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清漣:德國對華外交困境:脫鉤聲中依賴更強(圖)


2022年5月9日,在德國柏林,德國總理蕭茲(右)和法國總統馬克龍在總理府會談後,站在被烏克蘭國旗顏色照亮的勃蘭登堡門前。(圖片來源:Sean Gallup/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8月29日訊】俄烏戰爭以來,由於北京不肯明確站到西方陣營一邊,中國與西方的關係大受影響。但這種影響主要限於嘴炮,實際上經貿來往反而比以前更密切。這有西方媒體的報導為證,德國最新公布的進出口數據都顯示了這一事實。

脫鉤是政治表態 經濟依賴是現實需要

從俄烏戰爭開始以來,德國就開始檢討自身與中國的關係。有關讓德國經濟減小對中國市場依賴性的討論不斷,與中國關係密切的大企業備受各種批評指責,例如大眾汽車——2021年,大眾汽車營銷額的44%來自中國市場。但事與願違,8月19日,路透社援引德國經濟研究所(IW)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儘管德國面臨著政治壓力,要求其擺脫對中國的依賴,但德國經濟在2022年上半年還是變得更加依賴中國,直接投資和貿易逆差均達到了新的高度:2022年上半年,中國在德國進口商品中所佔份額從2000年的3.4%上升至12.4%;在這六個月期間,德國對中國商品的進口價值同比激增45.7%。德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已躍升至近410億歐元,這一差距到年底將會進一步擴大。與此同時,德國對中國的出口增長顯著放緩,並援引經濟學家的觀點指出,中國市場開始出現更多的本地生產化趨勢。這份研究還指出,今年1月至6月,德國在中國的投資達到了約100億歐元,遠遠超過了2000年以來的最高值——62億歐元。

IW這份研究報告的作者是經濟學家尤爾根.馬特斯(Jürgen Matthes),他得出結論:「德國經濟對中國的依賴,要比中國經濟對德國的依賴要大得多。」因此指出,由於中國在俄烏戰爭上支持俄羅斯並對臺灣施壓,德國必須減少與中國的經濟來往,但事實表明,德國在錯誤的方向上越走越遠,必須避免在中國的業務出現「大到不能倒」的局面。

另一家德國智庫近期的研究結果則顯示,如果歐盟和德國與中國在貿易方面「脫鉤」,德國將遭受相當於英國脫歐時(的德國)6倍的損失。

對德國眼下的困境做出判斷,德國對華政策政治與經濟成皮肉分離狀態:無論是這份研究報告,還是近來德國總理的表態,均呼籲德國企業減少或不要過於對中國依賴——這是「皮」。但德國經濟依賴中國市場的發展趨勢卻在進一步加深——這是「肉」。

新德國崛起需要舊商業模式結束

德國成為歐洲的經濟支柱,在歐盟當中享有話事權,全依靠1990年代全球化以來的經濟快速成長。企業界與經濟學界都承認:由於全球化的關係,德國利用自身強大的工業基礎,廉價的俄羅斯能源、巨大的中國市場、讓自己一直居於世界GDP前四之列(中國成為第二大經濟體之前,德國曾位居第二),從未掉出這個名次。在上述因素的綜合作用下,德國經濟形成兩大特點:1、德國一直保持巨額的貿易順差;2,它也使德國經濟產生了高度的依賴性,其中以對俄羅斯和中國的依賴性尤為嚴重。俄烏衝突爆發前,德國20%的煤炭、35%的石油和50%的天然氣都來自俄羅斯。正因為具有第一大優勢,德國能夠率先實行不計成本的綠色能源計畫。

今年2月下旬俄烏戰爭發生,美國、歐盟聯手對俄羅斯實施歷史上最嚴厲的全方位經濟制裁,使德國的經濟運行模式的基礎發生動搖:首先,由於能源價格飈升,德國迎來史上最高通脹。據德國聯邦統計局公布的數據,德國通脹率已連續5個月超過7%,5月最高達7.9%,創1973年12月以來歷史新高。其次,從默克爾上臺伊始,逐年投入1萬億歐元的綠色能源計畫瀕臨破產。不僅原來列入非綠能的天然氣、核電全部漂綠(Green Washing),還要開啟空氣污染禍首的煤礦用來燃煤發電。

7月8日,德國最大的能源供應商之一Uniper集團正式向政府提出國家援助申請。自俄烏戰爭以來,Uniper集團表示為填補能源缺口每天都在損失3000萬歐元,預計今年虧損高達110億歐元。7月上旬,德國副總理兼經濟和氣候保護部長哈貝克(綠黨)不得不宣布,提升天然氣緊缺警戒級別,啟動德國天然氣緊缺應急方案第二級「警報」,把天然氣定義為「稀缺商品」,並宣布將採取一系列緊急應對措施,包括限制使用天然氣發電,轉而更多地利用煤炭發電。

也因此,德國用煤激增。據福布斯8月23日的報導《俄羅斯制裁擾亂歐洲市場和能源安全》(Europe’s Markets And Energy Security Disrupted By Russia Sanctions)所引資料,德國禁買俄煤之後,轉而向南非與世界第四大產煤國美國購買。「歐盟現在正在從南非購買煤炭。與去年同期相比,美國對歐洲的煤炭出口在5月份增長了140%以上……。美國煤炭出口聯盟表示,到10月,美煤運輸量將需要比現在高得多。」…2022年,大部分歐洲國家將支付相當於GDP 13%的能源費用。

文章引述多位專家的話:歐洲正變成西方國家中的第三世界。

德國企業界的糾結:離不開中國市場

看德國的糾結,德國之聲應該算個窗口。在《德語媒體:德國離不開中國市場嗎?》(2022年3月11日)這篇文章中,重心是「由於中國在俄烏衝突中一邊倒的表現,德國經濟界普遍擔心,一旦中歐關係急劇惡化,失去了俄羅斯市場的德國企業也有可能會進一步失去中國市場。」該文援引《法蘭克福匯報》一篇題為《中國風險》指出:"表面看來,德國經濟確實對中國市場有極高的依賴性。去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已經連續第六年成為德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雙方貿易總額高達2450億歐元,比上一年遞增了15%。尤其是手機、遊戲以及服裝類產品的進口量急劇攀升,已經成為德國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德中兩國的國民經濟已經緊密地交織在一起。和主要向德國輸出天然氣和原油的俄羅斯不同,德中經濟的密切聯絡主要體現在企業層面的合作上。」

5個月之後,德國仍然陷在對中國市場需要的糾結當中。8月25日,德國之聲又發表《分析:俄羅斯侵烏戰爭與德國的「時代轉折」》,前半部分是談俄烏戰爭以來,德國政界下定決定增加軍費、切斷俄羅斯能源、減少對中國市場的依賴,催生一個「新德國」。但結果是還必須冒政治正確之大諱,繼續使用俄羅斯天然氣,無法離開中國市場:「過去數十年的商業模式可簡述如下:使用來自俄羅斯的大量廉價能源,將中國的初級產品變成高質產品——並主要出口到中國;中國是最重要貿易夥伴;整個經濟部門都依賴中國市場;其它領域的供應鏈也依賴中國供應商。這樣的模式如今開始動搖。」

全球化三十年形成的經濟模式,不是想改就能立竿見影收效。僅以中國市場而言,不僅德國、澳大利亞,就連美國也存在類似問題。過去西方世界是政治、經濟分開考量,俄烏戰爭發生後,終於發現分開考量也會有問題,平常還可以無視那些深藏的矛盾,一旦有事,自身就會因西方世界的政治正確而精神撕裂。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作者何清漣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