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會參議員推出議案撤銷中國最惠國待遇。(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美國國會參議員推出新議案,若獲得通過並生效將撤銷中國最惠國貿易待遇,這會使中美貿易回到23年前,也將對中美兩國的經濟關係產生重大影響。
美國國會參議員推出議案撤銷中國最惠國待遇
據美國之音3月22日報導,美國國會共和黨聯邦參議員喬什·霍利(Sen. Josh Hawley, R-MO)推出一項新議案,這項名為「終止與中國正常貿易關係法」(Ending Normal Trade Relations with China Act)的法案將在生效後兩年之內,撤銷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取消中美兩國20多年來的這種貿易關係。
這是霍利參議員最新提出的「重建美國的勞工計畫」(Worker’s Agenda to Rebuild America)的第一部分。霍利辦公室的聲明稱,中國是美國最大的對手。「為了贏得在就業、工業和未來的激烈經濟競爭,美國必須回到美國成功的長期模式:強大和獨立的工人」。
除了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這部法案將允許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更高的關稅,並允許總統對部分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徵收更高的稅率。
「當我們面臨與中國競爭的新時代,我們華盛頓需要一個計畫,能夠讓我們的勞工階級強大和獨立,」霍利在聲明中說,「我們可以從取消23年前華盛頓精英獻給中國的甜蜜交易開始—終止正常貿易關係,施加高額關稅,並保護美國工人。」
霍利指出,給予中國最惠國貿易待遇的做法導致美國製造業在過去20年間失去370萬個工作機會。
法案在提出後必須先獲得相關委員會審議和表決支持,之後才能送交院會等候表決。在通過參眾兩院後,法案方可送至白宮由總統簽署生效。
美國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的歷史 曾和人權掛鉤
最惠國待遇 (Most Favoured Nation,MFN) ,在國際貿易學中指締約國一方現在和將來給予任何第三國在貿易、關稅、航運、公民法律地位等優惠和豁免,也都給予締約國對方國家。享有最惠國待遇的國家稱為受惠國,依據多是一項雙邊或多邊條約的規定。需要注意的是,優惠是相對於一般關稅稅率而言的,因此最惠國待遇往往不是最優惠稅率,在最惠國待遇之外,還有更低的稅率。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的最惠國待遇條款,WTO成員在與其他成員貿易時應一視同仁,實施同樣的關稅減讓、特權、優惠或豁免。而某成員如果被取消最惠國待遇,意味著其向其它經濟體出口的商品將被徵收更高的關稅。
美國參議院2000年9月19日投票給予中國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地位,為中國在2001年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鋪平了道路。永久性正常貿易關係地位也被稱為永久性貿易最惠國待遇。
2000年10月,時任美國總統的克林頓(Bill Clinton)在白宮舉行了一場隆重的法案簽署儀式。
這項法案規定,一旦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將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即永久最惠國待遇)。美中兩國已就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達成協議,為中國入世掃清了障礙。2001年,中國正式成為世貿組織一員。
有關貿易最惠國待遇和中國入世問題在1990年代一直是美國對華政策中引發辯論的話題。在中國享有與美國的永久正常貿易關係之前,根據美國《1974年貿易法》,中國等非市場經濟國家不能自動享有貿易最惠國待遇,需要一年一審,由總統向國會提出延長的請求。1989年之前,中國的最惠國待遇審查基本都順利通過。
1989年天安門事件之後,中國的人權狀況引發美國擔憂,一些人權組織和國會議員提議取消中國的最惠國待遇,以懲罰中國踐踏人權的行為。儘管美國最終仍然決定延長中國的最惠國貿易資格,但是行政當局和國會都會在年度審查中表達對中國的人權關切。
1993年,克林頓正式宣布在最惠國待遇問題上附加人權條件。他頒布一項行政命令說,如果中國沒有在人權方面有全面、重大的進展,中國將失去1994到1995年度的貿易最惠國資格。
克林頓政府希望中共政府在人權上做出讓步,以延續最惠國待遇。然而,人們很快意識到,美方所希望的那種進展是不可能實現的。
1994年5月,克林頓宣布繼續給予中國最惠國待遇,並將貿易與人權脫鉤。他表示,美國將採取新的人權戰略,將中國人權問題納入國際多邊議程以及支持中國的非政府組織。
前美國駐華大使、當時在美國國務院擔任亞太事務助理國務卿的溫斯頓.洛德(Winston Lord)回憶說,克林頓政府並沒有真心推行這一政策,「克林頓總統犯了個大錯,給自己的政策拆臺」。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