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之八大傳統習俗(組圖)
古人盪鞦韆圖。(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清明節是華人傳統節日,也是非常重要的祭祀節日。按國曆而言,清明節在每年4月4日至4月6日之間到來(黃曆3月8日),像今年的清明節即落於4月5日。每到清明節,民眾幾乎都會前往祖墳進行掃墓祭祖活動,但清明節習俗可不僅僅只有掃墓而已。其實,清明節習俗是十分多元豐富的,除了講究掃墓、禁火與賜火,人們還會吃潤餅或青團,以及進行踏青出遊、盪鞦韆、放風箏、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活動。據悉,由於清明節要寒食禁火,但恐吃了冷餐傷身,須要再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來鍛鍊身體。因此,清明節就成為一個悲悽與歡樂兼具、極富特色的節日。
賜火
禁火寒食之舉,其實一開始並沒有固定日期,亦與介之推無關。根據先秦文獻記載,可知是當時管理火的制度較為嚴格。與現今社會不同,當時朝廷是有管理火的官職的,像《周禮》中紀錄的「司爟」,即是管火的官員。據悉,周代管火制度是季春出,季秋納,而那種火是指野外之火,而非室內炊火,至於禁火的目的是為了防止冬、春失火。
既然寒食整天禁火到連火種都要滅盡,自然就需要重新獲得火種。
根據《輦下歲時記》記載,唐代皇宮每至清明節就要宮禁內的孩童去鑽榆木取火,這也就是能解決寒食之後的問題的「請新火」,而這新火象徵著新的開始。
因為火種難得,因此皇帝也會藉著賜贈臣子火種來傳遞關懷。皇帝「賜火」之舉,以唐代最盛。《歲時廣記》即載:「唐朝以清明取榆柳之火賜近臣,順陽氣也。」
掃墓
最為人熟知的清明節習俗,莫過於掃墓。其實掃墓原本是上巳節的傳統習俗,但在節日合併、融合之後,逐漸演變成現今常見的清明節掃墓了。據悉,最早時候是「墓而不墳」,也就是說只有墓坑而無築建墳丘。自然而然,最早記載就缺乏了祭掃一說。直到後來開始出現了墳,才衍生出了祭掃習俗。到了秦代、漢代、祭墳成為百姓不可或缺的喪葬禮俗之一。
與今人相比,古人非常重視親自赴墓前祭掃,像魏朝官員能長時間請假去掃墓,就是一件獲得朝廷允准的大事。
傳統觀念認為,祖先墓碑跟後代子孫的興衰互有密切關聯,因此後代子孫自然得在清明節到來時,恭謹地將祖墳上的雜草清理乾淨,並恭奉鮮花素果、線香,肅穆地進行掃墓儀式。
不過,雖然家家戶戶重視掃墓祭祖,但每一家的祭祀方式會因為經濟等條件而各有不同,然而亦有相通之處,例如燒包袱算是最主要的祭祀方式,亦是各區域共通的特點。所謂的燒包袱,即是指燒包裹,也就是指親友從人世間寄至陰間的郵包。
掛柳枝
由於清明正是柳樹發芽長嫩枝的時期,因此柳又被視為春天的一種鮮明標誌。人們因為柳樹的生命力頑強、生長容易,因此選擇將柳枝插戴在頭上,或是編成柳帽或飾品穿戴在身上。再者,因為柳在古人心中,具有避邪避疫之效,因此古人會將柳枝懸掛在門上作為避邪之用,或是在祭祖時插戴在頭上,盼能擺脫毒蟲侵害。北魏的《齊民要術》則載說,取柳枝插於門戶上,百鬼不入家。據悉,宋元之後,古籍或民間均認為插柳能免除疾疫。
柳還具有純樸謙虛之美德,因此古人在送行之際,往往折盡路邊柳來相贈,藉此抒發依依不捨之情誼。
清明節吃潤餅、青團,是源自於寒食節的習俗。(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吃潤餅、青團
由於寒食節不能生火,致使源自於寒食節的吃潤餅捲、吃青團等吃冷食之俗,同樣成為了清明習俗。
潤餅卷又稱為潤餅、嫩餅卷、薄餅卷、美人餅卷,至於「春卷」則是通稱,像以餅皮包捲呈長條狀的越南春捲、印尼春捲、粵式春捲等美食亦屬此類,連喜酒宴會上常吃的炸春捲也隸屬其中。不過,不少民眾向來習慣在清明節吃未經油炸的春捲,這與傳統寒食節禁止生火煮食有關。
青團則稱為:草仔粿、艾草粿、青草糰、清明粿、艾粿、艾粑粑、青草粿、草仔粿、草粿、鼠麴粿、艾粄等等。
青團的製作過程簡單,起初是以艾草汁加入糯米製皮,包入餡料後,再經過蒸煮即成。製作過程中,只需要稍加留意材料分量及糯米皮的濕度。
青團的外觀色澤青綠,表皮鬆軟、清香。以往多在清明節吃,但在經過不斷改良後,如今已成為春天時令點心,常用於送禮、招待客人。
踏青出遊
主要以散步或登山遠足為主的踏青和掃墓一樣,都是源自於上巳節的習俗。三月正值春天的好日子,很適合家家戶戶出遊野餐。古時代婦女平日在家相夫教子,沒有特別原因不會出門,但在清明時婦女被允許穿新鞋出遊,即是「踏青」。踏青又稱為行春、探春、尋春等。
從唐宋以來,清明假日在各個皇帝在位期間,都能有四天至七天的時間,像宋代就特地規定太學放假三天,武學放假一天。後來人們藉著清明掃墓祭祖的機會赴郊外踏青之舉,逐漸蔚為風潮。
盪鞦韆
據悉,鞦韆並非中原產物,而是北戎一種在鍛鍊敏捷性的健身遊戲,而它大約是在民族交往頻繁的南北朝時期傳入中原的,當時被稱為「千秋」。到了漢武帝,因為千秋二字在漢語中有過世與永垂不朽之意,故改名為鞦韆。
鞦韆和踏青一樣,多在春天乍暖還寒進行。古時的嬪妃、宮女、小姐等女眷在這時候會選擇步出閨房,來到庭院玩鞦韆。古籍有相關載述:「懸長繩於高木,士女袨服,坐立其上,推引之」。
到了漢代,盪鞦韆除了演變為清明節活動之一,同時成為女孩們尋求良人的方法。到了唐代,盪鞦韆不只流行於宮禁苑圃,它還獲得另一有趣稱呼。因為鞦韆輕盪,飄舉欲仙,因而被唐玄宗取為「半仙之戲」。
放風箏
提到風箏,需提《紅樓夢》作者。曹雪芹不只文筆好,連製作風箏的手藝也好,他在《南鷂北鳶考工記》中即清楚說出風箏具有兩種稱呼:北方叫紙鳶,南方叫紙鷂。
古人認為,如果想要解除病痛、消災解厄,就將相關願望寫在風箏上,並將風箏放上天空,待風箏飛達一定高度後,即刻剪斷風箏線,讓風箏隨風而逝,藉此象徵病痛與災厄隨風消失。
不過,時代不同,為了響應環保,大家還是別把風箏剪斷,以免造成另一種環境污染。
拔河
拔河,古時又稱「牽鉤」,是襄漢的一種風俗,相傳始於春秋戰國時代,流行於隋唐時代。
拔河跟盪鞦韆大不同,拔河在當時是屬於男人的體育活動。據悉,拔河在清明時節具有「豐穰」之意,受到歷代帝王提倡。據說是因為拔河期間選手與一旁觀群的呼喊聲、鼓譟聲如洪鐘,彷似祈求豐收時所展現驚天動地的盛典一般,拔河遂具有祈求五穀豐登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