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竟會採雲朵帶回家 此事暗藏一大重點(圖)
愛好風雅的古人採摘雲朵的背後,盡懷藏著對神佛的深深的崇敬。(圖片來源:Adobe stock)
在中國古代,即使一個風雅的愛好,都有一個很深的根,那就是傳統中華文化中的人與神仙的連接,例如作為自然物象的雲朵,常讓人們聯想到雲霧裊裊的仙境,而當愛好風雅的古人在試圖採摘雲朵的背後,諸如蘇軾記錄採雲的過程或宋徽宗命人收集雲朵等事件,均揭顯時人懷藏著對神佛的深深的崇敬。
嶺上多白雲 不堪持贈君
在傳統的中華文化裡,古人相信雲彩後面住著神仙,祂們乘雲駕霧,在普通人看不見的空間裡馭龍伏鳳,自在遨遊。
因白雲飄然又不染污濁,屈原便有「青雲衣兮白霓裳」之句,以「青雲」為衣,「白霓」為裳,寄寓其精神的曠遠高潔。陶淵明有「遙遙望白雲,懷古一何深。」寄語其淡泊無爭、安貧守道之素志。
人自營營,而白雲自閒,它有形卻無繫無縛、無根無心,所以「雲」往往與佛、道修行連結在一起,僧人皎然有詩曰:「逸民對雲效高致,禪子逢雲增道意。」
道教喜用雲做譬,取其超然物外的悠遊無礙,所以遊方道士叫雲水道人、道士住的地方叫雲房、道士的書箱叫雲笈、道教觀叫白雲觀。
變幻莫測的雲朵,也被佛教引為世間一切的無常聚散、生滅因緣之喻,由此佛教有雲遊、空雲、慈雲、慧雲、法雲等詞。
南朝道士陶弘景畢生修行道家的「神仙之術」,在茅山隱居時,齊高祖曾請他出山輔政,在詔書中,齊高祖問他:「山中何所有,君何戀而不返?」陶弘景賦詩回答皇帝:「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只可自怡悅,不堪持贈君。」以飄逸的白雲,陶弘景委婉謝絕了皇帝的出仕之邀,畢竟陶弘景追求的,還是不溺於塵世的境界。
「鎖雲囊」可收集雲朵
古籍曾記載戰國時就有可收集雲朵的「鎖雲囊」。
有個善射的戰國人叫更羸,曾引弓虛發而下鳥,這就是成語「驚弓之鳥」的來歷。更羸的妻子會作鎖雲囊,可以開合。她佩戴此囊,攀登到高山上,在雲多的地方將白雲吸入囊中,回到家裡,打開囊口,雲朵就會自囊中飄出,浮於房間,依然白如綿絮。至於雲囊則僅有蠶繭一般大小!
更羸說,他可以把囊仰射入高空的雲端,其妻不信,更羸就用箭頭繫住囊,射向天空,等它掉下來一看,果然有白雲在囊內,更羸的箭於是就有了「鎖雲箭」之名。
蘇軾收雲入籠帶回家
1062年,蘇軾任鳳翔府(現寶雞鳳翔縣)簽判,時大旱,他與知府出城入山道祈雨,寫過一首〈攓雲篇〉。
在描繪當時雲氣的變化後,蘇軾以詩記錄了採雲的過程:「摶取置笥中,提攜返茅舍。開緘乃放之,掣去仍變化。雲兮汝歸山,無使達官怕。」蘇軾說,他以「手掇」、「摶取」的方法,將雲朵收攏在隨身攜帶的竹器裡(此竹器可能是籠或笥,內襯棉布,有一定的密封功能)。然後攜籠歸家,開籠放雲,雲氣竟還保持變化的形態,蘇軾還風趣的說,希望雲氣能夠自行歸山。
在蘇軾的風雅背後,盡是他對神靈的敬仰。此次出行,是蘇軾作為父母官,通過向太白山神靈求雨,緩解了當地的旱情,後因祈雨靈驗,蘇軾上奏皇帝請封山神祐民之功,以表對太白山神的滋潤之恩。
上貢給宋徽宗的「貢雲」
北宋宣和年間,有過「貢雲」的記載。
據悉,宋徽宗曾命人以油絹囊收集雲朵。所謂的油絹囊,是指在細密絹布上塗浸桐油所製,可防雨水,密封性好。至於摘採過程則是在清晨雲氣蒸騰期間,在汴京附近山峰的陡崖絕壁處,將油絹囊張開,以讓雲氣飄入囊中,接著再紮緊囊口,運往京城。
在運輸雲朵的過程中,必須要用水打濕油絹囊,好保持囊的冷卻,免得讓囊裡面的雲氣散失了水分。
油絹囊送進宮城內的皇家園林艮岳後,再開囊放雲,飄浮在艮岳的峰巒之間,雲氣還保持著原有的形態,使整個園林雲霧繚繞,宛若太虛幻境。
以油絹囊收集雲氣營造仙境的大背景,也是整個大宋王朝對佛、道文化的崇敬,透著人們對神仙世界的嚮往,而宋徽宗本人即是非常虔誠的道教徒,他流傳至今的高情雅緻,是有其信仰做根底的。
中華文化的玄妙,就在於它是人與神佛溝通的神傳文化。在中國古代,即使一個風雅的愛好,都充滿了古人對神佛的虔信。可惜的是,現代的人不信神,即使談及復興所謂的古代文化,也僅是徒具其表,因為所謂的傳統中華文化早就與傳統之根斷裂了。