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市場前景堪憂 中國公司轉向別處融資(圖)
香港交易所IPO(首次公開募股)全球排名已跌出前五。(圖片來源:龐大衛/看中國)
(看中國記者文龍綜合報導)香港交易所IPO(首次公開募股)全球排名已跌出前五,在港版國安法的威脅下,金融市場前景堪憂,人才和資金也在逃離,而中國公司因美國證監會的規則,開始轉向歐洲融資。
8月24日,香港恆生指數收跌1.2%,恆生科技指數跌2.77%。根據香港交易所(港交所)最新發布的中期業績報告,2022年上半年,實現總收入89.37億港元,同比下降18%;淨利潤48.36億港元,同比下降27%。
港交所公布數據顯示,上半年,股市日均成交額同比減少26.5%至1,382.6億港元,交易費減少27%,結算費減少14%。港交所表示,由於新發行的籌款額暴跌91%,上市費用減少了7%。
2022年上半年市場情緒創歷史新低,港交所IPO(首次公開募股)募資規模已跌出全球前五。過去13年,香港曾七次成為全球第一大IPO地點。
而美國與中國的審計監管之爭,令5家大型中國國有企業宣布退出美國股市。8月12日,中國人壽、中國石化、中國石油、中國鋁業和上海石化各自發表聲明稱,將在本月晚些時候從紐約證券交易所「自願退市」,理由是上市的證券交易量有限,並且還要承受管理負擔和成本。有分析指出,這一波國企退市是中國概念股新退市潮的預演。
中概股是大陸公司以在海外上市,獲取境外投資的主要方式之一。長期以來,美國監管機構要求查閱在美上市的中國公司的審計底稿,但北京當局以「國家安全」為由拒絕配合。
美國證監會目前已將162家中國公司列入不合規、面臨退市風險的中概股名單。
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公司開始轉向歐洲融資。日前,中國和瑞士證券市場互聯互通首批GDR上市儀式在瑞士證券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深交所)、上海證券交易所(上交所)同步舉行。
其中,國軒高科、格林美、杉杉股份和科達製造4家鋰電產業鏈上市公司發行GDR,在瑞士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
GDR是指由存託人簽發,以上交所、深交所上市公司的股票為基礎證券,在規定海外交易所發行並上市,代表該基礎證券權益的證券。每份GDR的面值,將根據所發行的GDR與基礎證券A股股票轉換率確定。
海外智庫「天鈞政經」研究員宋維駿表示,中國公司到海外融資,一是為了融資,二是為了影響力。因為中共控制外匯儲備,中企想要外匯擴展海外業務愈發艱難,因此到海外融資是個渠道。在美國上市的前景也越來越不容易,因為美國證監會的規則嚴格,財務造假、不願給予審計報告的公司都面臨被強制退市。所以歐洲就成為中企青睞之地,相信未來在倫敦金融城也會出現中企聚集的現象。
宋維駿認為,在港區《國安法》的作用下,香港的政商環境越來越差,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也不復存在,雖然中共希望企業到港交所上市,但眾多企業還是用腳投票。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