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研究報告遭秒刪 質疑「清零」?(圖)


張文宏團隊進行的一項臨床隨訪研究顯示,新冠病毒Omicron變種感染的重症率極低,讓民眾質疑「清零」的必要性。(圖片來源:TPG/Getty Images)

【看中国2022年6月24日讯】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英文版周報(CHINA CDC WEEKLY)日前刊登由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原上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團隊進行的一項臨床隨訪研究顯示,新冠病毒Omicron變種感染的重症率極低,讓民眾質疑「清零」的必要性,受到國際關注。但蹊蹺的是,目前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報」網頁上已看不到這篇研究,疑似已被下架。

非高危人群染Omicron重症率為0?張文宏領銜研究報告疑被刪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教授張文宏和副院長馬昕領銜進行的這項臨床隨訪研究報告於6月18日在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周報英文版(China CDC Weekly)發表。《紐約時報》等海外媒體對相關報告進行了報導。不過目前在中國疾控中心的官方網頁上,已經找不到這篇周報和有關報告的內容。

這個臨床隨訪研究納入了今年3月22日至5月3日期間的33816名早期非重症Omicron變異株感染者,最後只有22人進展為重症,總體重症率為0.065%;高危組重症率為0.238%,非高危組重症率為0%。研究納入的所有感染者均為無基礎疾病、或雖有基礎疾病但處於穩定期的新冠肺炎患者。

經大陸媒體6月19日引述該報導後,該研究報告在網絡引起關注,不少網民突顯「總體重症率為0.065%,非高危組重症率為0%」的結果,並轉發相關內容質疑當局防疫過度。

根據「搜狐醫藥」援引該報告進行的報導,該項研究納入33816名非重症Omicron感染者,所有感染者均無基礎疾病、或者雖然有基礎疾病但處於穩定期。研究數據顯示,在輕症患者中,最常見的臨床表現是咳嗽咳痰、乏力以及發熱,症狀持續的中位時間為7天;平均核酸轉陰為6天。

上述感染者中,有9260人屬於高危組,24556人為非高危組。對於高危組的定義是:年齡大於60歲;有心腦血管疾病(含高血壓)、肺部慢性疾病、糖尿病、慢性肝病、腎髒疾病、腫瘤等基礎疾病者;免疫功能缺陷(如愛滋病患者、長期使用皮質類固醇或其他免疫抑制藥物導致免疫功能減退狀態)。

報告指出,目前針對Omicron的研究提示,相較其他變異株,Omicron引起的症狀在大部分人群中更輕。但是,由於其超強傳播性,一個區域內大量人群感染,仍有可能對當地醫療資源造成擠兌。因此,目前急需準確評估Omicron在不同人群中的重症率,為未來防疫策略制定提供依據。

研究報告還說,自2022年2月末上海Omicron疫情暴發以來,截止6月17日,上海已有本土確診病例58101例,本土無症狀感染者591499例。上海所有診斷的無症狀、輕症或普通型患者均接受了集中治療,因此,此次上海疫情中的非重症患者的臨床表現、重症率及預後分析對於未來防疫決策也有著重要價值。

不過這份報告也引起了一些爭議,有網友質疑其研究對象全部選取非重症Omicron感染者的做法。博主「大白話時事」發文指出,這篇報告標題很具有誤導性,只有仔細閱讀之後才能發現,原來這是一項針對「相對健康」人群的Omicron感染者研究,研究對象並不是「隨機挑選」,而是經過「精心挑選」。

領銜這項研究的張文宏曾經提出「精準防控」的防疫建議,反對過度封鎖影響社會經濟生活。而從目前來看,北京並沒有表現出任何準備放棄嚴格「動態清零」防疫政策的跡象。關於防疫的討論,也具有極高的政治敏感性。

在新浪微博擁有422萬粉絲的張文宏近3個月來沒有在微博上發布動態,最後一條微博是在3月24日發布的長文,題為「新冠沒有那麼嚇人,但是仗很難打」,其中提到了「今後抗疫,維持生活正常化應該放到跟動態清零同樣重要的位置」。

張文宏在新冠疫情中聲名大噪,目前在新浪微博擁有422萬粉絲,但今年以來因為在防疫政策與中共官方並不同調,他的微博動態最後一次更新是3月24日發布的長文,題為「新冠沒有那麼嚇人,但是仗很難打」,其中提到了「今後抗疫,維持生活正常化應該放到跟動態清零同樣重要的位置」。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