56天。你要在這段時間裏看洪災和旱災的記錄,那就是幾倍於這個沙塵暴的。」

漢武帝的罪己詔(輪臺詔)

王維洛還根據中國史書的記載,舉例解讀沙塵暴發生次數增加的原因。「中國的沙塵暴的天氣發生多有了記錄,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是從漢武帝以後開始的。漢武帝在中國人的心裏,那是一個偉大的皇帝。漢武帝把中國的疆域擴大的最大,就一直向西打,一直打到了現在新疆的那個地方,還說他和亞歷山大還打過仗,和羅馬軍隊打過仗。他把中國的疆土一直向西推。以前中國的疆土也就是到陝西、山西這一帶。大家都知道什麼絲綢之路,出使西域。這個部隊到了西邊以後,到了新疆、甘肅這些地方以後,就要在那裡要駐紮下來,建城市屯兵,讓那邊的士兵自己種糧食、墾荒。但是這個漢朝的軍隊,漢朝的大臣、漢武帝,是不知道中國西邊這個地區的生態環境,它是不適合種糧食,人家是馬上游牧民族。草原一墾荒以後,下面的沙子就翻上來,馬上就形成了沙漠,就是現在所謂的沙漠化的過程,這個沙塵暴的天氣就多起來了。

那正也是由於他的擴軍,把地盤擴了這麼大,又發生了沙塵暴這樣的災難。所以漢武帝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他就寫了一個罪己詔,叫輪臺詔,現在的新疆輪臺這個地方。就是他自己承認自己的錯誤,在經濟上的擴張錯誤,收稅的錯誤,在軍事上的擴大疆域,給老百姓帶來嚴重的負擔,以及破壞當地的生態。」

四九年後中國沙漠化迅速擴大 面積相當於三個德國

王維洛進一步表示,沙塵暴後來的頻發,就是因為我們人類自己把自己生存的環境給破壞了所造成的。「以前我曾經寫過一篇文章,當時就看了中國的沙漠化過程的數據,特別是看了我們的老校友朱震達先生寫的文章。他就說中國沙漠化擴大的原因,主要是一些過度的放牧,把草原開墾成農田,把森林砍伐了做農田,還有破壞西部地區的水資源,還有是錯誤城市化的建設,大型設施的建設。他很詳細的列了各個原因。他最後總結起來說,在中國的沙漠化的過程裡,90%是人為的因素,只有10%是氣候的因素。所以人是沙漠化的主要的一個動力。根據當時統計的數據來說,從1949年以來,中國增加的沙漠化的土地超過了100萬平方公里。中國總共只有960萬平方公里,這是中國官方說的,實際上還到不了這個數,相當於10%幾的國土是被沙漠化了,而這是在1949年以後發生的。這個面積相當於三個德國的面積。

2001年的時候,溫家寶曾經開過一次會,認認真真的討論了一次治理沙漠的這個問題。當時溫家寶他自己開頭講了很短的一段話,然後請了十幾個專家,每個專家都可以發言,你說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沙漠化,然後會議結束的時候,溫家寶又做了一個總結,就說要重視這個問題的處理。這個會就被稱作是什麼治理沙漠的神仙會,當時各種各樣的意見還是挺多的。這是溫家寶的治理的方法。」

習近平造了一個治理生態五字行

據王維洛博士披露,習近平上臺以後,對生態的所為治理創造了一個五字行的聯繫邏輯。「溫家寶好像還比較謙虛一點,求技於專家,你們說怎麼辦。習近平上臺以後是另外一個方法,就是習近平告訴你們這些專家怎麼治理。2013年的時候,習近平就提出了一個治理中國的生態環境的方法,叫五字方法,五字的系統吧。山水林田湖,山脈、水、林、田、湖五個字,他學什麼呢?學中國的陰陽五行。陰陽五行是中國的傳統哲學裡面的最核心的內容,金木水火土。習近平也給你來個五字的,山水林田湖。中國的五行它是是指相剋相生的,習近平也來一個相剋相生的這麼一個東西。他就說了,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樹。我們先不要說他裡面有什麼錯,他裡面說有湖,而這裡沒提有湖,那湖和水有什麼區別,他也沒說,那湖和河有什麼區別,河和水又有什麼區別,他也沒說。他也沒說林和樹有什麼區別,但是他給你造了這麼一個聯繫的邏輯,這就是習近平的五行。

幾年以後他又把它變作六行了,叫山水林田湖草,多了個草字。還是一樣的,人的命脈在田,田的命脈在水,水的命脈在山,山的命脈在土,土的命脈在林和草。那到了21年,他參加了一個內蒙人大的討論會,他又給它加了一個沙,就成了山水林田湖草沙。沙和土有什麼區別,他也沒解釋,沙在這個循環裡起到一個什麼作用,他也沒說。但是現在你要想學習習近平思想,那是從五個字到六個字,到七個字。就是現在你怎麼治,中國的專家你自己想辦法,習近平已經把那個道路指給你們了,七個字,中國七行。」

中共專家「忽悠」民眾 大談沙塵暴多種優點?

據悉,大陸多家媒體在報導今年的沙塵暴時,均用大陸專家的話解釋說,沙塵天氣雖然帶來一些不利影響,但也對全球生態系統有一些有利之處。王維洛對此指出:「中國的專家他也挺有本事的,你要說中國的專家他沒有本事,他也坐不到這麼高,對不對?!中央氣象臺的首席預報員他說了沙塵暴有優點。中國專家在幾年以前就已經說過有五大優點。第一有利於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形成,第二,增強土壤的肥力,第三,減緩酸雨的影響,第四,淨化空氣,第五,抑制全球變暖。

我們在大學的時候,老師也沒給我們總結過這個東西。我們老師給我們上環保課的時候,就說中國沒有環境問題,環境問題全是資本主義國家的問題,我們社會主義國家沒有環境問題。

這裡說的比如第一個涉及到的有利於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的形成。這個問題就比較難解釋了。因為黃土高原大多數的意見它是風成的,也有些學者說它不是風成的,它是水成的,但大多數都是風成,它是風刮過來的。華北平原它是水成的,它是把黃土高原的泥沙衝到華北的平原上去,由黃河帶過來形成的。他這裡說的,如果你沒有這個沙塵暴的話,就沒有黃土高原,沒有黃土高原也就沒有華北平原。

第二個他說是增強土壤的肥力。說這個沙土裡有各種各樣的有機的、無機的物質,它就形成了土壤的肥力。

第三個他就說為什麼中國北方酸雨現象弱,而中國南方酸雨現象高,就因為是中國北方沙塵天氣,所以酸雨難以形成,而南方比較容易形成。

第四個他說,等到這個沙塵暴全過去的時候,過完了以後,它把你空氣裡有害的物質,骯髒的物質全部都帶到地面上去了,所以空氣就特別的乾淨。習大大就又回北京了,空氣特別好。

最後一個就是說抑制全球變暖,由於這個沙塵暴天氣來的時候,太陽都射不過來,這個地區氣溫不會特別高,你這幾天氣溫肯定是低的。他最後還說到沙塵暴的天氣,帶著沙子一直吹到太平洋裡面去了,太平洋很深的地方能夠接收到這個沙子,產生淤積,對海水的成分有好處。他都能舉出很多很多這樣的好處來。

如果我們說再給它擴大一點,它的優點是什麼呢?等到你沙塵暴的天氣的時候,美國、臺灣、日本的,韓國的偵查手段,什麼衛星啊、無人偵察機什麼東西,那你都啥也看不見,導航的導彈啊,炮彈啊什麼的,最後那段你都看不見你的目標在哪裡,射敵的功能就沒有,中國國防就強大了。」

毛澤東世界同此涼熱與習近平人類命運共同體

王維洛最後還提到,習近平的人類命運共同體和毛澤東的世界同此涼熱是一體。「毛澤東寫過一首詩,叫崑崙。他的意思就是說中國的崑崙山太高。因為崑崙山是西藏高原,西藏高原它是世界的一個冷級嘛,就是高原寒冷的氣候。它也是中國季風氣候形成的最主要的一個原因。如果沒有西藏高原的話,中國的東南季風那是吹不到四川這麼遠的地方的。毛澤東說他當了皇帝以後,就要把崑崙山砍作三截,一截遺歐,一截贈美,一截還東國。就是一截送給歐洲,一截送給美國,一截留在我們中國,太平世界,環球同此涼熱,世界上都一樣涼熱。實際就是現在習近平提的這個人類命運共同體。」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李靜汝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