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遇刺 你高興甚麼?(組圖)
安倍遇刺身亡。 (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AFP/TOSHIFUMI KITAMURA)
日本時間7月8日上午11點半左右,在奈良市近鐵大和西大寺站附近,正在發表街頭演說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被一名男子從背後槍擊,安倍在數秒後倒地。根據日本《每日經濟新聞》報導,安倍胸口中了三槍,被緊急送醫,目前生命垂危,處於「心肺停止」狀態。嫌疑人在現場被捕,初步查明系原日本自衛隊低級軍官山上徹也,現年42歲,奈良人,利用職務之便取得武器,其作案動機目前尚不清楚。
安倍遇襲的消息傳出後,全世界一片嘩然,網路上幾乎是一邊倒的表示震驚,並送上祝福。但在國內卻是個例外,無論是微博還是視頻號,關於此事件的評論幾乎全是清一色的幸災樂禍之聲,其盛況直逼21年前的911事件。要喝幾杯慶祝的,要為凶手點讚的,到處代表人民發賀電的……
如果說21年前的911因為網路信息尚未昌明、不開化尚可以理解,那麼21年後,居然還要為了一個和自己無冤無仇的70歲鄰國老頭的悲劇而彈冠相慶,真是又蠢又壞
安倍晉三是連續任職時間最長(2886天)的日本首相,創下日本近代史上最長記錄。其在任期間,中日關係雖然因為釣魚島和臺灣等問題時有摩擦,但是總體還是不錯的,安倍甚至在2019年10月在日本參院的全體會議上表示:「決心擴大所有層次的交流,把日中關係推上新階段,開創日中新時代。」而且2010年10月,賦閑期間的安倍晉三曾經到訪臺灣的時候曾經專門去臺北忠烈祠獻花致敬,向包含諸多抗日英烈的「國民革命烈士之靈位」獻花行禮,這在很少就二戰問題明確表態的日本政客中也是不多見的。在武漢疫情之初,安倍還在日本官員中發起倡議並第一個捐贈工資……
當然,安倍畢竟是日本人民選出來的首相,代表的是日本的利益,所以很多時候站在日本的立場說話,有些我們聽起來比較刺耳也是很正常的。人家又不是脫口秀演員,沒有責任按照你喜歡聽的來說。其實按照很多國人的標準,恐怕這個世界也沒有幾個老朋友。
所以這樣的一個已經退休的日本老頭,你恨他什麼?你恨他讓你買不起房看不起病還是上不起學?你恨他天天安排你做核酸還是不准你出小區?你恨他在你吃燒烤的時候欺負你還是把你家小孩社會調劑了?
即便在國家層面,日本從1978年開始實施「對華政府開發援助(ODA)項目」,截至2018年,援助總額達3。65萬億日元(約合2551億人民幣),前後整整四十年,幾乎伴隨了中國整個改革開放歷程。北京的中日友好醫院、首都機場2號航站樓、上海的寶鋼和浦東機場、武漢的長江二橋、京泰鐵路的電氣化改造等等,都是日本援華項目。自1979至2011年,日本連續32年都是中國最大的援助國。新世紀以來的大災大難,日方也幾乎從來沒有缺席,尤其是疫情之初「山川異域、風月同天」的口號,感動過無數中國人。
7月8日,一名男子在大和西大寺站外悼念安(圖片來源:Yuichi Yamazaki/Getty Images)
其實拋開中日兩國歷史上的宿怨和恩德,即便是一個陌生的國家陌生的人,站在做人的基本道德的角度,是不是也不能幸災樂禍?尤其是世所唾棄的暗殺之類的恐怖活動。中國人遭難的時候,如果有外國人也來一波這樣的叫好和刷屏,你會怎麼看?你一定說那又是辱滑,他們必須道歉。
早在春秋時代的《禮記》裡,老祖宗們就強調「鄰有喪,舂不相;裡有殯,不巷歌」,也就是說鄰家有喪事,你在舂米的時候就不要唱號子;鄉里人家有出殯,你就不要在家裡歡歌笑語。這是體現人之為人最為基本的「同理心」。因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你必然也有悲哀的時候。
這兩千多年過去,是不長記性還是人性坍塌?吹牛逼的時候天天上下五千年的禮儀之邦,落到實際生活,全是一副幸災樂禍、恩將仇報的未開化的小人嘴臉。
退一萬步說,安倍遇襲,對你有什麼好處?你不用還房貸了還是不用測核酸了?相反,如果事後證明這是個政治暗殺,那麼必然引發日本國內的右翼情緒的強勁反彈,這對於本來已經漸行漸遠的中日關係可以說有百害而無一利,作為中國最重要的貿易夥伴之一,這實際上也會間接損害很多中國普通人的利益。
當然,為安倍遇襲叫好的人,肯定看不到這一層。歌德曾經說過:「一個道德敗壞的人,唯一讓他高興的事,就是別人倒霉了。人在低劣時,除了喜歡看別人的不幸,已無其他樂趣可言!」說得是不是十分精準?
歌德的同胞,大哲學家黑格爾在他的1831年出版的《歷史哲學》中這樣評價:「造成中國的落後的原因是中國人內在精神的黑暗,中國是一片還沒有被人類精神之光照亮的土地,在那裡,理性與自由的太陽還沒有升起,人還沒有擺脫原始的、自然的愚昧狀態。」
說實話,雖然很多人可能懷疑歌德和黑格爾辱滑,但是你就是無法反駁。也根本無須反駁,年復一年中文世界的狂歡都在說明。
所以還是收起叫好吧,踐踏最低的道德準則並不會改變你的生活,也不會改變你的地位,它只會讓你更加面目可憎,無可救藥。很多時候做個像樣的人,並沒有那麼難。
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但絕不可扭曲如蛆蟲。
(文章授權轉載自作者臉書專頁)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