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政策騎虎難下 中國經濟遇五大危機(圖)


北京當局「清零」防疫政策面臨騎虎難下局面。(圖片來源:Adobe Stock)

【看中國2022年5月10日訊】(看中國記者李正鑫綜合報導)北京當局「清零」防疫政策面臨騎虎難下局面,消耗著各級政府的財政和公共資源。專家指出,中國經濟受到就業、出口、民間投資、房地產和債務違約這五大危機的綜合打擊。

中國4月份的出口增長放緩至個位數,為2年來的最低水平,而4月份的進口幾乎沒有變化,因為北京當局堅持「清零」的防疫政策,限制了工廠生產並抑制了國內需求,加劇了更廣泛的經濟困境。

封城超過一個月的上海,官方在5月1日聲稱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成效,但阻滯的經濟活動並未恢復。首都北京的確診人數也不斷攀升,數十座地鐵站和上百條公車路線也在近日關閉,全市12個區再次展開連續3輪的核酸篩查。其它的二、三線城市以至鄉鎮,更是執行嚴厲的所謂封控措施。

在基層組織疲憊不堪、百姓怨聲載道的情況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強調,「毫不動搖堅持動態清零。」

5月10日,據美國之音報導,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全球衛生中心主任紀駿輝指出,奧密克戎(Omicron)的傳染速率至少是之前新冠疫情最高傳染力的德爾塔(Delta)變種的5倍到10倍,人們用過去熟悉的傳染病控制方式去圍堵奧密克戎都不太有效。歐美國家的防疫政策反其道而行,在高傳染率的時候反而放鬆管控措施,形成「與病毒共存」的重要科學基礎。目前全世界的醫學與公衛專家已經認知奧密克戎不會消失,會繼續和人類共存一段很長的時間。

紀駿輝說:「大家都希望中國的領導層也能夠認知到這個科學事實,就是說你不可能把這個病毒完全趕走,那你如果要完全隔離,幾乎是中國要跟全世界隔離。」

紀駿輝表示,一個好的防疫政策應包含三個指標,一個是低死亡率,一個是低重症或低住院率,第三個則是綜合性地低強度對社會經濟的影響。若從這三個指標來看,中國嚴格執行的清零政策,第三個指標就要犧牲很多,對社會經濟造成重大影響。

國際信用評級機構惠譽(Fitch Ratings)在一份報告中表示,中國多個行業的企業近期面臨日趨嚴峻的壓力。國內外消費者需求低迷,而境內供應鏈因大範圍封控受到阻斷,形勢雪上加霜。

《華爾街日報》認為,清零政策越來越有可能持續到10 月的中共二十。

中國總理李克強今年3月公布的GDP目標,是外界觀察北京當局對經濟發展信心的風向標,相較於去年GDP目標訂在6%,中國經濟今年最重要的GDP目標底線再降。由於今年秋天將召開中共二十大,「穩」字當頭成首要任務,北京當局料將全力維穩。

對於中共二十大的召開,外界普遍預計習近平試圖獲得第三個任期。在換屆之年,保持所謂的「穩定」不僅是一個經濟問題,也是一個政治問題。但是,經濟情況越來越不妙。

5月5日,中國財新傳媒和研究公司Markit公布經濟數據,財新中國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4月跌至36.2,比3月大降5.8個百分點;另外,4月綜合PMI也從3月的43.9降至37.2,下跌6.7個百分點,兩項指數均創2020年3月以來的新低。4月財新中國製造業PMI降至46.0。

臺北的總體經濟學家吳嘉隆表示,財新所調查的兩大PMI指數均降至近年新低,且雙雙跌破代表景氣中性的50枯榮線,這代表中國經濟已遭「重創」。中國經濟受到就業、出口、民間投資、房地產和債務違約這五大危機的綜合打擊,未來恐持續蕭條。

吳嘉隆認為,出口衰退會影響就業、民眾所得與消費能力,於是影響到房地產。另外,產業監管與「共同富裕」計畫也導致雪上加霜,會傷害民間投資的意願與能力,最後爆發成債務違約的危機。這些領域的衰退會持續,並且陷入惡性循環。目前看來,中國經濟很難反轉,清零與封城確實嚴重打擊到製造、運輸、物流與消費的活動。

(文章僅代表作者個人立場和觀點)
本文留言

相關文章


近期讀者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