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堂食 就像在打游擊戰(組圖)
疫情期間的餐廳(圖片來源:Annice Lyn/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6月26日訊】前不久寫過一篇《建議明年春晚就演上海地鐵採訪》的文章,說的是坐地鐵的大媽接受記者採訪,結果等到大媽一說真話,話筒就被緩緩移開了。
短短几秒鐘的視頻,充滿了黑色幽默。
沒想到最近的一個「新素材」又火了,說不定還能成為曾經現象級小品《超生游擊隊》的續作。
我們暫且叫它《堂食游擊隊》。
時過境遷,當初小品裡為了躲避超生罰款的夫妻二人提前完成了國家的三胎政策,只不過當他們到了上海,又面臨一個新的問題——上哪兒吃飯去啊?
眾所周知,雖然上海6月1日後已經逐步復工復產,但餐飲店的堂食還是遲遲未恢復。
雖說可以外賣,但不少人還是著迫切的堂食需求。在防疫政策下,店家「擅自」開放會有受到處罰的風險,只能想方設法替顧客打掩護,於是乎「畫風」就逐漸變得魔幻起來。
以前看諜戰片,地下工作者需要接頭暗號。
現在你想在上海吃堂食,同樣也能體會到類似的感覺:
諜戰裡猜身份的戲碼,也會在堂食中上演。
打電話問餐廳能不能堂食,餐廳都委婉告訴你不行。但如果你和老闆認識,老闆說其實可以在門口吃,但電話裡不能這麼說,怕人「釣魚」。
能吃的方法也不是沒有,那就是和店主成為「熟人」。
只不過,在克服了街頭的問題後,到了現場也還是要盡量壓低聲音說話,畢竟聲音很可能會讓你們的地下工作「暴露」:
店址選在最隱秘的地方,也就能最大限度減少暴露的風險。
現在某些餐廳從外面看就像廢棄了一樣,一點光亮都沒有,窗戶上都貼上了牆紙。
當老江湖們熟悉了種種套路後才會發現,原來門口蕭條的樣子是一種偽裝,目的是營造出一種「沒有營業「的假象。
只不過即便你跟隨著「接頭人」走過彎彎繞繞的小巷,坐在黑燈瞎火的室內,也不意味著你就能享用一場安心的堂食。
因為店家要時刻提防著,外面是不是會有防疫辦的人來檢查:
有網友拍了張照片記錄下了自己在「偷偷堂食」的時候發現外面有執法人員的一瞬間,哪怕隔著屏幕都能感受到巨大的壓迫感。
看到個視頻,上海人繪聲繪色地和你描述「吃飯像特務「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面對突如其來的的檢查,老闆告訴顧客:「我們沒有金錢交易發生,都是自願的「。
既然店內堂食存在著風險,不少人就退而求其次以游擊戰的方式模擬」堂食體驗」。
都說上海在重新定義堂食。
最近這幾週裡,不少人選擇在就近的街邊、商場店舖的外邊、草坪、公園長椅和露天座位等地方吃飯。
有人問阿姨為什麼不給我碗,答曰:如果有人來了好讓他趕緊走。
在外奔波的外賣小哥,就連安心吃上一頓飯都成了一種奢望。
都說藝術來源自生活,看著如今的堂食現狀,我連大綱都給《堂食游擊隊》寫好了:
先說描述夫妻二人在街頭暗號的指示下走進一家小店吃飯,沒等他們坐下來就遇到檢查只能從後門逃跑。
在逃跑的過程中遇到了一家路邊小店,雖然不能堂食,但好在可以在街邊小花壇附近席地而坐,早已飢腸轆轆的他們顧不上雅不雅觀捧著盒飯在路邊吃了起來。
小品的最後,在他們吃飯吃到一半意識到自己72小時核酸過期了,只好扒了兩口飯去排隊。
最後讓導播把鏡頭切到街邊小花壇裡外賣盒留下的一片狼藉,給人無盡的想像空間。
這些年我們總說春晚的語言類節目不行,我覺得還是有點希望的,生活中就有這麼多鮮活的素材,畢竟現實永遠比藝術更荒誕。
現在不只是堂食,總感覺上海做啥都是偷偷的。
各行各業都逐漸開始用「黑話」來交流。
比如餐廳營業不叫營業,是店家找來幾個「認識」的人在「試菜」。
某健身房門口寫著大大的「不營業」,但到了門口,教練會偷偷告訴你,趕緊進來,然後把門關上。
網友們集思廣益,說劇院能不能也消防一下,付費實習讓大家看看彩排。
而且這些店開的時間是不固定的,可能今天開的明天就不開了,今天不開的明天開了。
包括老闆,誰也不知道具體信息,只能當天在各種群裡偷偷交流溝通,所以我們群現在每天聊的最多的就是「最新情報誰有,來一份」。
這讓我想到了美國禁酒令時期。那會兒為了躲避禁酒令的追捕,酒吧都偽裝成各種商店,這種形式叫做speakeasy。
禁酒令結束以後,這種偽裝形式也被保留下來,上海也有不少這種有趣的偽裝酒吧。
比如有一家叫barber shop,外面看起來是家理髮店。但你撥動桌上一隻瓶子就會打開一道暗門,走進去是家酒吧。
再比如還有一家叫laundry.co,外面看起來是間洗衣房,但你按到洗衣機上的某個按鈕,隔壁一面牆會打開,才發現這其實是個酒吧。
還有Thompson Hotel,外面看起來是家復古風格的酒店,玄關掛滿了鑰匙,但掀開帘子發現這其實也是家酒吧。
不知道未來我們會不會也誕生出各種「偽裝餐廳」,外面看起來是一個倉庫,其實裡面正在做重慶火鍋、鐵鍋燉、酸菜魚、小龍蝦、牛肉麵、獅子頭…
我以前不懂什麼叫「偷著樂」,現在懂了。
在被人民群眾無窮無盡的智慧逗笑的時候,仔細想來,為什麼大家不得不用這樣並不體面的方式謀生,背後有著太多的辛酸。
比如某位店主表示:
之前看到敏碩品牌策劃寫的一篇叫做《疫情下的上海餐飲人心聲:請求支援,期待堂食!》,就以不少從業者的角度訴說了他們的遭遇。
復工不能堂食,營業額只有以前的5%,開門比不開門虧得還多。
或許有人會說,不能堂食那外賣不就好了。
殊不知其實外賣對於食物口感影響很大。
更不要說有些餐飲其實並不適合做外賣。因為他們提供的不僅僅是食物,也是服務。
外賣平臺抽成、房東越催越急的店舖租金、員工流失都讓原本就已經困難重重的經營者們越發感到不易。
即便這一切都被默默承擔下來了,還要時刻提防是不是會有「職業舉報者」,通過故意「釣魚」來舉報獲得收入。
我們不知道如何改變現狀,但至少也請理解他們的困難,傾聽一下他們的苦衷,並由衷祝願這些好餐廳一定要撐下去。
之前看到世衛組織官員邁克爾瑞安表示,疫情可能成為長期問題,很難預測何時能取得勝利,新冠病毒可能成為永遠不會消失的流行性病毒。
所以有專家說疫情前的生活是永遠不可能回去了,防疫永遠不會停止,以後只能想辦法讓防疫對普通人生活影響更小一點。
如果真的如此,也希望至少相關部門能在指定政策上稍微比以前「人性化」一點。
在逐漸好轉的情況下是不是能不要簡單粗暴取締所有的堂食。逐漸減少各種政策對於我們生活的影響。
「永遠無法恢復正常了」,至少寄希望於可以回到接近正常的狀態吧。
只能選擇相信明天有所希望。
明天會不會有希望誰都不知道。
但如果不相信的話,或許真的就沒有了。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