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記者採訪20大有感:隨處可見對習近平的阿諛諂媚(圖)


圖為中國記者在中共二十大期間參加新聞發布會。(圖片來源:Kevin Frayer/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10月25日訊】(看中國記者黎小葵綜合報導)中共二十大選出新一屆政治局常委,各界認為,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大權在握。然而,這次進入人民大會堂進行報導的英國《經濟學人》北京分社社長任大偉(David Rennie)卻指出,他在現場隨處可見對習近平的阿諛奉承。

根據《美國之音》24日報導,這次作為少數獲準進入人民大會堂報導中共二十大的西方記者,任大偉提到,西方媒體非常關注20屆政治局常委集體亮相的順序,因為那一刻也是真正展現中共高層在這幾個月以來,甚至幾年以來的權力佈局與鬥爭結果。

任大偉說,「新的政治局常委將跟隨他(習近平)上台,應該有六到七個人。當然,這個數字有時也會發生變化。每個人都會關注誰會跟在他後面出台。如果他們按照級別和資歷排序,我們希望看到它(中共)是否選擇了繼任者。常委們上台後,你可以看到,誰排得足夠靠前,誰又足夠資深,可能在五年內成為繼任者?誰在五年內即不算太老,也不算太年輕,能接替領導?」

他進一步說, 15年前,外界之所以確定習近平將成為中共新一任黨魁,是因習近平緊跟在當時的領導人胡錦濤之後出場,排在他的主要政治對手李克強之前。任大偉感嘆,「對於像中國這樣重要的國家來說,用這種方式告訴世界他如何選擇新領導人,這非常奇怪。」

任大偉還指出,他在報導二十大期間,隨處可見有人對習近平阿諛奉承,「在每一個層面,每一次與中國官員的會面,無論你是去參加一個討論外交工作和外交政策的新聞發布會,還是你去參加一個關於經濟政策的新聞發布會。黨代會開幕的當天也是,我們幾個人獲准向那2300名代表中的一些人提問,...不管是誰在面對中國記者提問時,常常都是對習近平的讚美,而且是到一個非比尋常的地步。}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中國與美國關係惡化,多家美國媒體都沒有獲准在人民大會堂內進行報導,包括美國《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華爾街日報》,美國之音駐華記者甚至連中國簽證迄今都還沒能拿到。

據任大偉說,人民大會堂內約有100名外國記者,但大部分都是「中國的朋友」,也就是非民主國家,他認為大多數西方國家記者之所以沒有受邀,是因為他們希望對中國「平衡報導」,但這並不是中共喜歡的方式。

任大偉還透露,他在二十大採訪期間,提問必須先把問題遞交給主辦方審查,但是中共官員針對問題給出的通常都較為樣板化,冗長且「不有趣」。如果你看過《人民日報》,你會發現你採訪的官員正對你讀著和《人民日報》一樣的用詞。在他們的政府系統裡,他們不需要獲得選票,所以他們也不需要講出那些會『令人興奮的話』,他們的工作是正確地傳達黨的路線,否則他們會遇到麻煩。」

事實上,關於中共二十大,被北京稱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的耶魯大學教授、摩根史坦利亞洲區前主席史蒂芬‧羅奇(Stephen Roach),也於幾天前在耶魯大學商學院網站「Yale Insights」上進行了總結。

羅奇認為,儘管國際新聞媒體對五年一次的中共領導人會議進行了大肆炒作,但這次會議報告卻明顯缺乏新內容。同時報告中還充滿教條和籠統的語言。

他還說,中國以習近平為中心,至少還要延長5年。他並認為,習近平幾乎所有的戰略和政策聲明都存在明顯的風險因素,其中風險最大的就是在先進技術方面,這也是中共視為自主創新重要轉變的關鍵因素。

羅奇同時指出 ,「如果中國在通過自主創新實現自力更生方面受阻,其經濟增長和全球領導地位的長期目標就可能全盤皆輸。這正是拜登政府最近對美國向中國出口尖端技術祭出的前所未有的製裁所顯示出的風險。」

據悉,羅奇過去長期擔任摩根史坦利的亞洲區負責人,本身也是重量級經濟學家,曾一度被視為鼓吹投資中國的華爾街代言人。但他從2021年起,改變了過去25年來對北京的固有看法。

羅奇曾在2021年撰文稱,他過去對中國經濟是「打死不退的樂觀主義者,現在卻陷入深刻懷疑,中國(中共)政府鎖定龍頭產業往死裡打⋯⋯這場國家企圖掌控企業狼性的戰爭,會使人民與企業失去信心。」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