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春聯(圖)


春聯又稱為: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圖片來源:Adobe Stock)

春聯,講究工整、對偶、精簡,是中國特有的文學形式。它又稱為:對聯、門對、門貼、春貼、對子、桃符等。每逢新年,無論是居住在都市或鄉村的人家,均紛紛在門上張貼極具喜慶意義的大紅春聯。世人均知,深得民間喜愛的傳統年畫之所以興起,實則關乎貼門神之俗,若再認真探究春聯的起源,其實也是跟門神有關的,而春聯在經過長年演變,於思想性、藝術性上都出現了很大的改變。

春聯的種類眾多,依照它的使用場所,能分成:門心、框對、橫披、春條、斗斤等。「門心」是張貼在門板上端的中心位置;「框對」是張貼在左右兩個門框上頭;「橫披」是張貼在門楣的橫木上;「春條」根據不同的內容,貼於相應的地方;「斗斤」是必需正貼的正方菱形單字春聯,又稱:斗方、門葉,多貼在家具、影壁中。

根據《茅亭客話》記載,中國最早的對聯,出現於五代後蜀。當時每到除歲,各宮門便給一對上頭題有「元、亨、利、貞」四字的桃符。某一年,擅長文詞的蜀太子在策勳府的桃符上題寫了「天垂餘慶,地接長春」八字,遂被認為是最早的對聯。不過,另有記載稱中國最早的春聯是另一幅。

《蜀檮杌》便稱,五代蜀國後主孟昶在桃符板寫下的「新年納餘慶,嘉節號長春」十字,被視為中國首幅春聯。其實,孟昶原本是要求大學士辛寅遜題寫桃符板,但孟昶不滿意詞句不夠工整,遂決定親自揮毫寫下這一對聯。

無論如何,一般多認定春聯起源自五代後蜀,而「餘慶」二字多被認定為不吉之意,帶有亡國之意。

宋代之後,除歲寫春聯逐漸流行成為一種風尚。《宋史》則記載每年除夕日的活動:「命翰林為詞題桃符,正點,置寢門左右。」根據《夢粱錄》所載的「釘桃符,換春牌」,可知道這類的桃符春牌正是人們已經熟知的春聯的原始型。於是,春聯融入了百姓的生活,亦產生了不同演變,並成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文學形式之一。

到了明、清時期,貼掛春聯已經很盛行。《燕京歲時記》載說:「春聯者,即桃符也。自入臘以後,即有文人墨客,在市肆簷下,書寫春聯,以圖潤筆。祭灶之後,則漸次粘挂,千門萬戶,煥然一新。或用朱箋,或用紅紙,惟內廷及宗室王公等例用白紙,緣以紅邊藍邊,非宗室者不得擅用。」

當時,連皇帝都時常提筆親自寫下春聯,亦產生令人津津樂道的事蹟。明太祖朱元璋就曾在一次微服出巡時,為一尚未貼出春聯的閹豬戶寫下「雙手劈開生死路,一刀割斷是非根」十四字對聯。

喜愛出對聯讓臣子們應對的清高宗乾隆,亦曾在南巡期間親筆題寫一對聯。據悉,乾隆當時來到了通州,因為想起河北也有一通州,遂寫下「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並要求隨身官員立即做出對子。但臣子先後做出的幾副下聯,乾隆都不滿意,幸好一侍衛在看見通州兩旁幾間當鋪後,靈感一生,便做出了讓乾隆滿意的對子:「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有趣的是,清代這時的春聯也已經發展成多樣形式,不僅僅盛行於新年期間,連婚喪嫁娶、慶頌哀挽、社會交際、國家大典等場合上,都採用這一種被應用廣泛的形式。不過,只有在新年期間貼的稱為「春聯」,其他時候貼的則另有別稱,包括「輓聯」、「婚聯」、「賀聯」、「答贈聯」、「壽聯」等等。

此外,連內容亦出現不同風氣。文人學士在寫春聯和對聯時,多半是自己創作,或集結前人佳作成對聯。然而,當時更多的狀況是集結唐代詩人的作品或直接截取唐詩來做為對聯。當然,這樣一來,就讓一些冬烘先生減少了在大量思考之後,卻又生不出半點句子的極窘狀況。

 

參考資料

郭興文、韓養民《中國古代節日風俗》
喬繼堂《中國歲時禮俗》
李秀娥《圖解台灣民俗節慶》

本文留言

作者淡然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