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中的「流浪漢」星際行星(圖)


宇宙中存在「流浪者」般的行星。(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宇宙中有1種宛如「流浪者」般的行星,它不會繞行任何恆星公轉,自由自在地漂浮於星系間,被稱為「星際行星」或「流浪行星」,而上面依然有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宇宙中的流浪者 星際行星

日本大阪大學的天體物理學家高廣壽美與同事們組成天文物理重力微透鏡觀測與光學重力透鏡實驗的研究團隊。他們在公元2011年時,先後使用紐西蘭約翰山大學天文台的1.8公尺 MOA II望遠鏡、華沙大學的1.3公尺望遠鏡,以及拉斯坎帕納斯天文台的望遠鏡,他們加上重力微透鏡觀測法,想尋找「星際行星」的存在。

當行星大小的天體經過背景恆星時,其引力場會使該恆星的亮度瞬間上升,該現象稱為「微重力透鏡現象」。他們在觀測期間中,一共觀察到474次此現象,有10次能作為星際行星確實存在的顯著證據。

高廣壽美等人推測在銀河系內,堪比木星大小的星際行星數量會是主序星數量的將近2倍,有部分天文學家認為不只如此,甚至可能多至10萬倍這種數量。

上述所稱的「星際行星」別名甚多,諸如「流浪行星」、「孤獨行星」、「游牧行星」、「自由浮動行星」皆是指它,是1種不繞行任何恆星公轉的行星,亦或是只圍繞星系公轉的行星,不過它仍然具有行星級別的質量。

星際行星的產生,或許是受到其他行星天體的引力影響,它們被拋離原本繞行公轉的行星系統,或是行星系統形成時被彈射出去,最後在宇宙、星系內流浪。比如公元2013年發現的太陽系外天體「PSO J318.5−22」,它距離地球80光年,推測存在1,200萬年,是1顆自由漂浮於「繪架座β移動星群」的流浪行星。

存在生命的可能性

這些流浪於宇宙中的行星,依然有使生命存在的可能。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行星科學系教授大衛·史提芬遜發表論文,提出被逐出恆星系的行星,能夠因為「放射性熱力散失」,或許能夠保有氣態的濃密大氣層,避免面臨凍結的命運。它的大氣越是濃密,阻光度將隨之提升,進而保留熱力。

有些較小的原行星會在行星系統形成時被彈出,距離太陽越是遙遠,行星接收到的紫外線會越少,空氣分子的動能也越少。如果是重力與地球相似的行星就能保有它的氫氣與氦氣。如果是體積與地球相似的行星處於1個千巴氫氣的大氣壓力下,核心的放射性同位素發生衰變,其產生的地熱能可以將表面溫度上升到水的熔點,作為或許有海洋存在的依據。前述的行星的地質活動能持續許久,藉此產生磁層抵禦外來的輻射,而海底火山活動能為行星的生命提供能量,因此有生命存在的可能。

除此以外,氣態的流浪行星周圍或許能存在如同木星般的巨大衛星系統,彼此間的潮汐作用保有熱力,因此也有生物存在的可能。

本文留言

作者星躍整理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