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家屬禁持外資 準備攻臺還是逼資本回流?(圖)
5月24日,美、日、印、澳在東京舉行了四國峰會,並發表聯合聲明。(圖片來源:Yuichi Yamazaki/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2年5月26日訊】(看中國記者邢亞男綜合報導)《華爾街日報》日前報導,中共中組部3月時,向部級以上官員發出禁令,禁止其親屬持有海外資產。有分析稱,這表明北京已決心攻臺,該禁令是為防止未來受到西方制裁,拜登的亞洲行,似乎印證了這種分析。也有分析稱,中國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巨大,資金大量外逃,這個禁令能起到緩解經濟崩潰的作用。
防止西方經濟制裁 防止情報泄露
5月19日,《華爾街日報》報導引述知情人士稱,中共中央組織部3月發出內部禁令, 禁止部級官員的配偶和子女直接或間接持有海外房地產或海外註冊實體的股份。官員必須簽署承諾書,聲明遵守新規定。知情人透露說,除非高級官員及其直系親屬有合法的理由,比如學習或工作,否則他們也將被禁止在海外金融機構開設帳戶。
俄烏戰爭爆發前後,北京力挺俄羅斯,讓外界對臺海和平倍感擔憂。在西方國家對俄羅斯進行經濟制裁後,美國副國務卿舍曼於4月告訴北京,希望北京從俄烏危機中吸取正確的教訓,暗示如果北京對臺灣使用武力,西方將對中方實施嚴厲制裁。
英國《金融時報》報導,4月22日,中共監管機構與人民銀行、財政部緊急找來數十家中外銀行高管召開內部會議,商討如果發生地區性軍事衝突等危機,該如何逃過國際制裁。外界認為,地區性軍事衝突指的就是武統臺灣。
中共最近異動頻頻,外界認為一些動作是在為侵臺做準備。5月初,彭博社曾報導,中共當局要求政府、事業單位、國企上繳所有的外國品牌電腦,並一律換成國產電腦及系統,理由是「防止外國勢力盜取中國數據」,僅中央層級要更換的電腦就多達5000萬臺。
時評人文昭認為,這不是一般的跟西方脫鉤,而是戰備舉措。是為了避免非常時期的情報泄露。這說明習近平想對臺灣動手,比很多人推測的更加認真,更加迫切。
拜登首次亞洲行 打破臺海戰略模糊慣例
5月20日,美國總統拜登開始了他上任後的首次亞洲行,此次亞洲行,只訪問韓國和日本兩個國家。隨後,拜登在東京與日本、澳大利亞、印度舉行四國峰會。《紐約時報》說,拜登此行的主要目標,是組建統一戰線以應對中共。拜登此行,還支持日本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目前該機構有五個常任理事國,分別為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與中國。
5月23日,拜登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東京發表聯合聲明稱,注意到中國核能力不斷增強,要求中方為降低核風險、提高透明度與推進核裁軍做出貢獻。
記者會上,一名記者向拜登提問:「你願意軍事介入保衛臺灣嗎?」拜登直截了當地回答「是的」。拜登在東京的武力護臺灣言論似乎打破了以往「戰略模糊」的慣例,引發高度關注。這是去年10月以來,拜登第二次發表引發爭論的護臺言辭。
美國智庫「大西洋理事會」安全專家克羅尼格指出,不管官方的正式政策是甚麼,在戰爭爆發時,總統才是決定要不要介入的一方。
分析稱,從美國方面考慮,保衛臺灣比保衛烏克蘭更重要,美國對烏克蘭沒有承諾,但對臺灣有。如果失去臺灣,美國將失去所有亞太盟友,其實也就是失去二戰後的國際秩序締造者和維護者的身份。
5月24日,美、日、印、澳在東京舉行了四國峰會,並發表聯合聲明。聲明稱,支持對國際法的尊重,擁護維持航行及上空飛行的自由,對於有爭議之地的軍事化、海上保安機關的船舶、海上民兵的危險動用,以及妨礙他國海上資源開發行動的嘗試等,試圖改變現狀、升高地區緊張的任何威壓式的、挑釁的、片面的行動,四國都強烈反對。
四國峰會之際,中共和俄羅斯空軍在日本海、東中國海以及西太平洋海域上空舉行了一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俄羅斯國防部和中共央視都對此進行了報導。
李克強稱經濟「脫軌」
5月23日,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罕見承認經濟「脫軌」,要求「努力推動經濟回歸正常軌道」。
近日,《經濟學人》發表〈外國投資人正加速逃離中國〉一文,指出中國經濟形勢這場災難,源自北京完全無視經濟及地緣政治現實,打擊科技網際網路行業、嚴苛的清零封控措施,再加上支持俄羅斯造成。文章指出,截至2022年,中國房地產企業僅售出了2.8億美元的高收益美元債券,遠遠低於2021年同期的156億美元。在中國境內,外國人持有以人民幣計價的金融資產價值在今年第一季度下降了大約1500億美元。國際金融協會(IIF)預測,今年將有3000億美元的資本流出中國,比2021年的1290億美元高一倍還多。
因此,分析稱,中組部禁止部級以上官員其親屬持有海外資產的禁令,也能對中共經濟崩潰起到一時緩解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