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風水第一村 三僚村(圖)
「明十三陵」擇址之人
明十三陵布局的一幅水彩畫。(圖片來源:公用領域)
「明十三陵」是中國明朝十三位皇帝的陵墓群,坐落在北京市昌平區的天壽山下。其中規模最大的「長陵」,是主陵,安葬的是明成祖朱棣和他的嫡后徐氏。
長陵的風水格局,青山環抱、明堂開闊、氣勢浩大。關於明成祖卜擇壽陵之事,顧炎武於《昌平山水記》中說到:「永樂五年(1407年)七月乙卯,皇后徐氏崩,上命禮部尚書趙羾以明地理者廖均卿等往,擇地得吉於昌平縣東黃土山。及車駕臨視,封其山為天壽山,以七年(1409年)五月己卯作長陵。」
徐皇后去世後,朱棣很悲慟,從此不再立皇后。他命令禮部尚書趙羾和風水術士廖均卿等人尋找可合葬的吉壤,最後點到了昌平縣的黃土山。朱棣將其改名為天壽山,在永樂七年開始營建長陵。
當時相度皇陵的風水師除了廖均卿之外,還有另一人;據清康熙《興國縣志》記載:「曾從政,文辿之後,與廖均卿同時相度皇陵有功。授欽天監博士,學士謝縉為之贊。」廖均卿和曾從政皆來自於同一個地方,即江西興國縣三僚村。自他們為成祖朱棣相度皇陵後,代表著三僚風水術已經從地方走入皇宮,其能力受到朝廷認可,這是三僚村直至今日仍深感榮耀的事蹟。
廖均卿、曾從政之後,三僚陸續有不少的風水師奉詔入京,以地理之術為朝廷卜擇皇陵、治理黃河,兼通漕運。自廖、曾開始,兩姓共有八人為明清兩朝皇帝看風水,當然更多的是廣泛活動於贛、閩、粵等地,為官府、仕紳、百姓行風水術的人才。代代密傳的三僚風水術得到全面的推廣,從此「虔人言青烏家言者,必稱三寮曾、廖」,三僚村也被譽為「中國風水文化第一村」。
風水術師承源流
要了解三僚風水術的淵源,就要回溯到曾、廖兩姓遷入三僚之初。清康熙年間,興國縣令張尚瑗在《瀲水至林》中寫到:「楊筠松栖遁(隱居)雩都,嘗往來山寮,悅其山川,語其徒曾文辿、廖瑀曰:『此君家遺種(養育後代)處也。』文辿、瑀子孫遂徙居焉。至今族姓繁衍,兩家皆為祠以祀筠松。」
曾文辿和廖瑀是三僚村曾氏、廖氏的開基祖先,倆人皆拜楊筠松為師。據明朝天啟年間《贛州府志‧方伎》記載:楊筠松,唐代竇州人,是唐僖宗朝的國師,官至金紫光祿大夫,掌管靈臺地理事。為躲避黃巢之亂而來到虔州(贛南),以地理之術傳授曾文辿等徒弟。因贛南民間多流傳楊筠松扶貧救困的故事,世人稱之為「楊救貧」。
在曾姓族人流傳至今的集體記憶中,楊筠松收了曾文辿、廖瑀為徒後,三人足跡遍及贛南各地,觀山玩水,尋龍捉脈,過著逍遙的日子。一日來到三僚,真是塊山環水繞的肥美盆地啊!楊筠松認為三僚地貌好似一個羅盤,相當適合發展堪輿事業,於是告訴弟子:「此地果然是個好風水。前有羅經吸石,後有包裹隨身,住在這裡,子孫世代端著羅盤背著包裹出門看風水。」三僚遂為楊筠松為徒弟親卜的風水寶地。
不過依據其他地方志的記載,楊筠松親傳的廖氏弟子其實是廖三傳,從族譜看來,三傳是廖瑀的祖父。廖瑀與三僚廖氏是同祖不同系,與三僚村可能沒有直接關係。不過這是題外話了。
三僚村地貌形態
三僚村隸屬於興國縣,縣境多以低山、丘陵為主。崇山矗矗於東、西、北三面,而三僚就位於山群的東面,在興國、寧都、于都三縣的交界處。
三僚村是一個北、南、西三面環山的小盆地。北面橫臥著後龍山;南面橫亙著牛軛丘、廟子岭、羅刷岭等;西面則是黃岭山;這些山峰並不算高,約在海拔500~700米之間。村子的中間有一座突拔、孤立約400米高的山峰,稱作羅經石。
綜觀三僚村的天然地形,猶如一個堪輿用的羅盤,盆地中間的羅經石恰似羅盤中的指針;也猶如一副巨型的太極圖,村中有兩條溪水,一陰一陽,在村南合流,象徵陰陽調和,然後自南向北成S形穿越全村。曾屋、廖屋分別居住在指針(羅經石)的兩側,宛如太極的兩儀。
三僚,在宋元時期積澱,在明清時期鼎盛。在科舉方面,兩姓在清明兩代取得貢生、增生、廩生的人數共有375位,經科考入仕的有11位;175位曾姓生員中,註明專修《易經》的有16位。在風水地理方面,先後出了24位御用國師、72位朝廷明師,以及36位皇帝受封的欽天監博士,三僚不愧為中國風水第一村。
當年,楊筠松卜宅三僚時留下了一份鉗記,內容分析三僚的地形,以及日後對村民的影響。如今回頭一看,當初的預測大致都是符合的!其文曰:
「僚溪山水不易觀,四畔好峰巒;甲上羅經山起頂,西北廉幕應;南方天馬水流東,仙客拜朝中;出土蜈蚣艮寅向,十代年中官職旺;今遷此地世為居,代代拜皇都;初代錢糧不興大,只因丑戌相刑害;中年富貴發如雷,甲木水栽培;兔馬生人多富貴,犬子居翰位;今鉗此記付與辿,三十八代官職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