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回應稅收質疑 賴清德指台灣4大經濟挑戰(圖)
副總統賴清德談台灣面臨的經濟挑戰。(圖片來源:SAM YEH/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1月10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澤旭綜合報導)去年稅收超徵4500億,行政院長蘇貞昌拍板其中的1400億全民共享、規劃每人發6000元現金,遭前財政部長蘇建榮及臺北市第三選區立委王鴻薇質疑,政府是否舉債發現金。對此,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回應稱,是疫後經濟成長成果與全民共享。
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針對政府將向民眾發放現金,蘇建榮9日出席金融研訓院舉辦的研討會,會中表明「還稅於民」是假議題。他認為,「民」是這代人也是下一代的人,這一代已經跟下一代借了很多錢來花,有多餘的錢就該用來償還,不能因為有多餘的收入就多花。
蘇建榮也表示,現在總預算加特別預算還是財政赤字,除非借來的錢用在下一代可享用的公共建設或服務上。
Newtalk新聞報導說,臺北市第三選區立委王鴻薇今天(10日)批評,這樣的現金發放並非經濟共享,概念上還是「還稅於民」,僅是因為財源來自於政府大量的超徵稅收。
王鴻薇認為,如果整個預算程序不夠完備,該還給人民就應該還給人民,不然就應該去還稅。對於蘇建榮說要拿去還債,她質問,「蘇建榮當財政部長這麼久,有多少錢拿去還債了?怎麼現在才來高談闊論。」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則回應表示,去年的預算數實收超過預期,都是合法稅收,「違法超收」是錯誤、扭曲的解讀。羅強調,稅收超徵、短少都是常見的,前總統馬英九政府時期也曾短收,但也未產生失靈與否的問題。
羅秉成說,既然政府是合法稅收,就沒有「還稅於民」的問題,「普發現金」政策並非是此概念,而是把經濟成長的成果與全民共享。就像未達課稅標準、未繳稅的人也很多,卻一樣可拿六千元,所以不會是還稅於民的概念,否則「還稅」也應該是僅還給有繳納稅金的人。
羅秉成表示,政府若有歲計賸餘,債務償還當然也是政策選項之一,這是在財政韌性上要去評估。最近幾年台灣經濟表現良好,過去皆有賸餘,還債數也是歷年來最多。針對此次中央可運用的3800億元,政府是用國安高度盱衡國際情勢,從總體經濟角度去因應變局。
有關經濟問題,據自由財經報導,副總統賴清德9日出席「天下經濟論壇」說道,今年臺灣和全球面臨4大經濟挑戰,包括升息導致的金融不穩定、中國經濟下行、產業鏈重組和氣候變遷。
賴清德指出,當今世界各國持續升息,不僅可能拖累全球經濟發展,也已帶來金融的不穩定。各國過去長期採取貨幣寬鬆政策,然而去年爆發俄烏戰爭,導致通膨高漲,美國因此連續升息17碼,影響全球經濟放緩、開發中國家債務成本提高,帶動全球經濟下行。
賴清德直言,中共不論是動態清零政策還是現在突然解封,都衝擊全球生產力,加上中國房地產表現不如預期、面臨美國的科技制裁,「今年中國經濟一定不會好,甚至比去年更糟」,進而全球都會受到影響。
賴清德表示,因應此變局,政府會在匯率、利息和通膨3方面妥善因應,不會讓人民內外交迫;央行會穩定匯率,採取溫和的貨幣緊縮政策,並以各項措施將通膨率壓在2%下。此外也會擴大公共政策支出、獎勵投資,帶動臺灣內需市場,不再過度依賴中國市場。
區域經濟方面,賴清德提到,政府正努力和美國建立經貿關係,包含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臺美21世紀貿易倡議。他說,雖然無法一步到位簽訂FTA,但藉由這2基礎加強合作,邁向臺美雙邊貿易實質內涵;目前透過美日的協助,臺灣也希望能爭取加入CPT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