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忘了那些為我們奔波呼喊的年輕人(圖)


多地民眾排隊買藥,發熱門診也爆滿。(圖片來源:視頻截圖)

【看中國2022年12月13日訊】公號禁言半個月,今天下午才解禁。

禁言那天下午,我到成都新會展參加天府書展的活動。活動在下午5:20開始,我在4:30抵達。朋友後來告訴我,5點就不准進了,而6點,展覽中心活動全部結束,工作人員大聲吆喝大家趕緊離開。

半個月前,成都還處在微妙的時刻。廣州、重慶感染人數每天增加幾千,然後是北京。受到「20條」的鼓勵,成都市決心準時舉辦天府書展,但是又想保證絕對安全——於是,書展就處在一種奇怪的「懸置」之中,它確實舉辦了,但是卻並不鼓勵大家真的前去逛展。

現在,局勢已經和兩週前完全不同。昨天去太古裡,不但不再看核酸和掃碼,從2020年開始在各個入口增設的關卡,也全部拆除,人們可以暢通無阻。我觀察了一下,人並不算多,幾乎每個人都戴著口罩,大部分人都在一種不安的狀態中迎接新的局面。

身邊開始出現大量陽性,朋友們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感染後的狀況。以我的朋友圈來觀察,先是北京,然後才是成都的朋友,開始大量感染。

因為工作原因,我朋友圈大部分都是和媒體相關。朋友們表現出一種可貴的樂觀,記錄自己的體溫和症狀,分享自己吃的藥品。我知道這不是「社會」的全部。我所在的小區,有鄰居說自己陽了,還是引來一番追問,結果她是一週前到外地出差查出,還被隔離在方艙。

有人說,防控了三年,疫情終於開始了。這話有道理,而且很深刻,因為在未來幾個月大部分中國人可能都要感染一遍,醫療擠兌也會出現。北京和成都衛生部門都呼籲輕症患者不要打120,因為已經滿負荷了。

但是,我並不完全同意這句話。在我看來,只要不封控,讓每個人都擁有自己行動的權利(喜歡封控的可以自己選擇居家),作為一種生活狀態的「疫情」,就真的結束了。我們會發燒會全身疼痛,但是不再是「疫」了。

因為我不再有恐懼。我的朋友風哥在一個本地生活群裡說:接下來的衝擊,在成都的群友應該相互幫助——我們能夠相互幫助,這一點就足夠安慰人心了。在封控期間,人和人的支援相當有限,有時候看到人跳樓的消息,我們不要說幫助,甚至連核實信息都做不到。

在朋友圈講出自己病情,或者跑步幾公里給朋友送上退燒藥,都是一種「重建社會」的行動。從年初西安疫情開始,「社會面清零」成為各地普遍奉行的政策。一輪又一輪的「靜默」,沒有把病毒徹底清零,卻重創了「社會面」。

福山在《信任:社會美德與創造經濟繁榮》一書中,分析了「社會資本」對一個社會的重要性。所謂「社會資本」,就是社會成員之間的信任程度。很明顯,過去三年,中國的「社會資本」大大衰減了。在自己小區進行觀察就會發現,人們相互之間的指責有多嚴重。

我們需要布洛芬來退燒,更需要付諸行動,來「重建社會面」。不要忘了那些為我們奔波呼喊的年輕人,信任你的朋友,在周圍人們面臨困難的時候,勇敢伸出你的雙手——這些都是比布洛芬更重要的東西。

對我自己來說,就是不管如何都會堅持記錄和寫作。下面是我最近申請的新公眾號「張3豐的世界」,在這裡也可以找到我。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城市的地得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