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中國2023年1月23日訊】2022年,中國官方公布的GDP達到121萬億元人民幣,按照不變價格計算,相比2021年還增長3%。在2022年全國許多地方動不動「封控」的情況下,這份成績單可說是耐人尋味。
如果按照中國央行公布的2022年人民幣兌美元官方平均匯率6.72來折算成美元數據的話,中國的GDP規模接近18萬億美元。
那麼,如果把這份官方的成績單與其他經濟體做一個橫向比較呢?
2021年的時候,中國GDP總量第一次超過了整個歐盟,因為2022年歐元貶值率比人民幣要嚴重一些,所以,2022年18萬億美元的GDP,大概率還是能超越歐盟,並再次僅次於美國而位居世界第二位。
但是,如果把這份成績與美國一比,就有點差強人意了。
美國最新GDP數據目前還沒有公布。美國的財政年度是前一年的10月1日到本年的9月30日,根據美國商務部發布的數據,美國2022財政年的GDP是25.7萬億美元。按照這個數據來計算:
2021年,中國GDP相當於美國GDP的74%;2022年,中國GDP相當於美國GDP的70%。也就是說,相比美國的經濟規模,中國不僅沒有進步,反而是退步了。
過去幾年裡,對於中國GDP將來必然超越美國這件事兒,大家都覺得是板上釘釘,然而,2022年的數據,卻給這個板蒙上了陰影。
拉長時間段看,2022年中國經濟規模與美國差距明顯拉大,還可以說是35年來的第一次。
2022年中國經濟規模與美國差距明顯拉大:35年來的第一次(網路圖片)
中國GDP在世界上的佔比,某種程度上說,就是中國的國運。
如果單單與美國比,還看不出來什麼的話,那麼把世界上其他主要國家拉過來做陪襯,大家就會明白什麼是中國的國運!
前蘇聯解體以來除美國外主要國家GDP世界佔比變化情況(網路圖片)
很顯然,按照經濟規模的世界佔比來統計,從1990年到2021年,中國的國運(上圖中紅線),一直都是昂頭向上的,從未有任何一年出現過佔比下降的情況。
然而,除了中美GDP對比之外,另外的一些統計指標也顯示,這種昂頭向上的趨勢,可能就在2022年會發生變化。例如,2022年,美國最大的貿易夥伴,從多年來的中國變成歐盟;印度最大的貿易夥伴,也從多年來的中國變成美國——這意味著,過去30多年時間裏,中國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地位,第一次開始被削弱。
另一方面,全球人口第一的位置,2022年也極大概率在中國和印度之間易位。
回望過去的30多年間,中國的國運來自哪裡呢?
答案是——人口紅利+產業鏈生長+基礎設施建設+市場經濟下中國人的奮鬥精神。
眾所周知,現代社會經濟增長的核心要素,是技術進步、資本和勞動力三者共同作用的結果,而勞動力,也就是人力資源,是其中最基礎的要素。
勞動年齡人口佔比增加、社會總撫養比下降,更多的人參與到財富創造中來,由此引發經濟快速增長的「有利性」,被稱為「人口數量紅利」,而勞動力素質的普遍提升所帶來的經濟增長的「有利性」,則被稱為「人口質量紅利」,兩者合在一起,就是大家所說的人口紅利。
自1977年以來,中國人口數量紅利就不斷增加,經歷過了兩個明顯的上升階段:1977年-1989年、1992年-迄今。特別是1992-2019年,就15-64歲勞動年齡人口的佔比來看,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沒有其他任何一個國家享有中國如此之高比例的人口數量紅利。
從2004年開始,中國的科學與工程類專業人才數量的增加,開始超過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這意味著中國進入到了人口質量紅利期——特別是2013年之後,中國被授予科學與工程類學士學位的人數,幾乎相當於美國的兩倍以上……
正是這種巨大的人口質量紅利,使得中國過去10多年的經濟增長呈現爆發之勢,在諸多的產業領域開始在世界上崛起,也幫助中國的經濟規模迅速超越日本並將其甩在身後,在短短的十幾年時間裏,GDP的世界佔比從4.5%左右翻了兩番達到18%。
總的來看,過去30多年的中國國運,基礎正是就在人口——畢竟,無論什麼樣的故事,什麼樣的話術,國運的核心還是在人,每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才是一個國家國運的根本。
那麼,隨著中國出生人口「死亡交叉」的來臨,中國經濟的未來會怎麼樣呢?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責任編輯: 宇真 --版權所有,任何形式轉載需看中國授權許可。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