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ntent

春晚可以稱得上是惡意滿滿(圖)

 2023-01-25 07:39 桌面版 简体 打賞 2
    小字

春晚
2023春節晚會(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3年1月25日訊】在天津遠郊過年,這邊仍然禁放,但為了祛除邪穢,今年的鞭炮放得特別狂放,除夕當晚電視幾乎聽不清聲音。重播的時候,才看了一下,吃X沒趕上熱乎的。

今年朋友圈裡明顯看春晚的人更多了,看到好幾個人都說之前從來不看的,今年也看了,還不斷發圈點評。

二十年前,錯過春晚的某個節目是了不得的事,一定要補上方後快;近十年,我對好幾年的春晚一無所知,春節的造梗能力急劇下降,完全不看也不會覺得聊天聽不懂或者錯過了十幾億。出國游剛剛恢復,今年春節出國旅遊的也明顯少了很多。大部分人都老老實實在家,彼此陪伴,全家看春晚。

2023年春晚有一些創新,圓桌脫口秀、薈萃各地網紅唱早安隆回、少數民族歌手的合唱、黃綺珊的母女合唱、毛不易的《你好,陌生人》、小號手「我要上春晚」等節目都頗有記憶點。括弧,《早安,隆回》這首歌的歌詞真拙劣啊,尬得很。既然都說語言類難做,以後春晚改成歌會吧——可以更好地充當三十晚上的BGM。

而語言類節目,除了《坑》之外,都是坑。《坑》是本次春晚最好的節目,從台詞稍微引申一下,「人民群眾對社會主義道路的防範意識不足」,可以作為2022年的折騰與傷痛的一句總結和吐槽。

對於春晚,預期一降再降,觀眾已不再苛刻,因為疫情因為俄烏衝突等等被撕裂的社會,尤其需要一個總結性的祥和盛會,把傷口麻醉一下、縫合一下。所以也無需吐槽春晚了。

我想說的不是春晚,而是春晚背後的東西。

今年春晚的教化感特別強烈,節目設置、主持人的台詞,給人感覺是照顧到了方方面面,特別周翔、特別全面。這是這臺晚會的政治任務,必須是團結人、鼓舞人、給人希望的盛會。

但費心營造的舉國上下一片祥和、萬家欣悅的場面,實際上只是一個假想狀態。小品裡呈現的、歌曲裡極力渲染的合家歡氛圍以及大家庭熱熱鬧鬧過年的場景,比較罕見,現實情況下,除夕夜五口之家一起過年就算是多的了,很多是三口之家,甚至是兩個人、一個人過年。

據2021中國統計年鑑,中國共有家庭戶4.9416億戶,其中一人戶為1.2549億戶,佔比超過25%。主要由老年獨居家庭,和年輕單身家庭構成。這其中很多人是在獨自過節,不知道看到春晚上的那些「虛假繁榮」,他們會不會被刺激到?他們應該是被關懷的對象,而不應該像現在一樣,被一臺晚會狠狠擠兌。

除夕和大年初一,對單身和獨居人士非常不友好,商場、飯館、娛樂場所都會關門,街上空空蕩蕩,此時一個人過節,大概會更覺酸楚。如果這個人再去看看春晚,大概會感受到災難級全程嘲諷。

上野千鶴子在她的書《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慢慢變老》中提到,她有一些「除夕家人」,都是單身,在除夕夜聚到一起彼此陪伴。朋友圈裡看到也有些人現在有了除夕家人,一個畫家網友就是和幾個朋友一起過的除夕;一個年輕人晒出了幾個朋友自己做年夜飯的照片。這些創造,是對大一統春節的反抗。

傳統年俗的設定,來自於當時社會的最大公約數——多子大家庭,所以都會圍繞「熱鬧」做文章,但對應中國的獨生子女政策和目前少子化的現實,就會覺得那些節日設定過時了,比如對於獨生子女家庭,生女兒的,除夕夜要體會孤單,生兒子的要初二初三女兒回娘家的日子體會到孤單。而年俗沒有隨時代而變,不斷提示你,沒有團圓,不夠美滿。

在中國,人必須要有人管,除了政府和工作單位,每個人還必須被納入父權體系的大家庭才行,有父母長輩管束,否則就是孤魂野鬼,很容易就被「針對」。所以,所有人都「怕」,都要拚命爬到「主流」的大船上,甚至還要更貪婪一點,拼了命也要爬到「既得利益」的那艘大船上。而沒有上船的、不想上船的,被忽視被遮蔽。

春晚也越來越不觸及生活的真實了,現在離婚家庭、單親家庭、丁克家庭、未婚媽媽、少數群體,這些每個群體都數量龐大,但都是不可能出現在春晚舞台上的。力求團圓美滿的春晚,竭力地滿足各種人群,希望方方面面都照顧到,但它所照顧到的仍然是主流話語體系中的主流,小眾群體不會被照顧到,彷彿是在暗示,小眾群體和小眾需求,就躲在陰暗的小角落吧,上不得台面。

過年主要是給孩子過。對於沒有孩子的家庭,天倫之樂其樂融融的場景,可能都是強力刺激,平時可以躲得過,春晚和春節怎麼也躲不過去了。

今年另外一個變化是,白酒企業的強勢。今年春晚,網際網路企業退位,五糧液成為主贊助商、捨得酒也上位成為合作夥伴。白酒的強勢,意味著傳統的回歸。前幾年對白酒、對醜陋酒文化的批判與反抗,以失敗告終。中國白酒皆大幅增長,白酒文化、男權、某些傳統中的糟粕這些互為表裡、互為裙帶,跟著一榮俱榮了。

與之類似的一個變化是,磕頭的變多了,今年看到了很多拜年磕頭的場景。好不容易站起來的中國人民,又主動跪下去了。跪的不是父母,而是魯迅、新文化運動曾極力要打倒的那些東西。

說遠了。總之,春晚一味地花團錦簇,不會觸及真正的問題——疫情造成的精神傷害如何重建、迫在眉睫的養老問題,這些都不適合在春晚上表現,春晚成了虛假繁榮的最大製造機,一種統治工具、一劑大家盼望一年的強力麻醉劑。

所有人沉浸在這種滿目錦繡的虛假現實裡,然後新的一年裡繼續上路,繼續「幻覺支撐我們活下去」。

這種回流的趨勢很難改變,同時你也不能期待春晚的創作者們體察真正的民情——寫信要寫39年才被注意到,可見其顢頇傲慢,所以,只能弱弱地吐一吐槽吧。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来源:博談網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嚴禁建立鏡像網站。
本文短網址:


【誠徵榮譽會員】溪流能夠匯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愛。我們向全球華人誠意徵集萬名榮譽會員:每位榮譽會員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訂閱費用,成為《看中國》網站的榮譽會員,就可以助力我們突破審查與封鎖,向至少10000位中國大陸同胞奉上獨立真實的關鍵資訊, 在危難時刻向他們發出預警,救他們於大瘟疫與其它社會危難之中。

分享到: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評論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

留言分頁:
分頁:


x
我們和我們的合作夥伴在我們的網站上使用Cookie等技術來個性化內容和廣告並分析我們的流量。點擊下方同意在網路上使用此技術。您要使用我們網站服務就需要接受此條款。 詳細隱私條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