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理想巨虧超20億:賣出一輛車虧損1.5萬元(圖)

【看中國2023年3月1日訊】中國國內造車新勢力的首份全年成績單下發了。

2月27日晚間,理想汽車發布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這家造車新勢力2022年全年實現營收452.9億元,同比雖然增長67.7%,但全年淨虧損達到20.3億元,淨虧損額較2021年擴大五倍有餘!

去年下半年以來,理想汽車從靠理想ONE一款車型「單打獨鬥」,演變為「多箭齊發」。這一巨大變化,為理想汽車帶來交付量明顯上升,但同時令其存貨週轉率大幅下滑,理想汽車存貨餘額較上一年增長3倍有餘。

就是在目前高度內卷的趨勢下,理想汽車還頗為樂觀的喊出「二季度月交付將到3萬輛」的豪言——能實現麼?

擺脫虧損路漫漫

理想汽車發布的全年業績顯示,2022年該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為452.9億元,同比增長67.7%;經營虧損為36.5億元,虧損同比擴大259.3%;淨虧損為20.3億元,而2021年淨虧損為3.22億元,淨虧損額度擴大530.43%。

從趨勢來看,理想汽車虧損暫無出現拐點的跡象。此前,理想汽車創始人、CEO李想曾公開表示:「我們爭取2022年內實現單月收入過百億。兩款產品同時交付的時刻,也是時候該和連續七年的虧損經營說再見了」。目前看來,公司距離扭虧仍有較長一段距離要走。

毛利率方面,理想汽車2022年汽車毛利率為19.1%,而2021年為20.6%。車輛毛利率下降主要是由於庫存準備和與2022年理想ONE車型相關的採購承諾損失,部分抵消了理想L9系列從2022年第三季度開始交付的更高的車輛利潤率。

此外,令理想汽車難以實現扭虧的還有高昂的運營費用(研發費用及銷售、一般和行政費用)。財報顯示,2022年理想汽車運營費用達到124.5億元,較2021年的67.8億元增長83.6%。其中,理想汽車研發費用為67.8億元,較2021年的32.9億元增長106.3%。主要由於員工人數增加導致員工薪酬增加,以及與新產品和技術開發相關的成本增加。另外,其銷售、一般和行政費用為56.7億元,較2021年的34.9億元增長62.2%。

單就第四季度看,理想汽車收入總額176.5億元,其中車輛銷售收入172.7億元,同比增加66.4%,主要由於四季度的理想L9、理想L8等車型開始交付,車輛交付量整體增加。但在淨利潤方面,理想汽車四季度實現2.65億元,同比減少10.2%,不過該公司在第三季度是淨虧損16.46億元。


賣出一輛車虧損1.5萬元(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在成本方面,理想汽車第四季度銷售成本為140.8億元,較2021年第四季度的82.4億元增長70.9%,較2022年第三季度的81.6億元增長72.6%。銷售成本增加主要是由於理想汽車從8月底開始交付L9,從11月開始交付L8,以及車輛交付量增加,導致平均銷售成本上升。

交付激進 存貨增長逾3倍

去年全年,理想汽車共計交付了13.32萬輛,以此計算,這家造車新勢力單臺汽車銷售虧損1.52萬元。相比其他造車新勢力,這一虧損水平尚處於低位。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根據WIND數據顯示,理想汽車在去年全年存貨週轉率出現大幅下降,僅為8.67。而在2021年和2020年這一指標分別為15.94和10.1。存貨週轉率是企業一定時期營業成本(銷貨成本)與平均存貨餘額的比率。用於反映存貨的週轉速度,即存貨的流動性及存貨資金佔用量是否合理。存貨週轉率下降原因之一或為存貨出現堆積。

事實上,從資產負債表中也可以看到異常變化。理想汽車截至去年底存貨餘額為68.05億元,而在2021年和2020年,該數字為16.18億元和10.48億元。2021年存貨餘額同比增長3.2倍。

理想方面也提及,去年在管理方面面臨一些問題。該公司表示,主要問題是過去只單賣一種車型,而現在出售多種車型,管理模式方面存在一定問題,因此在交付方面略顯激進。

二季度要衝擊3萬月交付?

事實上,自去年8月底開始,理想汽車開始交付L9車型,而在11月開始交付L8車型。而從L9和L8車型開始交付後,理想汽車的月度交付量才被拉動。在去年前10月,理想汽車交付量一直徘徊在1萬輛左右,甚至在8月低至4571輛。

對於今年一季度,理想汽車方面預計其車輛交付量為5.2萬至5.5萬輛,同比增長64%至73.4%,收入總額為174.5億元至184.5億元,同比增長82.5%至93%。從1月份看,理想汽車已經交付1.51萬輛。而對於二季度,理想則有著更為樂觀的預測,該公司預計在第二季度有望實現月交付超3萬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以來,特斯拉打響了降價「第一槍」後,包括蔚來、零跑汽車、埃安甚至比亞迪都開啟了「花式」降價。而理想汽車則採取了另一種策略。

華泰證券一份研報評價,理想汽車以「減配降價」來推陳出新,其依次發布的L9/8/7的系列產品本身即具有減配降價的屬性,而面對激烈的價格競爭,理想自上而下的系列產品組合可通過推陳出新實現減配降價的效果。

看來,理想未來的運營之路仍是「道阻且長」。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