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前景何在?楚王的細腰 道光的補丁(圖)


中國特色清零真能帶來防疫的全面勝利嗎?(圖片來源:Getty Images)

四月以來上海人因飢餓而敲打鍋碗瓢盆,喊樓聲響徹深夜天際。封城清零正向北京逼近。大白們拳打腳踢,生拉硬拽將民眾送往方艙隔離,連新生嬰兒也不放過。人道災難不斷上演。有專家警告防疫清零政策將導致經濟大蕭條。中國特色清零真能帶來防疫的全面勝利嗎?清零戰略的結果是什麼?北京當局高層執意要的戰果無非是大國自信,而紅色勝利伴隨的大白入室消殺時的財產打劫又為什麼會發生?以史為鑒,或許能獲得些許啟發。

楚王好細腰,宮中多餓死


楚靈王偏愛纖細的腰身。(圖片來源:公有領域) 

春秋中晚期,楚國出了一個暴君楚靈王,他殺了楚王熊員自立,開始實施暴政。

據說,這個楚靈王對外連年征戰,對內窮奢極欲,卻獨有一嗜好,偏愛纖細的腰身。墨子:「昔者楚靈王好士細腰,故靈王之臣皆以一飯為節,脅息然後帶,扶牆然後起。比期年,朝有黧黑之色。」說的是:朝中的一班大臣,為討楚靈王歡心,惟恐自己腰肥體胖而拚命節食,節制腰身。早上起床後,猛吸一口氣後把腰帶勒緊,扶著牆才站起來。不到一年,滿朝文武官員都臉色灰黑。

楚靈王七年,下令徵集10萬工匠,在都城附近大興土木,建造章華宮。文獻載稱其佔地四十里,中建高臺「章華臺」,高三十仞,四周是三千多間亭臺樓榭,種上千種奇花異草,另有宮女、園丁和奴僕三千多人,按國王的趣味,他們須將腰束得很細,章華宮因此得名「細腰宮」。宮女們更為取悅國王而節食減肥,營養不良導致生命衰竭。

楚靈王對細腰情有獨鍾,滿朝大臣為投其所好,餓得瘦骨嶙峋,餓死後宮佳麗三千人,楚靈王驕縱而為所欲為,花天酒地,失去了民心,怨聲載道中楚國國勢走向衰微。

最後,楚靈王帶兵攻打徐國,他的弟弟棄疾趁楚王不在宮中發動了叛亂,殺掉了楚靈王的太子和兒子,立公子比為王。新楚王還派人到楚靈王的前線,呼籲軍隊和大臣們說:新王已立,想活命的都可以回去,官復原職,既往不咎。隨即,楚靈王手下作鳥獸散,眾叛親離的楚靈王長嘆一聲,找了間農舍自縊,結束了一個時代。

道光愛節儉 京城爭舊衣


皇上一聲令下,全國大興節儉。(圖片來源: Adobe stock)

歷史上還有一種勒腰不是真的勒細腰,而是皇上下節儉令。

清朝第八代皇帝道光一上任,就發了一道《御製聲色貨利諭》,以及道光十一年,發布《御製慎德堂記》,闡明節儉思想。道光帝要求大清上下厲行勤儉節約,嚴禁鋪張浪費,大家勒緊褲腰帶,過緊日子。當時節儉令昭告天下,群臣表面上紛紛表示贊同,高呼萬歲,信誓旦旦宣稱公務接待時不吃肉。

作為一國之君,道光帝以身作則,將日常節儉到了極致。兒時道光就曾去瀋陽故宮,瞻仰努爾哈赤滿洲舊風的簡樸人生,回到京城,扔掉了所有傢俱家中只留下床和桌椅,立志節儉。說不定道光才是史上「斷捨離」第一人。

登基後,他不用膳食,讓太監去皇城根買四文錢的燒餅果腹,不許宮中夏天消暑吃西瓜,說喝水就好。取消了萬壽節、千秋節以及除夕、元旦、上元、冬至的盛宴,難得一次皇后壽宴時,滿懷期待開葷的群臣只每人分到一碗白菜湯麵。道光不許嬪妃穿金戴銀,「衣非三浣不易」,皇上甚至穿著打著補丁的龍袍上朝。在這樣的風氣下,崇尙節儉似乎成了清朝家法家規。

道光十四年(公曆1834年)冬天,道光檢閱京城的禁衛軍,打量官兵都穿著樸素,仔細看還打著補丁。道光不禁龍顏大悅,當下將主管官員各升一級。

看到官兵穿上補丁就能陞官,全國上下人人心照不宣,感情聖上有這般嗜好。臣子們二話不說,到處蒐羅舊衣裳,二手貨搶手了、修補裁縫舖生意興隆了,後來乾脆別麻煩了,好好的衣服剪爛了再打上補丁,再後來剪也不剪了,直接把現成的補丁強行縫到衣服褲子上,一層不夠再貼一層,層層補丁更顯的破舊。沒辦法,陞官之道,慢不得半拍呀。

道光年京城舊貨市場火爆,做舊行業門庭若市,連衣衫襤褸的叫花子也能讓人多看兩眼,好比著樣子做舊做爛。

每日上朝,王公貴冑們跪在殿前灰頭垢面,不修邊幅,散朝時還聚在一起哭窮,三句話不離彼此的節儉之道,打聽哪家的白菜賣得便宜,一斤米怎麼才能煮出五斤飯,等等。誰還有心商議國家大事,鄙俗不堪猶如丐幫會。

據說曹振鏞大學士拜見時故意露出膝蓋上的兩個大補丁,道光看見以後很高興。道光膝蓋上只有一個補丁,臣子比自己還多一個,忠心可見一斑。他卻不知京城中的舊貨鋪子早已把庫存的破爛衣服哄抬高價,專門賣給官員。普通官吏買爛衣服也比買新衣服的價格要貴兩倍。

上有政策下有對策。道光帝自生得意的勤儉政策,沒能應對治理官場貪腐。例如,負責執掌宮廷事務的內務府,最會偷梁換柱。有一回,道光帝的褲子就打個補丁,內務府開賬三千兩,道光大怒,內務府大臣回覆說,皇上褲子是上好的湖縐(浙江湖州出產的著名絲織品),補丁是蘇州名匠打的,手藝好自然工費高。而且從大運河一路還需要專人專隊護送,三千兩還是省著花的呢。道光無言以對,從此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他自己修建陵寢,一建一拆一運,耗費民脂民膏兩百萬白銀。

皇上一聲令下,全國大興節儉,然而表面上節儉的功夫不過是討皇上的歡心。官員的貪慾,除了搜刮民財,還壓榨下屬,陋規盛行。當道光帝支持黃爵滋、林則徐等人嚴禁鴉片的主張時,竟發現大批官吏為中飽私囊而大肆包庇、參與鴉片走私。

道光年間,廣東碣石鎮右營千總黃成鳳在海上查獲鴉片走私船後,常把走私犯釋放,將鴉片留下,運去別處販賣,從中牟利;兩廣總督李鴻賓派巡船捉拿鴉片商,這些巡船每月收受賄銀三萬多兩,將走私船隻放行。

那些所謂的節儉都是形同虛設,吏治的腐敗,加劇清朝的頹勢,道光二十年(1840年),鴉片戰爭爆發。道光和英國簽訂了喪權辱國的《中英南京條約》。大清王朝呈現亡國之相,搖搖欲墜即將油盡燈枯。

結語:

目前,清零已經不是防疫,而成了上面一聲令下,底下不惜犧牲一切代價去執行的整人運動。清零有理,防疫無罪成了大白們堂而皇之欺壓民眾的口號。白衛兵們為什麼底氣這麼足?因為身後有地方政府,各界官員官官相護,層層包庇。只為官運和政績,不為百姓死活,這樣的清零政策,中國政府仍堅信「堅持就是勝利」,再堅持下去,中國和全世界隔離的日子不遠了。

本文留言

作者周苓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