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國要如何做才能保衛自己的和平與幸福呢?(組圖)
立陶宛和烏克蘭
圖為2023 年 1 月 5 日,烏克蘭首都基輔的三聖教堂前的露天展覽,陳列著被摧毀的俄羅斯軍用車輛和裝備。(圖片來源:SAMEER AL-DOUMY/AFP via Getty Images)
立陶宛共和國位於歐洲東北部,是波羅的海三國之一,全國人口約280萬,面積約6.5萬平方公裏。1940年3月8日,斯大林出兵吞並了立陶宛,從此立陶宛淪為了蘇聯的一部分。經過長達半個世紀的持之以恒的努力爭鬥,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退出蘇聯,獨立建國。
立陶宛地圖。(圖片來源:免費圖片 作家張又普)
立陶宛獨立後,與前占領國俄羅斯的關系十分緊張,一直受到俄羅斯的軍事入侵威脅。立陶宛是小國,根本沒有能力獨立反抗大國俄羅斯的入侵,那麽,小國應該怎樣來保衛自己的和平、獨立和尊嚴呢?立陶宛採取的方法就是在經濟上和軍事上的「備戰才能避戰」這一戰略方針。從1990年獨立開始,立陶宛逐步減小了與俄羅斯的雙邊貿易,
增強了與歐洲的經濟聯繫。2004年5月1日,立陶宛加入歐洲聯盟,正式成為歐洲經濟共同體的一名成員,完全脫離了俄羅斯的經濟控制。在經濟上向歐洲靠攏的同時,立陶宛同時在改造自己的軍隊和武裝,逐漸消除蘇聯時代的武器裝備和軍隊制度,向北約靠攏。2004年3月29日,立陶宛正式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成為西方軍事成員之一。在北約的幫助下,立陶宛建立起了一支規模不大卻非常強悍的現代化武裝力量,猶如一塊堅硬的石頭,如果侵略者膽敢上來咬一口,必定會崩掉自己的牙齒。侵略者都是欺軟怕硬的,專找軟的柿子捏。立陶宛不當軟柿子,不僅自己很堅硬,身後還有強大的盟國做後盾,使得任何一個侵略者都不敢向立陶宛出手。其結果是,從1990年獨立開始至今為止,小國立陶宛成功地保衛了自己的和平、獨立和幸福,沒有發生任何戰爭。
另外一個中歐國家波蘭與立陶宛的情況非常相似,同樣採取了「備戰才能避戰」的戰略方針,加入了歐盟和北約,從1991年獨立開始至今為止,成功地保衛了自己的和平、獨立和幸福,沒有發生任何戰爭,這裏就不再詳述了。
位於東歐的烏克蘭共和國是歐洲領土面積第二大的國家,僅次於俄羅斯,人口有四千多萬。1991年獨立建國後,與前占領國俄羅斯的關系十分緊張,一直受到俄羅斯的軍事入侵威脅。然而與立陶宛和波蘭不同,烏克蘭內部分裂嚴重,一部分烏克蘭人主張向東面的俄羅斯投降,認為即使被俄羅斯吞並也沒關係;而另一部分烏克蘭人則主張向西方靠攏,向立陶宛學習。這種內部的分裂與左右搖擺,不僅傷害了自己的經濟發展,政治上和軍事上也成了一個哪邊都不喜歡、都不信任的國家,成為沒有任何盟國的孤立國家。
侵略者發動戰爭的目的就是要搶占別人的土地和財富,要有利益可圖,同時,發動侵略戰爭又要付出許多代價。因此,侵略者在發動戰爭之前都會要核算一下付出與收獲的比價,算一算是否划得來。投降主義事實上是在向侵略者表示,自己是個軟柿子,可以任人宰割。對軟柿子發動侵略戰爭,成本很低,很合算,因此,幾乎必定要招來戰爭。
俄烏戰爭示意圖,藍色為俄羅斯占領區,粉紅色為戰鬥區。(圖片來源:免費圖片 作家張又普)
2014年2月,俄國突然出兵占領國際承認的烏克蘭領土克里米亞,並將其吞併。此舉重重地打了烏克蘭一個嘴巴子,烏克蘭痛苦地發現,投降並不能換來和平,只能換來戰敗和屈辱。此後,烏克蘭開始慢慢地向西方靠攏,逐漸加強自己的軍事力量,試圖申請加入歐盟和北約。然而太晚了,來不及了,軟柿子想要變成硬石頭,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事情。2022年2月24日,俄羅斯大舉入侵烏克蘭,一場血腥而又殘酷的俄烏戰爭全面爆發,至今仍然在持續之中。
面對侵略成性的大國的軍事威脅,小國應該怎樣做,才能又要避免戰爭,又要保衛自己的和平與幸福呢?應該採用「備戰才能避戰」這一戰略方針呢?還是應該採用「向敵人投降和妥協」這一戰略方針呢?哪種方法能夠獲得和平呢?立陶宛和烏克蘭都是現今的事例,給了我們最實際的答案。
如今在亞洲東部,出現了一個類似的例子,一個軍事大國公開宣布自己的弱小鄰居「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要加以「武裝統一」。而弱小的鄰居熱愛和平,不願意打仗,那麽,弱小鄰居應該怎樣做才能保衛自己的和平與幸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