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超5個月 在烏克蘭大潮轉向 但普京沒撤退跡象(圖)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的戰爭進入了一個轉折階段,普京(Putin)似乎陷入了不能承認失敗但又無法取勝的困境。圖為2022年6月7日,在烏克蘭東部頓巴斯地區前線,烏克蘭軍隊用國產地對地多管火箭火炮系統(MLRS)向俄羅斯陣地開火。(圖片來源:ARIS MESSINIS/AFP via 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7月29日訊】(看中國記者理翺編譯/綜合報導)在烏克蘭,隨著總統澤連斯基宣布在南部開始對入侵的俄羅斯軍隊發起反攻,而美國五角大樓官員計畫在未來幾個月內繼續提供武器援助,各處戰場微妙轉變的跡象無處不在。

美國國防部——五角大樓的一位高級國防官員在最新的簡報中說:「我們會在那兒長期支持烏克蘭。」

這位美國國防部的官員將俄羅斯軍隊的進展描述為「遭受阻止的」,因為烏克蘭有效的戰術和新拿到的「海馬斯」(HIMARS)精確火箭炮系統迫使俄羅斯軍隊不得不「挖掘」更深的工事,並極力隱藏其高價值的目標。

「它們(俄軍)為試圖佔領或控制的每一寸烏克蘭領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我們看到俄羅斯軍隊的士氣很低落。」這位官員披露。

「一個明顯的轉折點」

總部位於華盛頓的美國戰爭研究所引用了「俄羅斯民族主義信息空間」日益增長的警報,那些空間彙集了支持俄軍入侵的有影響力的俄羅斯國內軍事博主的社交媒體的帳號。

其中的一個「電報」頻道「莫斯科呼叫」將烏克蘭獲得海馬斯火箭炮系統並投入戰鬥描述為「戰爭中的一個明顯轉折點」,「改變了一切」。

「『莫斯科呼叫』強烈暗示,最近烏克蘭對俄羅斯倉庫、通訊樞紐和後方基地的襲擊正在對俄羅斯未來進攻的發展產生毀滅性的和潛在的不可逆轉的影響。」美國戰爭研究所報告說。

「俄羅斯軍隊被迫在戰場上採用各種海馬斯火箭炮緩解策略,包括偽裝措施和不斷改變(俄軍)裝備組的位置。這些緩解措施正在阻礙俄羅斯軍隊進行它們在戰爭過程中廣泛使用的大規模火炮攻擊。」

一名烏克蘭部隊的營長告訴《華盛頓郵報》,自從烏克蘭用海馬斯火箭炮系統摧毀了北部哈爾科夫西南的一個俄羅斯軍隊的彈藥庫後,俄軍對烏克蘭第二大城市的炮擊「減少了10倍」。

烏克蘭繼續反攻

過去的週末,烏克蘭承受入侵戰爭的摧殘已經滿5個月了。現在,澤連斯基宣布烏克蘭軍隊開始收復南部赫爾松附近的領土。

「烏克蘭武裝部隊正在該地區逐步推進。」

在接受《華爾街日報》採訪時,澤連斯基拒絕了任何能讓俄羅斯保持其迄今佔領的陣地的停火協議。

「(現在)凍結與俄羅斯聯邦的衝突意味著暫停,讓俄羅斯聯邦休息一下。」澤連斯基在他位於基輔的掩體中說道。「凍結衝突……然後它會休息,再過兩三年,它會再奪取兩個地區,然後再說一遍:凍結衝突,而它會(入侵烏克蘭領土)越來越遠。」

「(烏克蘭)社會認為,必須首先解放所有領土,然後我們可以就未來幾個世紀要做什麼以及我們如何生活進行談判……我們的人民相信我們可以做到。」

「而且我們做得越快,死亡的人數就越少。」

澤連斯基披露,自從美國的海馬斯火箭炮系統、以及德國和英國的類似系統出現以來,烏克蘭戰場上的力量平衡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

「俄羅斯過去每天發射12,000發炮彈,而烏克蘭則為1,000至2,000發。」他說,並補充指出:「(目前)烏克蘭每天可以發射約6,000發炮彈,而俄羅斯的彈藥和人力開始不足了。」

普京要冷酷到底?

雖然五角大樓的官員繼續對積極進取的烏克蘭軍隊的戰鬥能力表示敬畏,並且,美國國防部也記錄了俄羅斯軍隊的紀律和士氣問題不斷增加的明顯跡象,然而,現實是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現在陷入了一場他不能承認失敗的戰爭當中,無法自拔。

「普京先生沒有表現出願意結束這場戰爭以與澤連斯基總統真誠談判、撤軍的跡象。」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戰略溝通協調員約翰·柯比(John Kirby)在簡報會快要結束時說道。

「恰恰相反,一切都表明他想要繼續實行這場戰爭,並且顯然想找到殺死無辜烏克蘭人民的新方法。」

在接受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採訪時,現任CNN分析師的前美國中央情報局(CIA)行動負責人史蒂夫·霍爾(Steve Hall)對英國軍情六處的分析發出了警告。此前,英國情報機構表示俄羅斯在烏克蘭「即將失去動力」。(詳細閱讀:俄羅斯撐不住了?北京緊盯 烏克蘭「必須贏」

「西方軍隊可能不會做的事情——把其部隊趕到地面上(送死),把其部隊當作炮灰,不太關心其在地面上的部隊的表現(傷亡情況等等)——你知道的,這些都是非常西方類型的想法,而俄羅斯根本不在乎(部隊的傷亡如何)。」霍爾說道。「弗拉基米爾·普京對將他的部隊趕到地面上去戰鬥沒有任何問題。」

「所以,是的,我認為它們(俄軍)將難以保持這種狀態,表現出這些行動(以強攻、巨大的傷亡換取進展)。」他說。「但與此同時,它們(俄羅斯軍隊)也將把它們的部隊推向極限,這不是我們西方會做的事情。」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