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春分 我們該瞭解哪些民俗禁忌?(圖)
春分又被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圖片來源:Pixabay)
每年的春分到來之際,約莫是3月20日到21日之間,屆時的太陽將到達黃經0°。2023年的春分時間點是21日凌晨5點24分到。
根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所載:「二月中,分者半也,此當九十日之半,故謂之分。」及《春秋繁露・陰陽出入上下篇》所載:「春分者,陰陽相半也,故晝夜均而寒暑平。」春分的意義,不但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四個節氣、春季九十天的中分點(平分了春季),它又表示屆時全球晝夜幾乎是等長的,日照時間均等的。也就是說,一天的白天黑夜時間各是12個小時。因此,春分又被古人稱為「日中」、「日夜分」、「仲春之月」。
春分過後,陽光的直射位置會逐漸往北移動,而白晝黑夜的時間也開始出現變化,變成晝長夜短。春分在二十四節氣中,是比較重要的節氣之一。它除了具有上述的天文學意義,在氣候上,也擁有較明顯特徵。中國在春分到來後,除了青藏高原、東北、西北及華北北部地方之外都開始感受到春天之明媚。屆時人們可以在遼闊大地上,真切觀賞到楊柳青青、亮眼油菜花等美麗景象。因此,不論身處南方、北方,春分時節都會呈現一片春意融融。
另外,由於春分過後,陽氣會逐漸高漲,因此養身關鍵就在於「養陽氣」。換言之,春分正是旺運養生的絕佳時間點。
中國古代將春分分為三候:「一候元鳥至;二候雷乃發聲;三候始電。」這意思就是說:春分日過後,燕兒便從南方飛來,下雨時天空會打雷閃電。
春分習俗
一、豎蛋
春分成為了豎蛋的最佳時機,故民間流行「春分到,蛋兒俏」的說法。根據史料記載,春分立蛋這一傳統習俗,已經擁有四千年的歷史了。
不過,為甚麼大家會認為在陰陽相半的春分日這一天,最容易把雞蛋豎立起來呢?古人認為,春分的氣候不冷不熱,正值花卉盛開、綠植蓊鬱的,人心亦較為舒暢,動作也較利索流暢,故立蛋較易成功。另一理由是:因為春分正值南北半球晝夜均等的日子,呈現66.5度傾斜的地球地軸及地球繞著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恰好是處在一種力的相對平衡狀態,種種條件均對豎蛋十分有利。不過,就現代科學角度而言,春分之於立蛋,並沒有甚麼關聯性。雞蛋能否豎立起來,關鍵在於地球引力和雞蛋本身條件。
古人還認為,在春分豎雞蛋是能夠旺運的,因此往往春分日一到,眾多小孩、少年紛紛群聚在一起玩立蛋遊戲。
3月17日,臺灣命理占卜師小孟在臉書專頁上發文建議大家立蛋來開運。他表示,「3月21日05:24分開始春分,建議大家可以立蛋,將蛋豎立起來,能得到一年四季的好運氣。」
古人認為,春分立蛋成功可得好運氣。(攝影:yishin Lu/看中國)
二、送春牛
春分在舊時存在著送春儀式。在此之前,也就是立春時節,人們會進行迎春儀式:民眾會打扮成春神句芒,並去鞭打使用泥土製造的土牛,藉此表示催促耕種、歡喜迎接春天的到來。
接下來換是在春分日來送春牛。
春分一到,家家戶戶會將牛欄打掃得乾淨、整齊,並以嫩草、飯、糯米酒等餵飽牛隻,作為犒賞牠們辛勤工作的方式。民眾還會五人組成一隊,挨家挨戶送「春牛圖」,其中包括打小鼓、吹嗩吶等樂器的人。至於「春牛圖」(送牛圖)則是指在一張二開紅紙或黃紙上,被印上了全年黃曆節氣及農夫耕田圖樣。這支隊伍還會給人家送上恭賀的紅貼。
三、祭日
古代祭日的歷史悠久,像夏、商、周三代就存在著春分日祭日的傳統儀式,而此習俗主要是源自於先民對太陽神的崇拜。
在周代,春分有祭日儀式,《禮記》有載:「祭日於壇」。孔穎達疏:謂春分也。清代潘榮陛《帝京歲時紀勝》亦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乃國之大典,士民不得擅祀。」
從規格上來說,祭日典禮雖然是比不上祭天、祭地,但也算隆重。古代帝王大多將祭日場所設置於京郊,並呈現坐東朝西之朝向。而明代皇帝在春分祭日儀式中,就使用奠玉帛、禮三獻、樂七奏、舞八佾及行三跪九拜的大禮。由此看來,當時的皇帝可謂對春分祭日十分重視。
除了上述三種春分節俗之外,各地還有吃春祭、春菜、祭祀百鳥、粘雀子嘴等習俗流傳。
春分禁忌
春分到來,占卜命理師小孟建議民眾可多吃花椰菜、毛豆、高麗菜等綠色食物、鮮蔬;也可多喝能達到養肝顧身之效的枸杞茶、菊花茶與桂花茶等飲品。除了顧身體,也得要留意下述禁忌:
一、不要吃大辣、冰冷飲料及冰淇淋,以避免身體不適。
二、春分是半冷半熱的節氣,不可劇烈運動,避免心血管不適。
三、國外把春分當成一年之開始,正所謂一年之季在於春,因此不宜探病。
四、因為春分是季節交替的日子,因此不要過度行房,容易身體虛弱染上風寒。
五、避免開車快,因為霧氣較重容易發生事故。
六、避免清晨期間上山,因為春分的濃霧重,容易因為看不見路而發生意外。也容易因為濕氣較重,導致滑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