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臺灣太空產業 學者:可採台積電模式(圖)
臺灣盼打造太空衛星產業。(圖片來源:中央社)
【看中國2022年10月15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澤旭綜合報導)除半完善的半導體產業,臺灣政府推展多路併進產業鏈,盼扶植出臺灣太空等產業。台大電信工程學研究所所長周錫增表示,可以效仿台積電的成功模式。
據中央社報導,臺灣積極發展太空產業,其中國科會規劃以國造加技轉打造「2+4」顆B5G低軌通訊衛星;經濟部工業局也將從驗測平臺、產業人才、應用服務三大方向,助攻臺灣產業打入衛星產業鏈。
國科會除原先規劃在2019年至2028年間自製、發射10顆遙測衛星,主委吳政忠日前更透露,B5G通訊衛星將從原規劃由國家打造2顆,擴充為2+4顆,後續4顆將以公私協力的方式與民間一同打造。目前國科會為此投入40億元自主開發、打造2顆B5G低軌通訊衛星,將由太空中心負責打造本體、工研院負責酬載,規劃在2025、2026年發射。
後續4顆將由太空中心升格行政法人後,將比照當年技轉成立台積電的模式,由國家力量扶植出民間的衛星系統整合公司,盼得以為未來臺灣衛星產業鏈的領頭羊。
據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估計,主要國家太空研發投資加大與低軌衛星通訊商用化,全球太空經濟規模至2040年將成長至1兆美元,其中衛星產業規模就佔88%、達9252億美元。
工業局官員表示,工業局為此推動多項計畫布局衛星產業鏈技術、人才,其中「太空產業推動與人才培育計畫」有3大方向,首先將整合民間力量,建立國內衛星元件驗測平臺;同時補助衛星設備供應鏈廠商,請其代訓在職人員,最後將協助國內廠商推動、開發出低軌衛星的應用服務。
官員解釋,因市場尚未成熟、低軌衛星服務尚未普及,此要補助廠商先行布局、投入應用開發。
周錫增建議,政府可與當年成立台積電成功的經驗採相同作法,先承擔新創在發展階段時面臨的高風險、高資金需求,也帶領協調產學研究資源與技術,成功機率將提高。
周錫增表示,所謂台積電模式,事由行政院開發基金走行政院專案核可路徑投資台積電,以扶植產業、國家政策方向為考量,投入新台幣22億元認股,持股逾達40%,成為開始的大股東。
他指出,在切入低軌衛星產業鏈部分,臺灣現有的資通訊大企業,因過去專精低頻段的ICT設備與技術,在衛星產業的高頻段、超高頻段領域,要切入相比外界會比較吃力,甚至有人才缺口狀況。因衛星產業發展模式尚未明確,建議先守好代工、製造攢業基礎後,再朝風險較大的系統開發邁進。
產業升級
據ETtoday新聞雲報導,除太空產業外,政府正促進在地產業轉型升級,桃園市政府青年局15日表示,將舉辦桃園新創加速器團隊甄選說明會,針對智慧製造、能源轉型、數位轉型、綠色永續、智慧餐飲、智慧物流與智慧零售等領域新創團隊進行招募。
青年局表示,桃園市產業聚落多樣且完整,符合產業轉型升級的龐大需求。負責人張旭賢指出,希望能協助更多與在地企業的對接合作,創造更多的商務發展機會並導入在地產業,加速中小企業轉型,提升服務內容的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