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遺忘 海外港人「漂流寄」回港給在囚政治犯送溫暖(圖)


香港主權移交25年,反送中運動和港區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政治運動相關案件未有間斷,已有過千人被定罪。(圖片來源:Anthony Kwan/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8月13日訊】對於被關押在監獄裡的人來說,外界一封書信帶來的精神支撐不容小覷。反送中運動和港區國安法實施以來,香港政治運動相關案件未有間斷,已有過千人被定罪。在臺港人發起「漂留寄」計畫,希望不間斷牆內外的連繫,表示大家當年一起為香港努力過,即使移民海外,流亡他鄉,他們未有遺忘留港被關押的人。

立法會議員邵家臻因參與佔領中環行動曾被判監8個月,他指出懲教署對囚權認識非常少,囚犯在獄中沒有地位可言。邵家臻於2020年成立香港囚權支援組織「石牆花」,曾關注在囚人士待遇問題和爭取獄政改革,例如揭發懲教署職員亂放把囚友的「私飯」,以及要求署方改善監獄酷熱問題。

在《港區國安法》下,中共打壓香港獨立媒體造成的影響,《蘋果日報》和「立場新聞」被迫關閉。對在囚人士來說,想看的新聞沒有了,書信是保持與外界聯繫的主要渠道,藉助書信得到精神慰藉不可或缺。石牆花的主要工作包括情緒支援、個案跟進、福利申請等。

香港保安局去年9月不點名批評在押人士聯同外界企圖在監獄內「建立勢力」,散播危害國安種子。「石牆花」因政治壓力被迫關閉。

不過目前仍有本地組織代替「石牆花」擔起關注在押人士的責任,為他們徵募筆友,代為收信。

海外港人近月也籌辦寫信計畫,名為「漂留寄」,希望遠隔重洋,也能把有溫度的感覺傳遞到獄中。「漂留寄」負責人Peter仔(化名)8月12日接受亞洲自由電臺訪問時說,「被困在牆內的手足非常無奈」,甚至他有認識的朋友真的會覺得自己被「用完即棄」。他希望透過書信,讓在囚人士知道他們並沒有被遺棄。

Peter仔舉例說:懲教署職員會故意欺負一些年紀較小的手足,特別是他們沒甚麼信收的時候,就會告訴他們「你看,那些人都不理會你們了」。原來寫一封信的意義是這麼大。

他說,寄信的作用在於,因生活環境不同、獨立媒體被打壓收窄等,感覺海外與仍留在香港的港人距離漸行漸遠,因此他希望做中間的橋樑,透過寫信讓海外與牆內的港人重新連結起來。「過好自己生活的同時,我們用剩餘的力量再連結(大家)。」

最後,Peter仔說不少朋友其實並非不再關心牆內的人,只是無從入手。另外更重要的是,他認為寫信也是一種拒絕遺忘的方式。Peter仔說:我會想提醒大家,有空寫信時提醒自己為何不能回港,不能「回家」。

Peter仔介紹說,目前有臺灣、英國、挪威、德國、比利時及荷蘭等地的港人合作,參與「漂流寄」計畫。參與者堅持手寫信,因為「手寫一字一句,比起用電腦打字來得有溫度。」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