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悼女王陛下 道別美好時光(圖)
英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圖片來源:John Stillwell - WPA Pool/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9月24日訊】英女王走了,香港民間與其說一片哀愁,不如說是撫今追昔,藉此機會表達心聲,向女王道別,也向留下香港美好時光的英治年代深深致意。
由大陸逃難到港的一輩又一輩人,怎能不心懷感激?由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前後開始,到揪鬥地富反壞右的五十年代,再到號稱超英趕美卻搞到民不聊生的大躍進,以至顛覆社會秩序、摧毀人性、以階級鬥爭為綱的文革十年浩劫,能夠由大陸來到香港,縱使人在異鄉為異客,但比起留在大陸的親友,已屬絕處逢生,在這裡不怕辛勞,總能養家餬口,免受政治侵凌,保住每人頭頂的一片小天空。
不錯,五六十年代的香港,政府得過且過,經濟無為而治,社會民生乏善可陳,警隊更貪污腐敗,但重要是這片英屬殖民地恍似一幅防火牆,阻隔國共衝突在港燃燒,也擋住大陸共產主義政治運動禍延香港。在這裡,不愁白色恐怖有形無形的威脅,大家大可捲起衫袖專心搵食,只按自己的能力和機遇過活。這份自由,是那輩人得來不易的基本尊嚴,實有賴香港的英治政府—一個北京無法頤指氣使的政治實體所賜。
土生土長的香港第一代,同樣不得不感恩。他們見證劃時代的香港社會轉變,由一窮二白走向繁榮璀璨,也是當中的受惠者。這一代人,生於憂患年代,長於貧困環境,物質匱乏,但有的是基礎教育、謀生機會、天生天養的信念和倚靠港英政府維護的社會秩序。
特別經歷六七暴動,港英政府更顯其身價。左派當年知難而退,既由於北京臨崖勒馬,回歸「長期打算、充分利用」的香港政策,也因為港英政府統治意志堅定,深信壓平暴動以恢復社會秩序,是得到強烈的民意支持,因此寸步不讓,力挽狂瀾,最後贏盡民心,更換來往後30年的穩定發展局面,也迎來連接推出的社會改革。由七十年代開始,香港第二三代的本地人,一直在最先進的現代化華人社會成長,以至安身立命。至於往後再向國際金融中心進發,也全都是歷史,不用多說了。
這個現代化社會的基本特徵,發源於港英從六七暴動之中吸取歷史教訓。他們看到政權的安全穩妥和社會的長治久安,繋於施政是否遵從民望,民怨能否及時宣泄、民情如何上達等等。因此,六七以後,特別是港督麥理浩上任以來,伴隨經濟持續增長,除了連串改善民生的社會措施,包括十年建屋計畫、勞工法例改革、增加福利措施、擴展普及教育等等,更有迎合民意的行政改革。其中如成立廉政公署肅貪倡廉、以政府諮詢組織及法定機構吸納社會人才、加強民政主任制度探測民情、推廣居民基層組織作為民意諮詢渠道等等,正是所謂「行政(措施)吸納政治(不同意見)」的統治策略,官方甚至標榜是「諮詢式民主」,自誇香港沒有民主制度,但卻可通過諮詢系統,建立官民共識。
轉進八十年代,中英談判香港前途,香港人不能參與,卻成為雙方爭取的共同目標。港英一方推出代議政制改革,由區議會到立法會,逐步開放權力,加上教育水平提高,公民社會日趨成熟,香港人意識抬頭,要求推行直選的民間訴求高唱入雲。港英起初不願從眾,否決八八年推行直選,但隨著八九六四北京血腥鎮壓民主運動,港人信心崩潰,港英為了安撫民心,一面通過人權法,同時推出居英權計畫,另一面於九一年立法會增加直選成分至三成。
到了末代港督彭定康的最後五年英治,推出變相全民直選的立法會,加上原有的法治體系和其他改革措施(如設立平等機會委員會丶政府部門服務承諾),盡力消除殖民地統治的色彩,為九七後的港人治港樹立典範。儘管一切來得太遲,在香港人眼中,彭定康明知不可為以為之,已為英國爭回不少民心。
也許如一些論者所言,香港的殖民地統治者推行開明的措施,並非心甘情願,只是形勢所逼或收買人心,甚至是專門針對中國的策略。又如倫敦當局近年容許持有「英國海外公民護照」的香港人及其子女到英國定居,有人認為是功利計算多於道義考慮。但對於務實的香港人,結果就是目標,公道自在人心。在天時暑熱下,親往英國領事館悼念女王者依然絡繹不絕,萬人空巷,正好反映民心所向,香港人是存心對殖民統治致意,至於上述說法不論真假,根本可以不理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