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氣典故】秋桐故葉下 寒露新雁飛(圖)


宋人《雪蘆雙雁圖》局部。(圖片來源:國立故宮博物院)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七個節氣,每年的十月七日至九日,太陽到達黃經一百九十五度時開始。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一個帶有「寒」字的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五個節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此時氣溫降低,更深露重,冷空氣將地面上晶瑩的露水凝結成霜,大地漸入深秋。

寒露物候

古人將寒露分為三候:「一候鴻雁來賓;二候雀入大水為蛤;三候菊有黃華。」意思是說,北方的鴻雁,像是千里之外的貴賓,成群而來;鳥雀飛進水裡,變成了蛤蜊;秋菊不畏霜凍,漫山遍野,凌寒綻放,以盎然之姿迎接秋天的到來。

古典詩詞中的寒露

大自然循環往復,二十四節氣年去年來,在歷代文人墨客的眼中,寒露又是一番甚麼模樣呢?

唐朝詩人韓翃在〈魯中送魯使君歸鄭州〉中寫道:「城中金絡騎,出餞沈東陽。九月寒露白,六關秋草黃。齊謳聽處妙,魯酒把來香。醉後著鞭去,梅山道路長。」其中的「九月寒露白,六關秋草黃。」指的正是寒露時節百草損於肅殺秋氣而凋零的景象,此時秋草侵邊塞,瑟瑟黃連天。

寒露習俗

1、吃花糕:寒露與重陽節在時間上相近,因而九九登高之後,有吃花糕的習俗。因「高」與「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有「步步高升」的意涵。

2、登高賞景:寒露帶走了夏季的炎熱,因此,欣賞秋景成了此時人們的習俗之一,比較常見的方式是登高、賞菊。

3、鬥蟋蟀:白露、秋分和寒露,是老北京人鬥蟋蟀兒的高潮期。蟋蟀兒也叫促織,一般聽見蟋蟀兒叫,就意味著入秋了。

4、秋釣邊:在南方,寒露節氣,陽光和煦,正是出遊的好時節,人們紛紛外出賞花、吃螃蟹或釣魚。因寒露時節,氣溫下降迅速,深水處,太陽已晒不透,魚兒游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所以有「秋釣邊」之說。

5、吃螃蟹:秋深時節,正是吃螃蟹的時候,「九月團臍,十月尖」,寒露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眼下雌蟹卵滿、黃膏豐腴,等黃曆十月以後,最好吃的則要輪到公蟹了。

6、飲菊花酒:寒露與重陽節接近,此時菊花盛開,為除秋燥,某些地區有飲「菊花酒」的習俗。

本文留言

作者美慧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