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政策下臺後 中國的挑戰才剛剛開始(圖)
今年4月28日,廣州市民排隊做核酸檢測。(圖片來源:STR/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12月8日訊】在經過三年嚴格的清零政策之後,中國在11月底開始放寬對於新冠疫情控制的措施。此前,中國一直稱自己是新冠防疫的優等生,擁有14億人口的中國只有5200個死亡病例,遠遠低於歐美國家。然而專家認為,北京最大的防疫挑戰也許就在放鬆清零之後。
中國官媒新華社12月5日發表時評,稱疫情最困難的時期已經走過,中國的應對能力在增強。
「三年來,中國醫療衛生和疾控體系經受住了考驗,實現了全人群疫苗完全接種率超90%」,文章說,「最困難的時期已經走過,現在奧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減弱,人們的應對能力在增強,這為持續優化完善防控舉措奠定了基礎,提供了條件。」
高斯廷:清零退場缺乏規劃,習近平治國一大污點
放寬疫情控制是很多人的訴求,但對於家住北京朝陽區的楊先生來說,政府不斷更改的政策似乎讓他的生活更混亂了。
「上週說不用強制每兩天測核酸之後,檢測點少了很多,但是去超市還是要48小時核酸」,楊先生對美國之音說,「上週四,零下1度(的天氣),我排隊排了快兩個小時才測上,結果48小時沒出結果!還是沒去成超市買菜。」
楊先生有些哭笑不得:「我打了12345投訴,但是也沒解決問題。不過這週政策又變了,去超市已經不用核酸了,只需要綠碼。」
在微博微信上,也有不少人有類似的抱怨。許多地方雖然取消了遍佈城市各處的核酸檢測網點,但人們進入許多公共設施還需出示核酸檢查結果。
大批居民被迫前往醫院或是剩下的檢測網點進行核酸檢測。現在冬季降臨,北方氣溫降到零度以下,網路上傳出的照片顯示,醫院外面,出現了一眼望不到頭的隊伍,很多人得在寒冷中等待數小時才能做完檢測。
除了測核酸,還有隔離政策以及旅遊政策仍然模糊不清。很多市民在微博上抱怨,政府對於放寬疾控措施似乎準備不足,由於政策不夠明確,讓人們有些無所適從。
「中國缺乏規劃的退場機制將導致大量的病患住院和死亡病例,而這本來都是可以避免的」,喬治城大學法學院教授、世界衛生組織公共衛生法暨人權協調中心主任拉里.高斯廷(Larry Gostin)對美國之音說。
他認為,三年的清零政策導致中國境內人群的自然免疫力非常低,疫苗加強針施打率不足。這些因素碰上傳播性極強的奧密克戎變種病毒,中國可能會出現住院和死亡人數激增的情況,特別是老年人和有慢性病的人群。
「總的來說,我很驚訝地看到中國退出清零的策略如此混亂,沒有明確的計畫來防止衛生系統負擔過重」,高斯廷解釋道,「中國應當在幾個月前就開始逐漸過渡退出清零政策...我認為這將是習近平在高效治國方面的一個重要污點。」
楊大利:中國醫療和政府面臨嚴峻挑戰
芝加哥大學政治學教授楊大利則說,儘管晚了很多,取消動態清零是一個正面的發展。
「因為動態清零就是給地方領導,整個官僚體系,整個的醫療體系加了一個緊箍咒。所以只要把動態清零這幾個字拿掉了,那麼馬上中國整個的體系中,上上下下各個環節大家都鬆一口氣」,他說。他認為三年的動態清零給地方政府的經濟帶來很大壓力,所以能夠不大規模做核酸,建方艙,將舒緩地方的財政壓力和執行壓力。
但他同時指出,中國的醫療系統和政府系統都將面臨非常嚴峻的考驗。
「只要開始放鬆一點,這個病毒是不會等人的。這個傳播的過程,實際上已經進入了一個不可逆的過程」,楊大利強調,「所以整個社會不可避免要經歷學習怎麼防護,尤其是從個人,從家庭的角度來學習怎麼防止感染,或者是感染了以後怎麼處理這麼一個過程。」
中國過去三年一直致力於強調新冠病毒的嚴重性,以證明清零政策的正當性。官方媒體和自媒體都強調新冠最壞的消息,大量報導美國和歐洲國家新冠疫情的死亡人數,以及感染病毒之後可能帶來長達數月的易於勞累、味覺喪失等長新冠症狀。
「早期的時候(這樣宣傳)是有道理的,但是過去一年,尤其是在奧密克戎變異出來之後,實際上情況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芝加哥大學的楊大利說,「在這種情況下中國面臨很大的挑戰,就是怎麼來指引民眾比較客觀的來處理目前的狀況。」
約翰霍普金斯大學衛生安全中心的阿梅什.阿達利亞醫生(Amesh Adalja)也同意這一點。他認為,防疫最重要的就是讓民眾逐漸學會計算自己可以接受的風險,「但這個過程過去由於威權的防疫措施完全停滯了」,他通過郵件告訴美國之音。
臺灣與香港的經驗
香港和臺灣都在此前經歷了與病毒共存的初期階段,港臺的專家指出,中國可以借鑒香港和臺灣的一些經歷。
「香港和臺灣剛開始的時候主要就是醫療體系沒有辦法負荷。尤其是一些老年人和一些本來就有慢性疾病的人」,臺灣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醫生說。
「剛開始解封以後,勢必感染的案例會增加很多」,她通過電話告訴美國之音,「中國讓我們比較憂心的一點是打加強針的人不多。所以說感染的範圍會比較廣,可能重症比例也會比香港和臺灣高一些。」
臺灣在今年5月出現大量確診病例時,曾一度帶來了急診室爆滿等問題。BBC此前的報導說,急診爆滿的原因並不是重症過多,而是民眾的恐慌帶來焦慮情緒,導致很多不需要前往急診的病患都湧向急診室。
施信如說,臺灣給中國的經驗就是做好疫情分流,即決定緊急治療的處理次序和優先級別,救護運輸的次序和優先級,以及病患送達的地點。
「我們看到臺灣的數據,每天(死亡)幾十個人裡面,大概90%是有慢性病的人。那是病毒導致這些慢性病的人死掉呢,還是說在照顧上面比較困難讓他們的病情更嚴重而導致死亡?這個就已經有前車之鑒了,所以說中國在醫療體繫上可能要想一下怎麼樣照顧這些人,減少死亡率」,她說。
她補充說,可以先為醫護人員測試抗體,讓那些已經擁有奧密克戎抗體的醫護人員來對有慢性病的感染群體提供更多的照顧。在她看來,臺灣花了大概六個月的時間達到了一個相對的平衡,而更好的分流可以幫助減少醫療資源擠兌。
香港大學生物醫學學院教授、病毒學家金冬雁在給美國之音的郵件裡為中國政府提出了一些建議:「(中國放開)會有大量的病例,而且可能不止一波。教育公眾至關重要,給老年人施打疫苗是當務之急。允許mRNA疫苗以及大量買進輝瑞的口服抗病毒藥會挽救很多生命。必要時,組織健康的老人在方艙醫院進行反向隔離。」
徹底結束清零?
路透社週一報導說,北京政府計畫在週三追加10條放寬疫情的措施。隨著北京和其他至少16個城市三年來首次開始允許人們不需要提供48小時核酸檢測證明就可以搭乘公共交通系統,人們開始討論中國徹底結束清零的可能性。
然而衛生專家和經濟學家們警告說,這一期望可能在短期內難以實現。美聯社的報導援引專家的話說,疫苗接種率必須先要提高到一定程度,醫院要做好接納大批感染病例的準備工作。要做到這一步,專家認為,可能需要到2023年中期,甚至是2024年。
芝加哥大學的楊大利說,中國在今年春夏錯過了一個好的時機,因此多付出了半年的經濟代價。「理想的情況下應該是今年春天的時候,相對來講做一些前瞻性的實驗,可能就做的比較好」,他說。
他解釋道,今年四月上海疫情抬頭的時候,上海衛生部門的人想做精準防控的一個探索,但是這個探索被非常嚴格的政策打斷了。
「在這種情況下,不但上海探索的經驗沒有得到,反倒又加強了對動態清零的支持,讓動態清零變成了一個政治性的口號。我們講一個政策,它在一定的時間一定的地方可能是合適的,但有時候在它的有效性已經大幅度減弱的情況下,應該及時調整」,楊大利說,「從這個角度來講,中國這次堅持動態清零的時間可能過長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