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都不信 國家統計局專項整治統計造假(圖)
中共經濟數據 ,李克強都不信。(圖片來源:Florence Lo - Pool/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6月1日訊】5月31日,中紀委國家監委官網發布消息,江蘇省委原副書記張敬華被雙開,並移送司法。在中紀委對張敬華的通報中,除了一般貪官常有的「大搞權錢交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企業經營、工程承攬等方面謀利,並非法收受巨額財物」這些罪名之外,還出現一罕見表述,「政績觀偏差,為謀求個人進步搞經濟數據造假,違規干預插手市場經濟活動」。
雖然上述表述,是首次出現在中共省部級「老虎」的通報中。但是中共官場的經濟數據造假現象由來已久,在江澤民時期,就有「數字出官」的說法。
「官出數字、數字出官」
江曾派系的王珉任遼寧省委書記期間(2009年11月至2015年4月),民間曾流傳一副對聯。上聯是:上級壓下級,層層加碼,馬到成功;下聯是:下級騙上級,層層摻水,水到渠成。橫批:數字出官,官出數字。
一個細節是,在王珉任職不久,2010年出版的《半月談》雜誌,曾發表了一篇題為《揭秘地方統計造假亂象:數字出官 官出數字》的文章。
文章提到:「遼寧某地一名縣委書記道出了其中的潛規則:上級下多少指標就能完成多少指標,並且下什麼指標都絕對能完成。」
據海外媒體報導,早在2013年8月,習近平也曾當面警告過王珉「十分危險」,說他「編假數據,造假政績」。
當年,習近平到遼寧視察。王珉親自主持匯報會。習在講話中談到:最近幾年遼寧的工作上不去,主要是領導幹部不講誠信、不懂規矩、不守紀律,有的人忙於走上層路線,對上級吹吹拍拍,說假話套話空話,假匯報,編假數據,造假政績,「一邊忽悠中央,一邊忽悠百姓」。對中央和百姓極端不負責任,再這樣下去十分危險。
2016年3月,王珉被查。
不久之後,時任遼寧省長陳求發公開承認數據造假。
2017年1月17日,陳求發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承認,遼寧省所轄市、縣,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財政數據造假的問題,指出在2011年至2014年「官出數字、數字出官」,導致經濟數據被注入水分。
存在經濟數據造假情況的,並不僅僅是遼寧省。
2017年,中紀委官網陸續發布了中央第十二輪巡視對有關地區和單位的巡視反饋情況。反饋結果指出,吉林和內蒙古存在「有的地方經濟數據造假」問題。
就在張敬華被雙開的前一天,5月30日,國家統計局召開「統計造假不收手不收斂問題專項糾治工作動員部署視頻會議」。
然而,這番話從中共國家統計局口中說出,顯得非常滑稽可笑。 中共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數據,連李克強都不信。
中共經濟數據 李克強都不信
中共國家統計局4月18日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一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4.8%。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教授謝田對大紀元表示,李克強當年任遼寧省委書記的時候,他向美國人承認,中共經濟數據他自己都不相信。何況現在有45個主要城市在封控中,他們的GDP就相當於佔中國經濟總量的40%,這個經濟數據完全是不可信的。
「官方報出這麼高的GDP的目的是提振信心,或者穩預期,實際上就是繼續欺騙世界,對內欺騙,對外欺騙,其實中國企業界人士、中共自己的政府官員也沒人相信這些數據。」
2007年,李克強也曾在北京對美國駐華大使說官方經濟增長數據不可靠。
大陸企業家汪鈞(化名)對大紀元表示, 「它現在的經濟怎麼還有增長?怎麼可能有增長呢?它在萎縮嘛!以前我們行業有個微信群,現在群裡很多人都不作聲了,打電話問,說沒搞企業了,去打工了、開出租車了,因為自己的企業玩不下去了。我這兩年跟前幾年比,生意收入已經差了一半,在這個情況下,我不得不減員。」
汪鈞說,他有親戚在深圳開廠,做磨具外貿訂單,前幾年還可以做不少美國訂單,還有錢賺,後來想把企業搬到越南,中共政府不准,不讓他親戚把這個產業遷走。
「現在美國訂單做不到了,他就做歐洲的,但中歐貿易逆差不大,也賺不了多少錢,現在不得不裁員,要不以疫情為藉口把工資降低,不然,活都沒有辦法活,還有其他的親戚是做業務的,明顯感到生意比以前差多了,你說它這個經濟增長是從什麼地方增長來的。」
樓繼偉質疑造假
去年12月11日,中共財經委員會辦公室副主任韓文秀在2021-2022中國經濟年會上表示,中國經濟發展面臨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消費和投資增長勢頭減弱,供應鏈受阻,企業生產面臨生產要素的短缺,包括缺晶片、缺電、缺櫃、缺工等問題。
與會的中共前財長樓繼偉聽到上述的經濟困境,直言這些都沒有出現在統計指標中,披露其指標竟然都「非常好」,完全沒有反映經濟下行風險。
樓繼偉被認為是體制內敢言的改革派人士,曾公開批評「中國製造2025」計畫。2016 年,他被免去財政部長一職, 2019 年退休。
「數字出官」來自於江澤民時期
據《江澤民其人》介紹,「江澤民自己喜歡說大話空話,也喜歡別人唱讚歌,採用「數字出官」政策,片面強調GDP數字。因此各地爭相造假,GDP數字嚴重不實」。
「中國國家統計局一位官員在接受《金融時報》關於中國統計做假問題的採訪時說,‘(中國)有很多問題單靠統計局是無法解決的,尤其是與政治相關的問題。’經審查,全國85個城市隸屬於四大商業銀行的670多家分支行,有高達98%的銀行做假賬、虛賬,並持有二至七、八本各種形式的賬冊,應付檢查。連朱鎔基本人都說,他拿到GDP數字,都得打個八折」。
「有幾位研究中國經濟多年的專家發現,1997到2000年間,官方數據顯示經濟增長24.7%,可是同期能源消耗卻下降了12.8%,而中國經濟效率並沒有怎麼提高。這說明經濟增長數字不可能有那麼高。香港CLSA經紀公司年度報告裡說:‘有關說明中國經濟增長全球最快的‘數據’,其價值不抵用來寫它們的紙。’ 」
中共統計數據造假的鼻祖
知名經濟學者何清漣女士曾經撰文《中共統計數據造假的鼻祖:毛澤東的「兩本帳理論」》。
她說,「推根溯源,統計數據造假實乃中共政府從娘胎裡帶來的病根,已成為中共政治文化的一部分,從中央政府穩定人心的需要到各級官員的政績需要,沒有一樣離得了它。說起來讓老左派與新左派都受不了的是,統計數據造假的始作俑者就是毛澤東」。
「1958年1月,毛澤東主持發布了指導大躍進的《工作方法六十條(草案)》,其中第9條的內容就是‘生產計畫三本帳。中央兩本帳,一本是必成的計畫,這一本公布;第二本是期成的計畫,這一本不公布。地方也有兩本帳。地方的第一本就是中央的第二本,這在地方是必成的;第二本在地方是期成的。評比以中央的第二本帳為標準’。」
「也就是說,至少從那時開始,中共政府就開始實施‘兩本帳’制度,其中一本是公布的,拿來糊弄外界。國家統計局以後繼承了這一光榮傳統,有對內對外兩套數據,這裡的‘對內’,那個‘內’不包括國內民眾,是指黨政機關府內部工作人員。而對‘內’也非一視同仁,不同級別的官員可看到不同的統計數據。也就是說,關於統計數據,中國政府有幾根舌頭,由哪根舌頭說話完全視政治需要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