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商品房預售制的前身:賣樓花(圖)

【看中國2022年7月27日訊】1950年代,香港還未推行公共房屋制度,許多人棲身於木屋或者其他臨時住宅,住房的需求是相當高。不過,大多數居民的儲蓄很少。當時樓宇買賣多數以一整棟樓為單位,需要雄厚的資金實力才能購買。雖然樓宇出租是香港地產行業盛行的方式,但有著轉讓難、出租資金週轉期長等問題。針對這一系列問題,不少地產商開始探求新的方式,如把樓宇契約切開,即「分契」,然後將樓宇分層出售。這模式一經推行,購買樓宇的市民數量有所增加,開發商資金週轉加快。

在分層出售的基礎上,將「按揭」模式引入房地產銷售,霍英東創造了「賣樓花」模式。1953年底霍英東創辦立信置業有限公司,憑藉商業直覺和多年經營雜貨鋪、海上駁運業務的經驗,對於商品流通、資金週轉有著獨到的見解,在努力尋求方法加快自身資金週轉。當時其在購下九龍的一塊地盤後,除了分層出售、還印發售樓說明書,上有文字詳盡說明樓宇的地勢環境、建築材料、分層價格、訂購方法等。此外,「賣樓花」是另外一個亮點,即先收取買家的訂金,採用類似租金的分期付款形式,等新樓落成時,收齊買家的錢,買家就擁有了自己的房產。這種方式減輕了民眾購房的資金壓力,加速了房屋的建造和銷售,也解決了製造商的資金問題,降低投資風險,在當時可謂是「雙贏」的舉措。「預售樓花+分期付款」的銷售模式成為當時香港房地產市場的一大特色,縱觀香港房地產市場的改革,「賣樓花」模式高效率地解決了核心的住房供不應求的問題,使房市發展進入新階段。

預售樓花模式推動了香港樓市幾十年繁榮,但期間也出現過「爛尾樓」的情況,但監管部門不斷完善、規範化,建立健全的監管機制,促進市場健康發展。例如,1960年,位於大角咀的一個樓盤因建築費用超支停工,出現「爛尾」情況。在1961年後,香港管理部門提升了對於預售樓花制度的監管,即要求開發商在預售前,確保地價款已經全部支付,還要證明自身有資金等能力把項目完成,資金需放入律師所託管,支取時需律所和建築師的核准。為了防止開發商、律所、建築師等造假,套取監管賬戶資金,香港要求律師行在銀行開設的信託賬戶(監管賬戶)、開發商操作等採取全透明化機制,且銀行的責任上升,如出現房屋「爛尾」情況,銀行將成最大風險方,後續需自身推動項目完工。隨著監管體系逐步完善,出現「爛尾」的現象較少。

1949年以來,中國內地優先發展重工業,強調基礎建設,這一導向使前期發展工業化的進程大於城市化進程,唯有解決住房基礎等城市化配套問題,才能進一步推進城市化。但當時推行的是「統一管理,統一分配,以租養房」的福利分房制度,住房市場發展起步較晚、增速較慢,福利分房制度也出現了分配不公、效率低、配套差等問題,因此福利分房制度不再適用於當時的國情。疊加房地產市場面臨商品房的需求量大,而社會缺少大型房地產開發商,商品房供應量小的困境,此時引入香港的「賣樓花」模式無疑是對內地房地產市場的一針強心劑。


港版「賣樓花」引入中國大陸後形成了中國地產行業最盛行的商品房預售制(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1990年代,中國南方的廣東等省份也面臨住房需求大和供給量短缺問題,遂蜻蜓點水式地引入了「賣樓花」制度。從1994年起,中國內地也逐步引進香港預售商品房制度,先後出臺多項文件,支持國內房地產市場改革。例如,1998年,中國國務院出臺《關於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文件,決定停止住房無償實物分配,逐步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住房供給商品化、社會化的住房新體制,從計畫經濟下的福利分房轉向市場經濟的商品房。

房地產市場採用預售制,允許開發商賣期房,解決了房企缺少資金和開發時間週期長的兩大難題,開發商以預售款撬動下一個項目的開發,形成滾動開發模式,住房供應速度加快。自此,中國內地開始房改貨幣化,中國央行等多方也迅速出臺相關的信貸政策,支持購房者,極大作用推動了房地產市場的發展。

引入香港「賣樓花」模式後,經調整形成了契合當時中國內地的商品房預售制度。其初衷是為了緩解房企資金壓力,加快城鎮住房建設。具體來說,是指房地產開發企業將正在建設中的房屋預先出售給購房者,由購房者支付定金或房款的行為。區別於香港,在中國內地實踐過程中,商品房預售流程為:房地產開發商辦理預售許可證-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進行備案登記和預告登記-交付房屋。在購房過程中,購房者需要一次性付清首付款,並採用銀行貸款的形式一次性付清剩餘房款,換言之,房屋未建成,開發商可能已拿到了全部購房款,這點與香港的按照工程進度付款有所不同。對中國內地的開發商而言,預售制商品房開啟了高週轉、高槓桿的運作模式。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預售制背後潛藏的風險確實存在,而當前的負面效應愈發凸顯。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